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曼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5:47:45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下面是出身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老中医金谷子先生对于本文的看法:
辨证论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疾病锁的万能钥匙。
只有辨证论治,才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
学习中医首先就要学会辨证论治。
以上三点完全同意。
是中医学有别于西医治疗方法的根本特征。(这个还待商榷)
出神入化的熟练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应该是一切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中医学者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还是不要神化了中医才好,谈神说玄式的所谓“辨证论治”,也是中医不效的原因,目前的中医教育不是也都讲辨证论吗?)
其实,所谓否定辨证论治,是出于对辨证论治的不了解。对经典的这个概念和现在教材上的观点的混淆不清。就象文革时的派系斗争,都说自己是拥护毛主席的一样。而问题是,这个大批判大争论的发起者,本身就犯了一个形势估计的错误。历史就是今天的镜子。“大医医国”,国事如同一个行业的事,如同一身的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5:49:13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以下是金先生的第二则回复:
秘方、死方,只要是有效的好方,皆可活命。六神丸、云南白药、季得胜蛇药,哪个不是久传不衰的死方秘方?
火神也好,攻下也好,只要是“辨证论治”,皆可建功。
目前日本汉方医学的治疗方法,同样离不开辨证论治。
“无论是火神、玄学还是方证对应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的否定”,似不妥。火神的辨证,有法则;方证对应说法,是就一个方面说的;玄学,不是医学,不在讨论之列。
黄煌先生的治学精神,踏实!有清学和日人的治学风格。言必有据,诊必有据,药必有征,方必有证,用必有验。
面对中医的衰疲,不是自我高贤,自我清高,说神谈玄,应该踏实求证,勇于承担,勇于进取,互助提携,共同发展。这算我的自我激励,也愿与诸君共勉。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5:50:53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以下是金先生的第三则回复:
并且辨证论治也不是中医独有,只是叫法不同。意思是一个样的。
辨证论治,也不是中医的全部、或者是唯一的方法。辨病、辨因、辨病机同等重要。
14
发表于 2008-7-24 15:51:31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无论是火神、玄学还是方证对应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的否定,而事实上中医界对于辨证论治存在意义的质疑,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认识正确!值得表扬!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5:53:33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对于金先生的多次回复,谨表以衷心的感谢!
16
发表于 2008-7-24 16:41:03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我赞成余国俊老师的辩证论治与高效专方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
17
发表于 2008-7-24 17:27:21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下面引用由申志强2008/07/24 04:41pm 发表的内容:
我赞成余国俊老师的辩证论治与高效专方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
申先生的见解在临床上常见。
18
发表于 2008-7-24 17:32:18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辨证施治只是中医的实践的方法,没有中医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辨证。而中医的理论就是岐黄之术,因为《黄帝内经》中与岐伯和黄帝对话的方式讲述医道,而《黄帝内经》又是中国最早讲述医术的经典著作,所以,就出现用岐黄来代指医道(术)。千万不要认为,中国古代的就是落后的!《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它必将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无限的发展动力!我认为“一味”的观点非常有见地。玄、神、道等等,都是古人对天、地、人及一切自然的科学研究,并不是什么迷信、反科学!只不过是后人理解的问题。
19
发表于 2008-7-24 17:33:40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1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在西学东渐风气影响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处于守势。中医的衰落无疑是近代全球化历史潮流中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2   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首先,是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当时并没有认识到中医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独有的、有别与一般科学的认知原则的重要意义,而是用努力发掘中医的“科学性”来证明中医应该存在的理由。
   由于中医具有个体化诊治操作的特点,因此,大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无法直观地学习到中医诊治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四诊几乎完全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领悟。
   以上这两点原因,即没有根据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没有解决中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问题,是造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临床水准逐步走向衰落的主要因素
     3  玄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同时是中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它的反科学色彩而坚决否定其在中医学术中存在的意义。中国古代医学史的实践证明,任何玄学的方法都无法代替临床辩证论治的具体操作,那种乞灵于某一神秘的方术来进行临床实践的思想,不是对于中医发展史的无知,便是故意的欺骗。
     无论是火神、玄学还是方证对应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的否定,而事实上中医界对于辨证论治存在意义的质疑,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结论:只有辨证论治,才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因此,学习中医首先就要学会辨证论治。出神入化的熟练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应该是一切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中医学者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我们在目前中医发展的纷纷扰扰的喧嚣叫卖声中,如何取舍与如何学习中医了。
---------------------------------------------------------------------------
    孙先生:
     我把您的文章归纳了一下,如上述,不知理解是否有偏差?
     您是一个真实的中医医生,可能您对中医的缺点了解的太多了,而对西医的缺点知道的比较少,所以有点悲观!也许,您以一个真实的中医以谦虚,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待西医.
     1   我觉得中医没有衰落,他在前进,而且是在大踏步前进!
     2   医学发展的动力是老百姓,不是我们几百个争论者,更不是几个精英.
     3   正确看待中医教育,有缺点,成绩不可灭.
     4   中医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历史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我们是否看清楚了这个规律,并按照规律前进,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造化了!社会实践而不单单是医疗实践正在改造并发展着中医.
     暂时发表一点感想,让我们慢慢讨论.
20
发表于 2008-7-24 19:01:02 | 只看该作者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信

    我所接触的西医,特别是三级以上的老教授,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都受过中医教育,那时侯叫西学中,办学习班,所有高级医生必须参加.我的老师们都学习过中医,尽管以后不用忘记了,但是,他们绝对不反对中医.为什么在中国要求取消中医的没有西医参加,而是几个外行叫嚣,毛泽东的这个功绩不可磨灭!老一代西医权威不反对中医!
    西医教授,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内科教授,很大一部分都在使用中药,但是,不会辨证论治,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在自己的学科内使用一些成药或者固定的方剂,他们很希望能够使用更多的中医中药及其他方法,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西医的局限性.但是他们不会辨证论治.中医是否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 10:19 , Processed in 0.0497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