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轩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7-25 13:01:2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馬王堆文獻尚未有心經
黃帝內經卻有
其成書應在馬王堆之後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2:05: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感谢各位提供宝贵发言.
回逸湘 :马王堆文献没有的东西,不能说明先后.能否请先生介绍下马王堆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 我很奇怪马王堆这一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怎么就没有多少研究成果呢?
回李生 :不知道这篇文章谁写的.好文.一来小弟知道灵宝经这么文章.二来知道星宿图这回事.欢迎老兄多交流.
回fans :先生熟读内经,还请多来指教.

现在提出如下问题:
1,古代的砭石是什么东西?5000年前会有砭石磨成的九针吗?
2,5000年前的上层建制如何,都有相,将,粮草之官,决渎之官吗?
3. 大禹治水东到东海,那么大禹大概在黄帝400-500年后,那么黄帝当时已经可以威名四海了,是不是?
4.青铜器时代什么时候开始,之前的针是怎么做的呢?
5.灵宝经是什么时候的作品?道德经是什么时候作品?

欢迎各位同仁探讨.
13
发表于 2008-7-26 12:11:2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马王堆有帛书老字德道经。帛书周易。但马王堆不是终点,相信还会有新的惊喜!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33:1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但是,考古上有新发现也难。
太久远了。周已不知夏商之事,更何况三皇五帝。只有片缺传说。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参与讨论,提供信息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46:0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可惜啊
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49:5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我猜测2000年前有一个中华民族不幸的转折点,果然有人抱有同样看法.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52:1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下文是多么自私,多么无耻的一个倒退事件.
+++++++++++++++++++++++++++++++++++++++++++++++++++++++++++++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55:1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哈哈,难道知易子先生真是黄帝的后裔,或者周的后裔.
看来,老子是周王室成员无疑..........................
+++++++++++++++++++++++++++++++++++++++++++++++++++++++++++++++++++++++++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泰国。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59:5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圣人辞世
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5:10:3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谈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


"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
看来周的典籍也许得到楚地才能找到.
++++++++++++++++++++++++++++++++++++++++++++++++++++++++++++++++++++++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02:26 , Processed in 0.0591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