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净面尊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8:1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净面尊者在 2008/07/30 08:36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8/07/29 08:43pm 发表的内容:
你王世保是中医?你算门子?你除了不要证据的攻击\胡说别人不是外,你又能做些什么?你除了愚蠢地在不断的蛊惑所谓文化造就中医的邪说,损害中医的科学性外,又能做些什么?你愚而不知,在南郭,反说别人自卑,你真够自量 ...
我再强调一遍,阁下搞的那个细胞什么的就是伪中医理论!
中医有科学性?
说说这有“科学性”的中医为何在这两千年内没有让中国发展出象西方那样的现代科技,以致中国在近代却倍遭挨打?
你所谓的“科学性”是一个什么东西?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8:18: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2008/07/29 09:54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的“中医理论思维”恐怕就是导致中医衰败的祸根!正因为楼主思维不健全,才有如此与王明机会主义相似的极端主义!谈思维就要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正确的推理。《内经》从头到尾都有严密的逻辑性,不要 ...
哈哈!
先生把“《内经》从头到尾都有严密的逻辑性”从头到尾地论述一遍,让大家开开眼界!
读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了吗?换一句话说:您懂逻辑吗?
另外:请教一下,我的“中医理论思维”是什么?它是如何导致中医衰败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8:2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下面引用由凡心唐僧2008/07/30 06:45am 发表的内容:
科學是發展的
中醫有精髓,但也有糟粕
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科学是发展的,它与中医何干?
知道西医为何要不断地发展吗?这是由它自身的缺点决定的。比如西医的抗生素要不断地翻新才能保持住疗效!
中药需要这样的快速翻新吗?两千年前的仲景方到现在依然有效,这是西医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中医理论有其永恒的真理性,这就是稳定,因为它是真理,两千年前它能有效地指导临床,两千年后它同样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医没错,不过阁下知道中医需要在那些方面进行发展?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8:2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下面引用由杏林童子2008/07/29 09:03pm 发表的内容:
把善于清除异己的王明请来只两三板斧就解决了,每个省只留他三、五个“真中医”,其余的都一律取缔执业资格,这样,中医就空前地发展了
这不是清除异己,而是要让世人知道出了象张、方、何等几个废医论者危害中医之外,还有哪些人在祸害中医,以及中医为何这样衰败!
批判这些伪中医,是为了中医自身的净化,这是中医走向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中医的发展只能是空谈!
15
发表于 2008-7-30 08:5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水至清而无鱼,人至查而无徒.蒸馏水不可长期饮用.
      世间的事物在矛盾中前进,没有矛盾世界也不存在.
      中国古代讲究包容,还是包容一下吧!
      "自然"既是有序的,有理的;又是无序的,无理的.我们必须生活在自然之中.
16
发表于 2008-7-30 09:03: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8/07/30 09:09am 第 1 次编辑]

就是这个无学不术者王世宝,竞然荒唐的认为中医不是产生于医疗实的对存在对象的认识,而是产生或构建于所谓的古代文化,要人们放弃对科学文明的追求,然后回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去复兴中国古代文化再以复兴中医!
无论任何时期的人,都在孓孓以求的追求事物的真实.这就是人类历史的主流!观念\类比\想象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为追求对事物的真实所用.然而这一蠢者,竞然把用于为追求对事物真实认识服务的工具当成了主体.这就是此者的认识错位导致其刚愎自用\自持所谓古代文化复兴中医的根本原因!
中医学在总体上是科学的.是古代人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生命规律的认识的结晶!
只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使用了代替的表达方式.业内业外人员,特别是业内人员极力追求中医理论的科学原理形式,是临床结果的不断至达所不能不予选择的取向,更是历史的责任!没有对原理的彻底认识,就没有行动的正确,就没有预期的结果!
17
发表于 2008-7-30 09:32: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记得在听老前辈们讲述“重温经典”经验讲座时,一位前辈讲述自己如何跟师傅学中医的经历,其师傅如何博学,临证如何谨慎,自己如何不如师傅等,说自己一辈子也达不到师傅的水平。这很有可能,因其老是模仿师傅,当然超不过;又说中医药如何博大精深,一被子也学不完(哪门科学不都是博大精深,一辈子也学不完呢)。我想他是把师傅当作偶像,处处模仿,而不是学习师傅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当然学不到师傅的精髓!不但如此,他还对同事著书立说和发明创造不屑一故,使我觉得他很可悲。常言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这是说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展的;按他的说法是:长江后浪拉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平:)
    我想这位净面尊者一定是把古人当作了神仙,否则不会这样无知:)既然净面尊者如此崇拜古人,那么你一定有很大的成就,那就请把你超过西医的成就向大伙介绍一下,好让我们相信你的说法。
18
发表于 2008-7-30 09:3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8/07/30 10:27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净面尊者2008/07/30 08:22am 发表的内容:
科学是发展的,它与中医何干?
知道西医为何要不断地发展吗?这是由它自身的缺点决定的。比如西医的抗生素要不断地翻新才能保持住疗效!
中药需要这样的快速翻新吗?两千年前的仲景方到现在依然有效, ...
王世宝第一次对中医讲人话:
“中医理论有其永恒的真理性,这就是稳定,因为它是真理,两千年前它能有效地指导临床,两千年后它同样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
王世宝对中医讲的不是人话:“中医是伪科学”。
王世宝的逻辑:科学≠真理。
这就是王世宝的逻辑!
按王世宝的另一逻辑,中国的现代教育导致中医的衰败、灭亡!要振兴中医,回归到古代复兴古代文化!或者,不要接受现代任何教育就学古、学中医。否则,就没有复兴中医的文化土壤。就会接受西方的科学主义思维!
这就是北中医大没有毕业的药学系学生的逻辑!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9:39: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7/30 08:51am 发表的内容:
水至清而无鱼,人至查而无徒.蒸馏水不可长期饮用.
      世间的事物在矛盾中前进,没有矛盾世界也不存在.
      中国古代讲究包容,还是包容一下吧!
      "自然"既是有序的,有理的;又是无序的,无理 ...
谢谢斑竹的忠告!
对于中医的复兴而言是不能讲包容的,你对他们包容,他们对中医却不包容,所以包容只能害了中医!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9:43: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辨别混在中医队伍里的“伪中医”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8/07/30 09:03am 发表的内容:
就是这个无学不术者王世宝,竞然荒唐的认为中医不是产生于医疗实的对存在对象的认识,而是产生或构建于所谓的古代文化,要人们放弃对科学文明的追求,然后回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去复兴中国古代文化再以复兴中医!
无论任 ...
麦先生,科学是在追求事实吗?读读下面一段恐怕你根本理解不了的文字:
西医认识人体则恰恰相反,它首先要把人体主观地看作一个与自然毫无联系的孤立的抽象体,然后又主观地认为这个抽象体是由更多的更微小的单元构成的,认识人体就要认识这些假设的单元。为此,西医认识人体就主观地建构一些抽象的实验环境,在这种人为建构的环境中去主观地支解人体,将其解析成层次比较低等的微观单元,比如将人体支解为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等等,然后通过认识这些通过破坏人体而得到的微小单元去认识所谓的“人体”。
我们看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等等这些结果恰是西医在人体基础上主观地支解出来的,这种认识方式破坏了人体的整体性,也割断了人体与自然的广泛联系,,得出的是一些极其不完善的机械性地知识。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恰是中医理论遵循了认识的客观性,所以它的理论才是比较稳定的,具有千万年不变的相对真理性,在临床应用中一直保持着有效的生命活力;而西医则是通过主观地随意破坏人体,才不断地翻新那些以前不完善的认识,具有极快的增殖性,但这种理论增殖不是使得人们对人体认识更清晰,而是更加模糊和荒谬,它只不过是用更加荒谬的理论去遮蔽以前那些荒谬的理论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00:23 , Processed in 0.06343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