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培元通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21:5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的原理,和降压失败的原因
   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高血压是终身性、慢性、渐进性血管疾病,患上高血压病就必须每天不间断服药,一旦停药就会反弹,造成血压不稳,而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冠心病、肾病、眼底病变等.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就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西药有:利尿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西药都有较好的临时降压效果。大多需要同时使用几种药联合治疗方能有效。患者使用初期降压效果还比较理想,但服用一段时间后,血压开始反弹需要增加剂量、改换药物方能再次达到降压效果,时间一长又会无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是以扩张血管或制止血管收缩为主要手段,这只是针对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的对症治疗,不是治本的方法。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服用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增加,对心、肝、肾的毒副作用也增加,这样更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治疗方法是基于对疾病的认识的,那么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是否正确呢?我们来看看西医是如何认识高血压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由于心脏节律性地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不断地在心脏和血管中单向循环流动,通过毛细血管壁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全身的组织细胞,并把组织中细胞间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废物)吸收到血液中,然后分别送到肺和肾脏中通过呼吸和泌尿排出体外,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清洁,保证机体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在血管中向前流动着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临床上用把手臂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时测出的血压来表示动脉血压。
    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动脉壁的弹性。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血压的稳定。
    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液量。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的摩擦力叫做外周阻力。血液粘稠度越大、血管内径越小,外周阻力越大。
    动脉壁富有弹性,对形成动脉血压是不可少的,其作用是使心室收缩射血时血管膨大以容纳更多的血液,缓解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而在心室舒张、主动脉瓣关闭时靠着膨大了的动脉的回缩使血管内仍有一定的压力,使血液持续向前流动。
    心输出量与血压正相关,每分钟心输出量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每搏输出量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心肌收缩力。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限度内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愈大,心肌收缩前被拉得愈长收缩力愈大,因而每搏输出量愈多,此时的动脉血压愈高;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再增大,心室收缩力反而会减小(心衰时,心功能失代偿阶段)。正常人激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或激素肾上腺素皆可作用于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多。
    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每分钟心输出量,但是如果心率过快(例如超过160次/分),可致心室舒张期过短而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就要显著减少,以致每分钟心输出量也减少;反之,心率过慢(例如低于40次/分)也可使每分钟输出量减少。
    由于循环血量是比较恒定的,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分钟输出量是比较稳定的,因而其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动脉壁的弹性和外周阻力。
    动脉壁的弹性愈大,收缩压愈低。外周阻力越大,收缩压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壁的弹力纤维愈来愈少,胶原纤维愈来愈多,以致动脉壁的弹性愈来愈小。因而收缩压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同样,阻力性血管的弹性也愈来愈小,其被动性扩张也减弱,以致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逐渐上升。随着年龄的增加,微血管的组织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微血管壁的物质交换功能也相应退化,而出现全身性的微循环障碍。
    以上因素是影响血压变化的物质基础。
    但是,人体具有复杂而精密的自身调节机制。无论处于任何内外环境,机体必然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需要为目标,来调节其生理状态。人体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就是摄取氧和各种营养物质供组织细胞利用,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在此过程中血液循环系统担负着交换和运输的重要作用。
    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组织、器官经历了发生、生长和老化的过程。当细胞、组织、器官老化时,新陈代谢机能必然会减弱,不完全代谢使各种代谢中间产物增多而在血液和组织中潴留(即为毒素),物质交换功能减弱,二氧化碳等代谢终产物也不能及时顺利排出体外,从而造成内环境恶化。
    在内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机体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必然会降低非重要器官的生理机能,减少对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以保证最重要的生命器官——脑的血液供应,维持脑的最基本的功能活动——人的生命运动的基本形态。
    机体的这种调节机制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当生理机能减弱时,全身各种组织、脏器的功能都会降低,整体新陈代谢速度也减慢,全身性的小血管的功能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即微循环障碍,从而造成组织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发生障碍,在脑组织中二氧化碳增多,可直接引起脑血管舒张,同时兴奋缩血管中枢,使除脑、心以外其他器官的血管收缩,以升高血压,目地是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对脑的供血、供氧,以供应神经元对氧的高需求,并带走过多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当脑组织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一定的平衡,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正常时,二氧化碳对脑血管和缩血管中枢的刺激因素消除,周围血管就会舒张,血压自然会下降。
    在内环境恶化初期,恶化程度比较轻,机体生理机能比较好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氧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脑组织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平衡,二氧化碳浓度能够降低到正常,二氧化碳对脑血管和缩血管中枢的刺激因素暂时消除,血压能够暂时下降,这时表现为血压在较大范围内波动。机体生理机能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微循环障碍继续加重,内环境恶化程度增加到机体不能通过代偿机制调节时,血压就会持续稳定地升高。
    至于外周阻力增加对血压升高的理论也是正确的,外周阻力增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直接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的弹力纤维愈来愈少,胶原纤维愈来愈多,以致动脉壁的弹性愈来愈小。因而血压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自然老化过程目前还不能有效地阻止,但是能够通过医疗保健方法延缓衰老,这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是有效的。
    在中、轻年高血压患者中很多是由于饮食不节制,过多的食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运动又过少,消耗少,食入的高脂肪、高蛋白物质不能利用,只有储存在细胞组织中,这些物质的过多存在影响到细胞的代谢功能,由于代谢不完全而产生大量中间代谢产物(各种硷基和脂质等,即毒素),这些不良物质渗入并沉积在血管壁中,造成血管壁硬化,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血压升高。所以新陈代谢能力相对不足是年轻高血压主要原因,这类患者大多是舒张压比较高,收缩压轻度升高,脉压差较小。
    所以说血压升高是机体生理机能衰退、新陈代谢缓慢造成的内环境恶化的结果。也可以说高血压是生理机能衰退性疾病。
   至于脑卒中的基础原因在于机体生理机能衰退、新陈代谢缓慢造成的内环境恶化,各种代谢中间产物增多而在血液和组织中潴留,浸蚀血管,造成血管营养不良,血管脆性增加,在血压高的状态下,高速血流的冲击使血管内皮受损伤是血栓形成和血管破裂的直接原因。
    基于以上原理,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单纯地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的方法是不足取的,由于全身的循环血量是基本恒定的,大脑供血量也要求充足并且稳定,通过药物使外周血管扩张后,更多血液必然流入身体其他部位,大脑供血自然会减少,结果是血压降下来了,大脑供血更加不足了。大脑供血不足又会启动调节机制使血压升高,增加脑供血。所以这是自相矛盾的治疗方法,也是降压药失去降压效果的原因。
    血压升高的初期,使用强效扩血管药能够在相当长时间把血压控制的比较低,这样会造成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因为本来就是因为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才通过调节机制升高血压的)。大脑供血不足会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而出现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等大脑功能衰退的表现。
    大脑适应了相当长期的低供血状态后,由于生理机能持续减弱,新陈代谢更加缓慢,微循环障碍更加严重。内环境进一步恶化,机体会以更加强烈的调节力度促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是降压药失去效力的原因。
12
发表于 2009-2-20 22:0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還是沒搞清真正原因
按此是治不了高血壓的
試論一下舒張壓高的原因與治療
13
发表于 2009-2-20 23:1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2/20 08:18pm 发表的内容:
根据《经络是人体微循环》的理论?
經絡根本是"主"循環!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2819


-=-=-=-=- 以下内容由 求实2009年02月20日 11:20pm 时添加 -=-=-=-=-
经络功能与微循环刍关系谈  程秀玲    <正>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治的理论体系之一。祖国医学认为,精气、血、津液是维持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它们的功能活动均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微循环又是现代研究气血学说的客观指标之一,国内不少单位利用此法研究“活血化瘀”,取得显著成绩。说明了微循环在完成运行气血这一功能的同时,对机体也起到了调节平衡、沟通内外的作用,这与经络的功能似相吻合,因此,笔者尝试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经气对气血的运行作用,和微循环“营养通路”的作用似乎是一致的,气血产生的功能又和“营养血流”的功能相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主要有三条,其中“营养通路”是血流经微动脉、中间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到微静脉的通路。流经真毛细血管网的血液称为“营养血流”,这与“经气”运行气血所起到的“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等作用似相一致,所以说,微循环可能是“经气”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经气”的运行可能受循环词节,微循环障碍是“经气”运行障碍的症结所在。1.“经气”运行与微循环“分闸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关。2.经气的运行与微静脉、微动脉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3.经气的运行受血管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垂体后叶素、


-=-=-=-=- 以下内容由 求实2009年02月20日 11:24pm 时添加 -=-=-=-=-
《经络与微循环的关系研究概况》 王海泉    <正> 经络是机体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与现代医学中微循环系统的功能极其相似,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两者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现分别从经络疗法、经络现象、经络实质三方面综述如下。经络疗法与微循环微循环障碍是一切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微循环的改善是取得疗效的重要指标。1.针刺与微循环吕宏江等研究表明,针刺可使微循环的调节及血流量发生改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250021


-=-=-=-=- 以下内容由 求实2009年02月20日 11:24pm 时添加 -=-=-=-=-
《经络与微循环的关系研究概况》 王海泉    <正> 经络是机体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与现代医学中微循环系统的功能极其相似,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两者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现分别从经络疗法、经络现象、经络实质三方面综述如下。经络疗法与微循环微循环障碍是一切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微循环的改善是取得疗效的重要指标。1.针刺与微循环吕宏江等研究表明,针刺可使微循环的调节及血流量发生改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250021
14
发表于 2009-2-20 23:2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下面引用由培元通脉2009/02/20 08:12pm 发表的内容:
痰、瘀、毒等病理产物堆积的原因就是精气虚弱,气血运行发生障碍,使得代谢产物不能及时顺利排出体外,这些代谢产物是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不能及时顺利排出,就成为有毒性的病理产物。待续
同意。
15
发表于 2009-2-20 23:44: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下面引用由培元通脉2009/02/20 09:53pm 发表的内容: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的原理,和降压失败的原因
……………………
   大脑适应了相当长期的低供血状态后,由于生理机能持续减弱,新陈代谢更加缓慢,微循环障碍更加严重。内环境进一步恶化,机体会以更加强烈的调节力度促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是降压药失去效力的原因。
但是临床上很多大脑供血不足的病人并没有高血压,这是怎么回事。
16
发表于 2009-2-21 12:2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下面引用由求实2009/02/20 11:19pm 发表的内容: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2819
-=-=-=-=- 以下内容由 求实 在 2009年02月20日 11:20pm 时添加 -=-=-=-=-
经络功能与微循环刍关系谈  程秀玲     ...
經絡不是"主"循環系統嗎?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23:2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关于降低舒张压的说明。
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在舒张期推动血流继续流动的压力。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舒张压升高,主要是血管硬化弹性降低引起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主要是组织老化,血管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平滑肌与弹性纤维而发生血管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少,导致舒张期血压升高;对于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多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动脉管壁硬化而弹性降低,导致舒张期血压升高。
培元通脉法治疗,是在改善了身体的代谢能力的基础上的起作用的,对于血脂等不良物质的降低有比较好的作用,有减轻血管硬化的作用。要让硬化的血管恢复一定的弹性,这就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服药时间较长(2个月左右)的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达到10-20mmHg,同时血脂也降低了。
对于发生舒张压升高时间比较短的病人,短时间服药(一周左右),即可降低舒张压。考虑是血管硬化还不严重。血管的弹性还比较好。
18
发表于 2009-2-21 23:34: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2/21 00:22pm 发表的内容:
經絡不是"主"循環系統嗎?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与其他一些有关学说如:修瑞娟的微循环海涛式灌注理论、王唯工的经络共振理论、袁其伦的经络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论点、王铁铭的经络实质是正负离子富集群,等等并不矛盾。后者只是经络学说的某一方面,而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才能全面完美地解释古代传统的经络学说,才是经络学说的本质。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0:4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这个贴子最后由培元通脉在 2009/02/22 10:53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求实2009/02/20 11:44pm 发表的内容:
但是临床上很多大脑供血不足的病人并没有高血压,这是怎么回事。



-=-=-=-=- 以下内容由 培元通脉2009年02月23日 01:34pm 时添加 -=-=-=-=-
脑供血不足,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基础病理现象,决定血压是否升高,还有脑组织中和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因素,何有机体的反应能力的因素在内。
20
发表于 2009-2-22 11:05: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认清高血压的本质,降压并不难

下面引用由培元通脉2009/02/21 11:29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降低舒张压的说明。
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在舒张期推动血流继续流动的压力。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舒张压升高,主要是血管硬化弹性降低引起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主要是组织老化,血管胶原 ...
照你的理論
西藥也能治高血壓
可事實不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13:07 , Processed in 0.0518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