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ongzuo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6 15:20: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演化概念难以作为中医主要的科学特征,甚至连次要特征都不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对于宇宙的物质运动都持有一种循环论,无论儒、道还是中医都是如此,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虽然令人向往,但与现代科学的演化观还不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后者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把中医归结为一种演化科学没有根据的。
12
发表于 2009-1-6 15:21: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念,其他概念都是整体观念的生发结果,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知识体系。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01:24: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我有三个问题不明,请先生明示:
1、宇宙物质循环论,具体指什么?
2、现代科学的演化观,具体指什么?
3、中医的整体观,具体指什么?
这三个问题请说明其要旨。
14
发表于 2009-1-9 21:08:4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复#29: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物质运动的看法都是循环论,也就是老子所谓的月盈则亏,所谓的四时代谢成功者去,周易所谓的七日阳气来复,中医的物质运动观并不承认发展的观点。至于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进化论的观点。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取象比类的结果,是中医理论的出发点。中医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随意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
15
发表于 2009-1-9 21:59: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忠伟在 2009/01/09 10:05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1/06 03:20pm 发表的内容:
演化概念难以作为中医主要的科学特征,甚至连次要特征都不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对于宇宙的物质运动都持有一种循环论,无论儒、道还是中医都是如此,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虽然令人向往,但与现代科学的演 ...
言之有理,赞同。
要深入理解中医药理论,很有必要多研读一下《周易》,了解一下中国文化之本源!
16
发表于 2009-1-9 22:09: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1/09 09:08pm 发表的内容:
复#29: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物质运动的看法都是循环论,也就是老子所谓的月盈则亏,所谓的四时代谢成功者去,周易所谓的七日阳气来复,中医的物质运动观并不承认发展的观点。至于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进化 ...
不错,中国古代哲学《周易》,已经把天、地、人都说清楚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57: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孙总并苏忠伟:对你们的问题,答复如下: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物质运动的看法都是循环论”。
对此不敢苟同。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有天地,然后又万物;有万物,然后又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内经》引《太始天元册》:“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由此,我们看到,宇宙万物,是从单一的本体物质开始,一步步演化到今天,并且至今这种演化并未停止,甚至永远不会停!
既然如此,那就是说宇宙万物莫不在演化前进,这种演化有着时间之矢,及时间一去不复返。
但是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玻尔量子力学,其时间莫不是可正可负,正负等值。这就是说,现代科学的时间及可以预知未来,也可以到回去实现重复。对这种时间,普利高津有本书《确定论的终结》,是专门讨论这种时间的谬误之处的,你们可以参考。
另外,在我所举例中,特别提到《易传》的地球生物进化,我们看,我们的祖先是多么先进!!!在2500年前,就有了如此高明的认识。反观达尔文,在2400年后才从地球生物的形态中看出了,地球生物是进化的。我们的祖先要比达尔文高明得多,我们的祖先把地球生命,乃至人类,是从宇宙演化过程考察人类的诞生的,而达尔文仅从地球生命的形态考察生物进化的。但是物理学并不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科学,所以达尔文不得进科学殿堂,也就是不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科学!!!
现代的宇宙诞生论,是个不成熟的理论,有四五种说法,以大爆炸最为流行,但是尚未定论。不过有一点是各种说法共有的,就是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从本体物质一步步生化出来的,这一点到符合中国各家宇宙诞生论。也就是说宇宙是在不停的的演化。这一不成熟宇宙论,倒和中国古代思想不谋而合。
因此中国传统思想绝不是你说的“循环论”。
你所举例子,老子两句,在《老子》中没有此话。这两句话也不像老子所说,不是《老子》的风格。
《周易》“七日阳气来复”。在复卦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话。但是这是说的剥卦的“上九”剥落,成为复卦下卦“初”位的阳爻。这是《周易》六十四卦生生不息功能的体现。而不是“循环”的意思。
从中国先民的宇宙演化论看,宇宙间没有不演化事,也没有不演化的物,宇宙永远是演化不息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3:40:4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再复孙总并苏忠伟
2、“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进化论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观并非“进化论的观点”。“进化论”是达尔文研究生物提出的生物进化论,牛顿不承认“进化论”是科学,因为“进化论”含有时间不可逆性。说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进化论,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玻尔量子力学,都不是“进化”的,甚至现代科学的新老三论、超循环论、混沌论、自组织论也并不是完全的进化论。
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是有缺陷的。它虽然打破了物理科学体系的时间可逆性。但是它没有把生物进化和天地之气联系起来,它是孤立地研究生物进化的。
这在中国古先贤却有明白无误的论述: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势成之”。老子论述万物生成时,就包含着天地之气,并认为时间起着关键作用。
《内经》引《太始天元册》:“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阴阳即乾元之气,柔刚即坤元之气。其意在说明万物的生成,没有乾元、坤元之气是不能成功的;“幽显既位,寒暑驰张”,指在此时万物开始生生化化的演化,经过亿万年的演化,万物就呈现出现在这个样子。这和老子样,说明时间的重要性。
3、“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取象比类的结果,是中医理论的出发点。”
对此我也不敢苟同。
“取象类比”在《周易》中较多见,在《内经》里则很少见。
我对中医的整体性的理解是:中医是天人合一的、有着深层广泛联系的有机整体。
《内经》是“内求”认识论的知识,高出西医五六个层次。所以钱学森说:中医是尖端科学。道理就在于此。
浅陋之见,望孙总指正!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1:50:4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三复孙总并苏忠伟:
认知论决定科学观的方式。
有什么样的认知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科学观。
西方的认知方式是“外求”法,即用眼睛向外追求。因此这种认识方式只能从宏观的无机物开始,研究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以及在水中的浮力等等;特别是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因此这种机械论科学又称为动力学,有牛顿经典力学,有玻尔的量子力学;甚至现代科学虽孕育着演化科学,但其成就主要还是还原论的;它特别注重研究物体的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然而其致命弱点就是它的时间的可逆性。但是现在发现即使在机械科学里,也有不少物质存在时间的不可逆性,这就使得机械科学左右为难,也搞不清这到底是曾么回事。
因此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因此这种认知方式,决定了他对物质的研究,不是演化生成,而只能是机械构成。
所以现代科学只能是机械论,而不是有机的演化论。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2:59: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废存之争实际上是两种科学观的争论

现在中西医之争,主要是科学观之争。中医是演化论科学观,西医是机械论科学观。这两种科学观之争,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问题。
因此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的大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00:26 , Processed in 0.0606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