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3-23 22:54:2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我们不但要尊重权威,更要好好认识自已的能力.做好继承就很难,不是不前进,不发展,而是应当做好继承,再发展,继承是根基,根基不牢固,发展很危险,没有根基怎么发展o挑战经典理论要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注解释疑,你连注解黄帝内经的能力都没有,怎能断章取义的发表新说,怎能让人信服,只能是误人误己o
12
发表于 2009-3-30 20:23: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现代气概念的原始创新简史
  现代气概念的原始创新英雄榜
  1996年,邓宇等: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既是“‘物质-能量-信息’混合体”统一物。“‘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物质、能量、信息’混合统一体”中医气的本质。
  李德新: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说
  1962年,危北海:,‘气的两义说’。
  罗石标:在六十年代初期‘气的功能说’(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气的物质说’1959年?。
  气是统一场说
  黄坤仪等:人体气场说
  李梢等:气与熵流说
  吴邦惠:气的序参量说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22:03: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挑战经典理论要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注解释疑,你连注解黄帝内经的能力都没有,怎能断章取义的发表新说,怎能让人信服,只能是误人误己o
迂腐之论,终究一事无成,可悲,可悲,可叹,可叹!
14
发表于 2009-5-28 12:56: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大侠,首先得先这样称呼你,因为你知道这贴会遭人轮还有此精神可佳
敢问仁兄,你当比作“医林改错”的英雄本事如何。。。
当然他解刨过300多具童尸....
那么为什么你们这群传说中的人会这样迷惑却又如此悲哀呢--
首先啊你应该明白,没有中医中华民族就已经不存了,也不可能源源流传5000,为什么别的民族就没有这样的历史呢,那就在于中华民族是以象作为辨证科学的,这种科学参博入所有的学问,有这样的一句话,不知道各位有听过吗
学中医必须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气象。传统。兵法,政。商农....几乎所有的文化哲学都必须精通。产生这样的原因就是中医的广博。。。。
那是因为,学习中国文化,并不是学习能够学完的,庄子说学还无崖人剩有崖,以无崖学有崖那不把人累死,所以我们聪敏的祖先就以象归类来使我们的文化由此传承,这样的话,我们并不是学习,而是悟,只有悟出那个道,那么中医之路才算走上来
而大侠以及不少前辈以西医实证来驳辨证,着岂不可笑
以鸡蛋比作石头可笑啊~
却还洋洋得意,呵呵
暂且不论中医的营卫理论,那么我问你。如果在辨证里面没有抵御外邪和营养五脏的词汇,那么中医的三阴三阳,五运六气如何能够判断如神,又如何谈上施针治人,历史又是如何的~是假的吗?
我以神的名义告诉这为英雄,你的方向是未来的路,未来的社会必是实证以辨证的融合,可是你连实证与辨证的基础又没学满,又如何当这炮灰,英雄的话,是要使人留念的,所以好好去学点本事吧....
未来的路很长,那样的融合迟早会出现的。而作为刚 入道的菜鸟,貌似低调点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14:14: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乳臭未干,不足以道。
16
发表于 2009-5-29 07:42: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请解释一下
卫气出下焦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2:41: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中医历来有卫气出上焦还是出下焦之争。其实三焦本身就有不同说法。三焦本来就是由经络血脉构成,哪有什么上焦下焦之分,卫气出上焦下焦有何意义?
18
发表于 2009-5-29 23:30: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像你们这样来讨论中医是没有进步的,说到气的问题,大家想一下,水受热时变成什么?是不是水蒸气呀,水蒸气与水有什么区别?结构都是一样的嘛!只是形态不同而已.功能上就有区别啦!水是液体比较静止,水蒸气是气态有推动作用,这不正好说明了气血的原因吗......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4:26: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你懂什么是中国文化之气,什么是中医之气吗?没事多读点书吧。
20
发表于 2009-6-1 11:11: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我个人认为:三焦是气血津三种物质聚焦而进行交流转换的地方,它遍布全身,并不是指的三个不同位置,上中下是后人的猜测而已,立足不稳,这也可能是三焦辩证一直得不到发展的原因,至于元气则在内经里有述:元气出入三焦之说,说明元气不只藏于肾中,也不只藏于五脏,它跟三焦一样而遍布全身.....只藏于肾中的是元阴和元阳,元阳化元阴为元气,进而输布全身,出入三焦.这只是我个人悟出而已,由于学识浅薄,不知对错,望各位中医志士加入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10:14 , Processed in 0.0526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