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营卫无人识
下面引用由伯龙在 2009/09/05 08:21pm 发表的内容:
以下内容由 伯龙 在 2009年09月05日 08:32pm 时添加 -=-=-=-=-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有六气篇,其中的寒与风,才是六气之风与寒,而六气也就是气象三要素——寒暑为温度,燥湿为湿度,而风火千古错会,实际上就是气压——风为低压,而火为高压! 不过先生对六气的理解,个人总感觉有点?说不好.
五运六气是极其高深的学问,非我等常人容易明白,从开始接触<内经>的相关注解,直至目前,大多数人理解为古人说天气,甚至宇宙变化,
但是个人一直在思考,<内经>是一部医学经典,以人体内经脉经气为主体.
细细阅读,<内经>之中很多言及天地的是比拟的手法,言人体三部九候之气?
如果六气真是说气象要素,又未免有疑,东方生风,春脉弦.
问,南方无风?北方无风?六月台风、腊月北风似比春风大得多,为何独言东方生风?
我想还是说四时脏气之生化?脏腑虚实影响经气的阴阳偏胜。
又六气主客落实在何处?值得思考,个人认为真正影响人体气化的宇宙因素,古人以天干变化记叙。
六气主客、司天、在泉,古人以地支记叙,应该是可以落实在人体的,尝试:六气主气,是人体内三阴三阳经气,按季节排列次序?
“司天、在泉”因为天干与地支的变化化合,使六气之中相应一步或强或弱,就比如原本老大、老二、老三依次排序,因为有不同的靠山变化,或许老二先出主张,或许老三先出主张,这就是“司天”。
“司天”对气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六气先后顺序也相应变化。
另外也受脏腑原本实力较量的影响?
经言[假如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逆。]
厥阴司天是三气,是客气;主气一年六步不变,三气是少阳。
从举例厥阴司天有可能主胜;也有可能客胜,推其产生可能的原因,就是主气的原有实力,与变化因素的较量。
所以我想,六气之风、寒、燥、湿、火、热,中心思想还是四时气候对脏腑生化的必然结果?
气候六气风、寒、燥、湿、火热,既可以影响脏腑生化,产生体内六气特性各经气强弱变化,这是习惯性认为的“六气”?
也可以影响经气产生六气特性变化,这是习惯性的外感?而脏腑生化是经气能够对抗外邪的支柱。经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总是外因导致内因的产生,而发生病变?内在病因的产生又与脏腑生化息息相关。
现在理解《伤寒论》,普遍遗漏内因,只强调外风、外寒、外湿?
桂林版《伤寒杂病论》,“风脉弦、寒脉迟”是误将王时生理脉当病脉。若病脉,则是病入脏腑之重病。也就是脉象严重失时反候?
鲁班门前舞刀,见笑。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 在 2009年09月06日 11:22am 时添加 -=-=-=-=-
不过先生对六气的理解,个人总感觉有点?
对不起,刚才理解有误:
“此语为的论!关键是此中的风与寒乃特指为两种邪气,非六气之“风、寒”——此为纯气候因素!”
读作一句,故出前言。
反复读之,应该是二句吧?:
此语为的论!关键是此中的风与寒乃特指为两种邪气。
非六气之“风、寒”——此为纯气候因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