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onghaishui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1:4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温氏奔豚汤
这就是真阳将灭时之回光返照。如火之将灭,面层有火妙,而下部之火与跟部已经脱
无根之火也。这才是真阳降灭时的具体表现。故李老加上了很多的重镇之品,收摄之
都是防止真元飞升之法也。关元之冷,膝盖之凉,才是真,舌脉可能。也是及救之方,
如四逆汤类。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1:4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关键是区别
1、是真阴亏虚,元阳飞升。
2、真阳将灭,元阳飞升。
这是个很迷惑之问题。比如,用温氏奔豚汤的,用引火汤会不会也特效。还是不行?
小的觉得这是有区别的,1是阴阳两亏。阴太少不能函阳。2,是真阳过虚,降被阴灭
就是说阴过旺。


-=-=-=-=- 以下内容由 wonghaishui12009年10月22日 09:57pm 时添加 -=-=-=-=-
大定风珠    “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是不是与引火汤一样呢,如果是一样,则说明了,这是两个相反的病。问题就都解决了。如果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则明白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3 20:1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1.小的记不清了,但是那个论坛上说的治疗治愈的病几乎全是温病的,而没几个伤寒。
2.再看看,很多的专家都是温病善长,而温病不是一味的苦寒,这是必须要高清楚的。
3.腻苔,没几个是阳虚的,不是很多的都吃附子理中之类,上火,苔黄厚腻吗?在网上见了比较多,王氏的医案,很多的老中医的医案,都是说明了这一点。医案里温病用法的也多。别的不说,却被鱼翁,的按就是温病的方式,总之,觉得腻苔绝大部分是温病,几乎是温病的主苔!
4.腻苔为寒的,有,但是很少数。把个体看成了一般的规律,被忽悠了!才明
白。腻苔多是温病,很少很少是阳虚!
小的理解,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指导。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9:4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说一下,引火归元。
引是什么呢?
指引,有什么能力才能指引呢?当然是很熟悉。其实是真阴亏,不函阳。而补真阴的
同时,真阳已经在外。阴归下,阳就上。真阴可以自然的归下,真阳呢。虚阳,不能
打通少阳胆之路,归肾。这是肉桂,就是起这作用的。应为本身是真阴虚,当然肉桂
不能多。引路人10个,去目的地的就一个,可能吗?
若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龙火离位上奔,而成火不归原之
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回阳救逆。
回是回去之意,下焦真阳太虚,阳将被灭。虚阳返照。而向上,外冲。
附子,干姜,甘草。尿,苦胆之类,可能是护少阳。清气化痰丸为何要用半夏,姜
汁,可能与此有同意。其实就是胆胃之下降之路。

-=-=-=-=- 以下内容由 wonghaishui12009年10月24日 08:02pm 时添加 -=-=-=-=-
感觉引火归元的多,回阳救逆的
少!!!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2:5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先代火神的感觉:
1.有点进入误区,把个别的现象写出来,让人看了觉得是常规,误导。
2.说是从张先哲的书中来,却对先哲里的其余的用法视而不见,甚至诋毁温病的书绝
对不能看,不知温病真是把伤寒论看的很明白的人,见伤寒的缺点,在实践中总结出
经验。
3.真正的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还是下寒上热。尤其是脉象,小的觉得这是定
的关键,舌脉从症的,有,但是很少。知常才能达变。
4.不读湿热病片,与淤血之论,火神的应用是很容易出错的。尤其是湿热!看看就是
网上的很的用热药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如此,王氏医案,就更不用说了。赵绍琴等无
一不是如此。当然还有很多的老中医。
5.把湿热与阳虚湿气不化,区别开来,是一门功夫!功夫的根本就是脉象。
6.仔细的看,火神的医案,与湿热病医案,是很不容易区别开来的。温病误用辛温,
导致的后果,在很多的医案,都有,条辨,赵氏,王氏。反复说,就是想让大家引起
重视!小的刚开始,也是看了很多的火神医案,也感觉到,温病是错的,但是后来,
看了更多的医案,才明白过来。如果不信,在实践中,如果用火神法失败,不防想一
想,温病误用辛温的后果,及处理方法。想一想王氏,张氏的医案。
7.薛生白的湿热病片,强烈建议大家看看。王氏医案更是建议喜欢火神的看看。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3:0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学习中医的方法:(小的总结的,一切发明创造的方法。)

崇拜,赞美,向往,祈祷,学习,反复,智慧,实践,真谛。

里面有玄妙的东西,小的把它直接说出了了。不明白,就反复的读之,读到一定的程
度,自然就明白了。
肾是智慧的根源,脑是用。肾是发动机,是油;脑是轮胎,是方向盘。要产生智慧,
必须少欲。少思考中医以外的东西。无为而养,思考而用。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1:4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今日看医源,不禁与之同。
下面引用医源的原话。
在上者,阳数多,阴数
少。在下者,阳数少,阴数多。故上行之剂必
以阳药为主而阴药佐之,奉乎天者亲上也。下
行之剂必以阴药为主而阳药佐之,本乎地者
亲下也。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5:23: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医者,意也。
医者,灵感也。
医生平时,反复的学习,实践,把认为正确的东西,自觉的,不自觉的就记忆到了,
大脑的里面。把他的条件,分类等,都留下了记忆。当医生的心理越是平和,越是对
医术的,渴望,崇拜,这种记忆就是越是深刻。
当医生看病,时,患者之症状就与医生平时之记忆相关性,像是性,就联系起来。

20
发表于 2009-11-4 23:2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量太大,只适用于急救。
他自己还因为附子中毒,昏过去了,可见其危险性。
现在的富贵之人,酒肉不离口,虚热很大,服大剂量的姜附之际,也很危险。
李可只能是一种现象,不可模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3:07 , Processed in 0.0529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