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本草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3-22 21:57: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湿热之诊断正确,“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即已断定为热何以用良姜,桂枝之温热药!再则厚朴一味为下气之品常用则致上虚,短气不足以息之症,此病已除,彼病又起!何其尴尬!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3-22 22:2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病人胃冷,身也易冷。凉药吃多了易感冒。其中焦有寒热错杂之势。故寒热并用,一剂则胃冷除。后减桂枝。病人气并不虚,大便不通枳壳,厚朴下气通便可用。
13
发表于 2006-3-23 07:45: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此处指大便不通应为水不行舟,应用增液汤,湿热本由肝郁脾虚而来脾虚则气少,厚朴尽量不用!苦寒之药伤及脾胃,但中病即止便可!且用何苦寒之药亦有选择!胃凉应为湿抑阳气之征而不是求也!何以用温药!不要硬搬泻心汤之类!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20:2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下面引用由峰辉云清2006/03/23 07:45am 发表的内容:
此处指大便不通应为水不行舟,应用增液汤,湿热本由肝郁脾虚而来脾虚则气少,厚朴尽量不用!苦寒之药伤及脾胃,但中病即止便可!且用何苦寒之药亦有选择!胃凉应为湿抑阳气之征而不是求也!何以用温药!不要硬搬 ...
是增液承气汤吗?
15
发表于 2006-3-23 21:01: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小的认为,没有用好泻心汤。
16
发表于 2006-3-24 09:14: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正确地说应为增液承气汤加减! 元参20 寸冬20 生地30 火麻仁20 只壳15 至于大黄一味视情况而定,如正气足,燥结重,大黄10 后下,如下之过多,则津液更伤,阴虚火旺,加重病情!
17
发表于 2006-3-24 10:2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我非常赞同本草堂 的用法,三年前的话我也是峰辉云清那样的用法,现在才有些明白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19:5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下面引用由峰辉云清2006/03/24 09:14am 发表的内容:
正确地说应为增液承气汤加减! 元参20 寸冬20 生地30 火麻仁20 只壳15 至于大黄一味视情况而定,如正气足,燥结重,大黄10 后下,如下之过多,则津液更伤,阴虚火旺,加重病情!
这个病人是湿热,是湿热并重。大便秘是下焦湿热,既白带黄小腹涨。类似西医的慢性盆腔炎。湿热一消大便自通。阴虚者是津液干燥,可见口干舌燥,舌红无苔,甚者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如羊便。此病人舌苔黄厚腻是水湿过盛,何见阴亏?如再增液后果如何?
19
发表于 2006-3-24 20:5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舌苔黄腻是水湿过盛,谁说的,你应好好看一看诊断!
“口干舌燥,舌红无苔,甚者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乃阴虚之症,阴虚之发生,我说得是误下,你要搞清楚,是误下!!!!!!!!!
湿热一除,大便自通。你弄错了吧!病当以缓急,不先抽出釜底之薪,湿热焉除!你是本末倒置了吧!
20
发表于 2006-3-24 20:59: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案一例讨论

你是谁啊,是在做秀吧! 三年,你是说我现在是你的三年前!那我跟我师傅这八年是白学了!你可真是狂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20:46 , Processed in 0.0485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