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李国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2-30 22:5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李国栋2009/12/24 10:17pm 发表的内容:
六病必含病时概念。不弄明白六病名的概念,不弄清楚“六病”与“六证”的区别,就很难读懂《伤寒论》的病理机制。
    我很赞同。
12
发表于 2009-12-30 23:08: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李国栋2009/12/29 10:12pm 发表的内容:
只是个人感悟,在此感悟中,对《伤寒论》的病理机制有所直观体察,认为《伤寒论》的精神是大道至简。
下面引用由李国栋2009/12/29 11:21pm 发表的内容:
诸多疑问,严重影响了对于《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不符合大道至简的道理。《伤寒论》“六病”之所以看似复杂难解,若与“六证”结合来读,就能读出“六病”的命名其实是大直若曲,朴实无华。
    我很赞同。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4:1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感谢各位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希望多作交流,并给予指导。
14
发表于 2009-12-31 08:3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这个贴子最后由mawenhui3366在 2009/12/31 09:06am 第 2 次编辑]

桂枝汤证可以发生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段,只有出现在“太阳”时段的桂枝汤证才叫“太阳中风”。“太阳中风”只能在“太阳”时段“欲解”,不可能跑到别的时段。这只是《伤寒论》对疾病的一种分类方法而已,没有什么“奥秘”。任何一种疾病可以出现在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段,比如桂枝汤证,但它有一个概率问题,桂枝汤证出现在“太阳时”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时段,这对认识桂枝汤是有很大帮助的,它是一个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比如“五更泻”,也是一个时间分类概念,难道“四神丸”就只能治疗五更泻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但掌握了四神丸证的时间特点,对认识这种特殊的腹泻是有“临床意义”的。四神丸证发病在“五更”,“欲解”也在五更。如此而已!同理,不在五更腹泻的虽然也用四神丸治愈了,但它不叫“五更泻”。应该叫什么,就要看“作者”采用什么样的分类方法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3:56: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只有出现在‘太阳’时段的桂枝汤证才叫‘太阳中风’。‘太阳中风’只能在‘太阳’时段‘欲解’,不可能跑到别的时段。”
那么“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桂枝汤之服法:若一服汗出病瘥,一定是瘥在“太阳”时段了?若不瘥者,更服,也要瘥在第二日的“太阳”时段了?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还是要瘥在第三日的“太阳”时段了?若病证犹在者,乃服至二、三剂,就是要瘥在第四日的“太阳”时段了?
这样理解很吃力。
“四神丸证发病在‘五更’,‘欲解’也在五更。”怎么证明其“欲解”也在“五更”呢?如果其人“五更”还泻,就是未欲解,如果不泻,那么是在什么时辰段不泻了呢?怎么证明呢?
感谢马老师参与讨论!感谢指导!
16
发表于 2009-12-31 17:56: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四神丸证发病在‘五更’,‘欲解’也在五更。”怎么证明其“欲解”也在“五更”呢?如果其人“五更”还泻,就是未欲解,如果不泻,那么是在什么时辰段不泻了呢?怎么证明呢?
五更泻别的时间就不泻,好的时间肯定是五更了,难道是一更不泻了。病人一更从来就没有泻过,一更怎么能成为“欲解时”呢?同理太阳中风也一样。桂枝汤证在太阴时段出现,《伤寒论》叫做“太阴中风”,欲解时也只能是太阴时段,。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1:1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向马老师学习了。
没有明白五更泻的欲解时。五更泻别的时间就不泻,那还存在“欲解时”的问题吗?“六病”病愈时与病发时确定都是同一时段吗?
“桂枝汤证在太阴时段出现,《伤寒论》叫做‘太阴中风’,欲解时也只能是太阴时段。”
照此类推,阳明中风应是桂枝汤证在阳明时段出现。“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 恕我蒙昧,冒昧再问:此阳明中风,桂枝汤证的表现在哪里呢?烦请马老师再指点,给您添麻烦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07:4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六病欲解时,作为欲解除的时段来理解,从理论到临床都难以证实。从理论上来证,《内经》没有这个说法,其它经典或专著也没有这个说法。从临床上来证,个例不能作为确证。影响疾病痊愈的因素太多,比如人的体质的强弱:体质强些的会好的快些,体质弱些的会好的慢些;病中的护理:护理的好些,会好的快些,护理的差些会好的慢些;饮食的宜忌:饮食适可会好的快些,饮食失当会好的慢些,比如太阳病、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若饮水多者必心下悸,会变生他病而延误病时,若病状刚好,饥饿欲食者,也需适当控制食量,若暴食,必复病。若再算上诊断治疗的不精确,影响痊愈时间的因素就更多了。
临证所能把握的是,“六病”始得病的时辰段可以明确,何时发病无可争议,而痊愈的时辰段,“六病”在任何时辰段都可以痊愈,故“六病”解除的时辰段很难明确。因此可以推断,《伤寒论》中的“六病”欲解时,应是弄懂“六病”始发病的时辰段,“六病”以“六时”而立。弄懂“六病”与“六时”的关系,“六病”与“六证”的关系,读《伤寒论》就会清晰明朗。
祝大家元旦快乐!
19
发表于 2010-1-1 08:0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10/01/01 08:24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李国栋2009/12/31 09:14pm 发表的内容:
“六病”病愈时与病发时确定都是同一时段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伤寒论·辨脉法》)
20
发表于 2010-1-1 08:2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李国栋2010/01/01 07:49am 发表的内容:
六病欲解时,作为欲解除的时段来理解,从理论到临床都难以证实。从理论上来证,《内经》没有这个说法,其它经典或专著也没有这个说法。从临床上来证,个例不能作为确证。影响疾病痊愈的因素太多,比如人的体质的强弱:体质强些的会好的快些,体质弱些的会好的慢些;病中的护理:护理的好些,会好的快些,护理的差些会好的慢些;饮食的宜忌:饮食适可会好的快些,饮食失当会好的慢些,比如太阳病、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若饮水多者必心下悸,会变生他病而延误病时,若病状刚好,饥饿欲食者,也需适当控制食量,若暴食,必复病。若再算上诊断治疗的不精确,影响痊愈时间的因素就更多了。
临证所能把握的是,“六病”始得病的时辰段可以明确,何时发病无可争议,而痊愈的时辰段,“六病”在任何时辰段都可以痊愈,故“六病”解除的时辰段很难明确。因此可以推断,《伤寒论》中的“六病”欲解时,应是弄懂“六病”始发病的时辰段,“六病”以“六时”而立。弄懂“六病”与“六时”的关系,“六病”与“六证”的关系,读《伤寒论》就会清晰明朗。
    我很赞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2:21 , Processed in 0.0757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