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苦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2:53:32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谢大家热心解惑!
究竟是什么病对中医来说好像不是十分的关键,关键在正确的辨证施治,我直观面对病人,肯定比大家更了解病情。夜深外中寒邪,暴饮生水,太阳闭而不开,里阳骤伤,纯粹一太阳少阴病,故用温里扶阳化气 开表发汗止痒方法。病人明天就来复诊。。。
12
发表于 2009-8-8 01:23:28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在现代环境下,中、西诊断都能明确是很有益于临床的。
13
发表于 2009-8-8 07:09:29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仅就症状所述,不能肯定是牛皮癣,我认为颇像接触性皮炎,循行一夜,风寒必受,钻行于草木从中,可能接触了动物的毛虫类、植物的除土菊、荨麻类等致敏物而发病。
病机多为风邪热毒湿蕴,散风清热和血除湿为大法。
本例病人可能外有风寒,但是,我看凡急性皮疹类,初期热药宜慎。麻黄似可用荆防蝉羌代。
14
发表于 2009-8-8 11:41:52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关注疗效
15
发表于 2009-8-8 11:56:58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9/08/08 07:09am 发表的内容:
仅就症状所述,不能肯定是牛皮癣,我认为颇像接触性皮炎,循行一夜,风寒必受,钻行于草木从中,可能接触了动物的毛虫类、植物的除土菊、荨麻类等致敏物而发病。
病机多为风邪热毒湿蕴,散风清热和血除湿为大法 ...
经验之谈,足资参考!
16
发表于 2009-8-8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再来在 2009/08/08 00:0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苦参2009/08/06 10:44pm 发表的内容:
刘小强 男 29岁 辛酉年生人 己丑年未月十四2009-8-3诊
    身高体重1.72/186
    夜晚野外(庙佛原)捕蝎迷路不归 凌晨3点电话联系找人接应始回  口渴寒冷交迫 回家暴饮凉水食半个西瓜 一二日后体肤发痒  ...
1 不是牛皮癣。
2 很可能是花斑癣。 Tinea versicolor
17
发表于 2009-8-8 12:04:54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查资料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8月08日 00:05pm 时添加 -=-=-=-=-
花斑癣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 俗称汗斑,是由糠批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见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病因
  致病菌系一种嗜脂性酵母,称为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圆形糠秕孢子菌。此菌是正常皮肤的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潮,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此菌仅侵犯角质层浅层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应。祖国医学认为,此乃是风湿侵肤,与气血凝滞所成。紫白癜风乃一体二种,紫因血凝,白因气滞。本病之发生,乃是由体热、风邪和湿气侵入毛孔,与气血凝滞,毛窍闭塞所致。
  临床表现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损在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复发。
  分类
  根据皮疹形态可分4型。
  1.花斑型 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2.毛囊型 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3.白斑型 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4.斑片型 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诊断
  1.根据其临床表现,皮屑以10%氢氧化钾液直接涂片找到弯曲或弧形的糠秕酵母菌丝或圆形孢子,即可诊断。
  2.本病需与白癜风鉴别,后者主要为成片皮肤色素缺失丽呈白色,其边缘可有色素沉着,一般无脱屑,无痒感,也无出汗过多后加重等。还应注意与贫血痣、玫瑰糠疹、红癣等鉴别。
  治疗
  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些激素类软膏外用治疗。或用溶液冲洗。 花斑癣的外治法
  用密陀僧散直接外扑,也可用醋调搽或用生姜切片蘸之外擦。 用10%土槿皮酊、5%~10%冰醋酸溶液或食用白醋及其他低浓度的癣药水外搽。 先搽以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待干后再搽4%盐酸溶液。
  以上方法每日用药2-3次,连续用药4-6周。治疗期间内衣裤和被单等床上用品应该经常煮沸消毒。
  通常使用3%的克霉唑霜,或达克宁霜涂搽患处。涂搽前应先洗澡,最好用丝瓜瓤轻轻擦去鳞屑,然后再涂药。
  2.中医药浴对预防花斑癣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叶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盐水浴等,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上述中药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
  全身治疗 病情严重且久治不愈者,可考虑全身用药,如酮康唑200~400mg/d,早饭后服,2~6周。有作者报告用酮康唑治疗223例,结果痊愈206例(92.4%)。
  局部治疗
  1.15%~20%冰醋酸溶液或3%~6%复方水杨酸液,涂病损处,1d1次,连续用药7~10d,治愈后每隔1~2周再涂1次,以防复发。
  2.1%益康唑霜,每日2次,5d为1疗程。
  3.50%丙二醇溶液,外用,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
  4.40%硫代硫酸钠涂擦病损处,1~2min后再涂4%酸液,两者起化学反应,产生新生态的硫,以达到杀灭真菌的作用。
  5.一支黄花500g加水2500ml,浓煎成250ml,加入雄黄及硼砂各9g,擦患处。
  6.复方酮康唑霜外用。
  7.1%Terbinafine霜外用,治愈率达70%~80%.
  8.2.5%硫化硒洗剂(商口名希尔生)外用皮疹处。
  预防
  1早期发现患者,早期治疗。因本病无自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故要加强定宣传教育。另外要增强抵抗力,治疗力求彻底,治愈后衣被要消毒处理。受此种致病菌感染后易复发,治疗应彻底以达根治的目的。可参考如下几种方法:
  (1)酮康唑口服,一次200毫克,一日一次,饭后服用。连服10天,注意有肝功损害者禁服;也可选用伊曲康唑口服,一日一次,每次200毫克,饭后或餐中服用,连服一周。
  (2)外用制剂:如选用市面上的孚其乳膏、克霉唑霜;也可选用2.5%硫化硒溶液外用;或外用20%~30%硫代硫酸钠液,干后立即外用1%稀盐酸;或者选用3%采乐洗剂洗患处;用法均为每日1~2次。
  (3)患者衣物应清洁消毒,以防再感染。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8月08日 00:07pm 时添加 -=-=-=-=-
帖子发不出,在“补充该文”里竟可发。
18
发表于 2009-8-8 12:13:17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花斑癣不传染,致病真菌本身是条件致病菌,正常寄生在皮肤上,夏天潮湿闷热天气和出汗不畅容易加重,保持出汗通畅和及时揩擦汗水,保持皮肤清洁多数能够缓解症状,激素类软膏我个人不推荐,可以用抗真菌的软膏。
渔翁转帖推荐的1%Terbinafine效果比较好,(这个东西就是兰美舒)。有喷雾型的,使用比较方便。
仅供参考。
19
发表于 2009-8-8 13:04:05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这不是什么牛皮藓,而且你的方药也不怎么对症,桂花枝汤可用,但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可用也,他是夜室外,8月份天气属长夏,长夏主湿。回家后又暴饮冷水和西瓜,伤了脾阳,他这明显是由卫分传入气分,我考虑应用防风通圣丸改为汤剂加减,
20
发表于 2009-8-8 13:10:22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

下面引用由再来2009/08/08 00:13pm 发表的内容:
花斑癣不传染,致病真菌本身是条件致病菌,正常寄生在皮肤上,夏天潮湿闷热天气和出汗不畅容易加重,保持出汗通畅和及时揩擦汗水,保持皮肤清洁多数能够缓解症状,激素类软膏我个人不推荐,可以用抗真菌的软膏。 ...
楼主之驻,在山区县城,恐难购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3 08:36 , Processed in 0.0531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