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约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21:41:3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下面引用由千秋雪2005/03/01 06:40pm 发表的内容:
这套理论把复杂的人体活动,仅仅看作是一般的物理现象,未免太简单了吧?
应该说,它并没有简化对生命复杂程度的描述,而是把生命中那些神秘的东西变得可以捉摸。所以,牛老先生说:他要做的就是让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回到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上。
通读过《生命整合论》的人都感到要把这些东西真看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位中医师用了“苦读”来形容读此书的感受。一为80多岁的医学博士上海空军总医院的退休专家说:这位老先生看的书不可谓不多。  其实,还有不少东西没有写进书中呢!
12
发表于 2005-3-2 17:56:3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赵先生你好一直发电邮给你不知如何一直发不出去.谢谢你的书,书款收到没有?想问一问你有牛先生的联系方式?想问一下牛先生的教育背景.谢谢
13
匿名  发表于 2005-3-3 16:36:13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十足的宝气些.......是不是太无聊??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5:17: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下面引用由现代中医师2005/03/02 05:56pm 发表的内容:
赵先生你好一直发电邮给你不知如何一直发不出去.谢谢你的书,书款收到没有?想问一问你有牛先生的联系方式?想问一下牛先生的教育背景.谢谢
我收到你的邮件后,回复了。收到了吗?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16:10:2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第五章 本脏病理生理起因 第三节  急症应知
(《生命整合论》  第二编 诊断、病理、药理 )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3226
16
发表于 2005-12-14 20:47: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发展中的中医,但绝不是西化的中医!
17
发表于 2005-12-14 21:12:0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识还有一定的道理,但该作者对中医的阴阳概念的说法是错误的,且用什么电的指标来定阴阳的指标,更难相信作者理解了中医的阴阳,因为中医的阴阳在人体的不同位置,代表的物质是不同的.
18
发表于 2005-12-14 21:28:3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下面引用由FSJF2005/12/14 09:12pm 发表的内容: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识还有一定的道理,但该作者对中医的阴阳概念的说法是错误的,且用什么电的指标来定阴阳的指标,更难相信作者理解了中医的阴阳,因为中医的阴阳在人体的不同位置,代表的物质是不同的.
抚顺金峰先生能够认识到阴阳的多重物质属性是很可贵的,以下是我对人体之阴阳------阴成形,阳化气,阴为体,阳为用的个人理解,请指教:
对人体来说,阴成形,阳化气就是食物进入人体的两种转化形式,一种转化为物质基础(为形,为体) ,为阴,一种转化为能量耗散(为气,为用),为阳,两者又相生相克,休戚与共,同为物质,又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食物------自然食物本身也即阴阳相生相克之物,所以对于人体能够达到阴阳同补阴阳互补的高度,但人工化学药物能够做到吗?),所以,应该没有单纯的阴虚或者阳虚,只能是体虚,整体的水平下降,只有做到阴阳互补,阴阳同补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19
发表于 2005-12-14 22:26:5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答孙清连jkzx先生: 对于[[阴成形,阳化气,阴为体,阳为用]]这个前提中的[阴]和[形],阳和气,阴和体,阳和用的概念,我是不赞成这种提法的,或许作者本人内心是清楚其所指的,因为其谈到的[阴]是心阴还是肾阴,而[形]和[体]所指又是什么,定义起来都是很困难的,您说的[[一种转化为能量耗散(为气,为用),为阳]]我还是可以理解一些的,因为我们都是现代人,我的观点被有的网友认为是西医所为,但他们误解我了,因为我只想用现代人所理解的概念,来解释阴阳,五行,用阴阳,五行来指导医疗实践,您的努力和探索的精神,当是有目共睹的,对与错,当有实践来检验,但有价值的结果若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述时,就应当先清楚阴阳,五行理论,否则就会落入生搬硬套的结果.有机会再和先生畅谈.
20
发表于 2005-12-14 22:40:5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中医的数理化诠释——“生命整合论”学术交流集成

对于阴阳学说当你结合精气学说去理解时,就会真正理解阴成形,阳化气,阴为体,阳为用的真正含义,这牵扯到气机的修习,如果没有涉猎到则很难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17:40 , Processed in 0.0916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