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mydxya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复制链接]
11
匿名  发表于 2005-5-19 21:45:56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引火归原也是治“气虚发热”的常用之法,临床常常获良效
12
匿名  发表于 2005-5-19 21:57:36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dmydxyaf先生:中医在宏观上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具体解决问题上常常是错误的,你用[脾统血、心主血、肝藏血]为依据,谁能解释清[脾统血、心主血、肝藏血]的真正含义?我坚持自身亲尝中药已有多年,但并不敢说自己的结论是对的,但我想,在中药化学分析或中药对人体的真正作用,没有搞清前,要想对中药有所认识,必须亲尝百草,同时想说的[发热不是血热而是血凉]之句,你错误的理解了我的原话,没有上下所说的原因,[发热不是血热而是血凉]真是笑话,你说:[“脾气胜血热。脾气虚则血凉”是哪里来的理论?],我答:没有理论来源,是我尝过几种补气中药后的体会,错误难免,但不会象有些人那样,只会放空炮,理论一大堆,都是前人的,自己没有一点实践和具体检验,我非常想听到批评,但不想听空话。
13
匿名  发表于 2005-5-19 22:12:09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professor 先生的[引火归原也是治“气虚发热”的常用之法,临床常常获良效]方法我赞成,但如有气虚的原因,[引火归原]也是暂缓发热,不能治本,请先生指正。
14
发表于 2005-5-20 05:36:05 | 只看该作者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下面引用由professor2005/05/19 09:45pm 发表的内容:
引火归原也是治“气虚发热”的常用之法
不可思议,中医学说被学成如此的乱七八糟。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5-20 09:32:26 | 只看该作者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首先声明:我们不欢迎偏离主题的乱发议论!要知道“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请有关人员自重!!
下面引李东垣〈脾胃论 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耐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
  补中益气汤:黄芪 病甚,劳役者一钱 甘草 已上各五分,炙 人参去芦,三分,有嗽去之,已上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  当归身二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 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白术三分,除胃中,热利腰脊间血。
上件药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权立加减法治之。
以上引文,请各位同仁参考讨论。
16
发表于 2005-5-20 13:26:47 | 只看该作者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下面引用由professor2005/05/19 06:20pm 发表的内容:
虚阳亢盛所致,大概类于西医代偿性功能亢进
其实您讲的很好。我同意您的观点。这比硬要解释的详细的解释要强多了。
17
匿名  发表于 2005-5-20 21:09:46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dmydxyaf 先生说的非常好!!!!
但我的最终目的总想把中医所说不清的或说不准的东西说清,既用现代的实物概念,有物有量的确定它,当然在没弄清是什么之前,方向性的分析至少让我们有了方向。
18
发表于 2005-5-20 21:30:02 | 只看该作者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下面引用由抚顺金峰2005/05/20 09:09pm 发表的内容:
dmydxyaf 先生说的非常好!!!!
但我的最终目的总想把中医所说不清的或说不准的东西说清,既用现代的实物概念,有物有量的确定它,当然在没弄清是什么之前,方向性的分析至少让我们有了方向。
是的。不过说不清楚的东西太多了,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吧
19
发表于 2005-5-20 21:35:32 | 只看该作者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5/05/20 05:36am 发表的内容:
不可思议,中医学说被学成如此的乱七八糟。
既然星河先生说“中医学说被学成如此的乱七八糟”
那么星河先生也谈谈“气虚发热”的机理,以“正本清源”了
20
发表于 2005-5-20 21:47:12 | 只看该作者

请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

下面引用由professor2005/05/19 06:20pm 发表的内容:
虚阳亢盛所致,大概类于西医代偿性功能亢进
青出于蓝,还要胜于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17:47 , Processed in 0.0662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