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9-14 07:38:4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医学发展到今天, 作为中医,辨病和辨证都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有些疾病, 单纯靠辨证,而不辨病,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比如病人黄疸, 阴黄阳黄辨了一大堆, 如果病人是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非常容易延误病情。承认中医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在诋毁破坏中医,而勇于学习使用西医也并非数典忘祖!
非常同意和钦佩施今墨前辈的提法和做法:
最早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学术主张,并“率先应用西医病名诊断书写脉案”,正是他对中医学术充分自信,又对西医学术充分了解的表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9-14 12:11:1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下面引用由阳光2005/09/14 07:38am 发表的内容:
医学发展到今天, 作为中医,辨病和辨证都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有些疾病, 单纯靠辨证,而不辨病,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比如病人黄疸, 阴黄阳黄辨了一大堆, 如果病人是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非常容易延误病情。承 ...
这个例子举的非常好。比方说西医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病因病机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治疗却没有好的方法,这时可以参照中医的阴黄去辨证论治。
13
发表于 2005-9-15 10:58:1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1、比方说西医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病因病机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治疗却没有好的方法,
===========================================
头头是道,不一定就是道。辨证不精,就赖辨证不顶用,这叫什么逻辑。
++++++++++++++++++++++++++++++++++++++++++++++++++++++++++++++++++++++++
2、西医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可以参照中医的阴黄去辨证论治。
============================================
这叫做中医?那个师傅这样教你的?
概而之,中医辨证,是对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认识。 讲求一个活拨拨、生灵灵,容不得一丝先入之见,方才能辨得清。你上手就有成见,这证怎么辨?辨证不清,你这病就能治好?要能治好,那才叫怪事呢。
读书要活读,尽信书,不如无书。
总之,一句话,入得门径,方论得堂中之事。不入门径,妄猜妄论,误人误已。
到民间去,看看那些真中医是怎么治这些病的,比吊嗓门有用的多。
文凭与水平并不一定就成正比。 莫说中医,就是我从事多年的自动化设计工作,那些高文凭者我也从不当回事。我的老师是解放前毕业的,计算机根本不知是什么,但他是教授,高文凭,他就有水平?纯是扯蛋。我搞了多少年企业,文凭是不高;那些经济学专家文凭高,让他来搞企业,他行吗?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3:56: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下面引用由boxing2005/09/15 10:58am 发表的内容:
1、比方说西医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病因病机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治疗却没有好的方法,
===========================================
头头是道,不一定就是道。辨证不精,就赖辨证不顶用,这叫什么逻辑。
++++++++++++++++++++++++++++++++++++++++++++++++++++++++++++++++++++++++
2、西医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可以参照中医的阴黄去辨证论治。
============================================
这叫做中医?那个师傅这样教你的?
概而之,中医辨证,是对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认识。 讲求一个活拨拨、生灵灵,容不得一丝先入之见,方才能辨得清。你上手就有成见,这证怎么辨?辨证不清,你这病就能治好?要能治好,那才叫怪事呢。
读书要活读,尽信书,不如无书。
总之,一句话,入得门径,方论得堂中之事。不入门径,妄猜妄论,误人误已。
到民间去,看看那些真中医是怎么治这些病的,比吊嗓门有用的多。
文凭与水平并不一定就成正比。 莫说中医,就是我从事多年的自动化设计工作,那些高文凭者我也从不当回事。我的老师是解放前毕业的,计算机根本不知是什么,但他是教授,高文凭,他就有水平?纯是扯蛋。我搞了多少年企业,文凭是不高;那些经济学专家文凭高,让他来搞企业,他行吗?
一、先生倒是辨证辨的好,你能在中医上的技术操作层面上知其然,你能在医理上知其所以然吗?如果你想要知其所以然,你能够不对病人做出现代医学上的认识诊断,而仅仅停留在表里寒热虚实的证的诊断水平上吗?如果你不想知其所以然,那么您也不必在此逗留了,因为这里是探讨医理的地方,重在一个“理”字,而不是在一个“技”字。
二、以先生的眼光,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一病,应从中医何处去辨证论治呢?或者说中医的阴黄一证其内在的生理病理本质是什么呢?先生切勿要顾左右而言他,或曰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下是秉着一颗赤诚的心来求教,所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谓“思而不学则殆”,请先生不要保留,不吝赐教,在下在这里多谢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3:57:3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下面引用由boxing2005/09/11 09:26pm 发表的内容:
二、上帝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志之士,曾想把儒释道整合到一道,但成功的人还没见。
用这个例子来比喻中西医的结合,是很不妥当的。您为什么不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来比喻中西医的结合呢?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就是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整合到一道,并且是非常成功的。
16
发表于 2005-9-15 15:41: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西医的辨病其实也是对机体信息的一种归纳,也是从某个方面反映了机体的一种状态,这种归纳和反映所得出的信息量,和中医“四诊”所得出的信息量是同等重要的,诸位中医假如视而不见简直就是对中医理论自己的讽刺。
举例来说,同样是发热,有恶寒和没有恶寒,想必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是不同的;那么,即如都是有恶寒发热,但是一个胸片是肺炎,另外一个是肺癌,凭什么中医就对胸片的信息视而不见,采用一样的诊断和治疗呢?!
在这里,胸片提供的信息和患者自述的信息(“恶寒”)都是同等重要,就像望诊和脉诊无所谓孰轻孰重一样。(甚至于可以说,胸片是望诊的一种延伸)。
17
发表于 2005-9-16 09:56: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1、。。。。那么您也不必在此逗留了,因为这里是探讨医理的地方,。。。。。不吝赐教,在下在这里多谢了。
==============================================
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连这点气量都有,能学成中医?多亏论坛不是你家办的,所以我不仅是逗留的问题,而是要在这里安营扎寨的问题。但作为一个与世无争的中医人,我可以答应再看你的帖子。
++++++++++++++++++++++++++++++++++++++++++
。。。。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黄疸一病,应从中医何处去辨证论治呢?。。。。。
==========================================
你一定要用西医解释中医,那是你的自由。
怎么辨此证,我个人觉得讲得够清楚了。如果你还不明白,那我真的建议你去投个明师,因为中医学校的教科书是处于一定的目的改良了的,我还没遇到一个真正的中医包括招安到中医学院的纯中医教授把教材当真用的,当然西学中的老师例外了,因为只有这样的东西他们才能懂。你一定要用进一步用西医的思维去要求中医,同样是你的自由。我也真心祈盼你能走出一条路。
但我心头想起一个寓言,叫驴子的胜利。
上山的路上,驴子一定要往路边走。农夫使劲往里拉,驴子拼命往边里走,最后驴子掉到沟里去了。农夫站在路边告诉驴子说:你终于胜利了。
不要对号入座,认为我在骂你,我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实有时我自己就怀疑自己是那头驴子。
但我会为了为中医留点种,甘当驴子的。
18
发表于 2005-9-16 10:00: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嗬嗬,不好意思,少打了一个字,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反了。纠正。
“我可以答应再看你的帖子”应为"我可以答应不再看你的帖子。"
惭愧惭愧。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5:52: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下面引用由boxing2005/09/16 09:56am 发表的内容:
1、。。。。那么您也不必在此逗留了,因为这里是探讨医理的地方,。。。。。不吝赐教,在下在这里多谢了。
==============================================
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连 ...
担心您会顾左右而言他,不幸而言中,叹息中……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5:56: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学思考——兼与曹东义先生商榷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9/16 03:52pm 发表的内容:
担心您会顾左右而言他,不幸而言中,叹息中……
先生若无实质性的见解,就不必再回帖了。若回帖请换一种方式回之,不必继续先前的思路(顾左右而言他)。若仍继续此思路,就算在下输了好了。在下举手、投降、服输,请先生笑纳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03:37 , Processed in 0.06571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