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hsqj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疑难病例求助!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6-14 00:12:27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你夏红光 不是抱怨社会对你不公平,就是抱怨论坛没有让你发财,可是唯独没有见到你抱怨自己。
12
发表于 2007-6-14 11:40:58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06/14 00:12am 发表的内容:
你夏红光 不是抱怨社会对你不公平,就是抱怨论坛没有让你发财,可是唯独没有见到你抱怨自己。
五积散,我夏红光,从来不怨天尤人.否则,我不会坚持自学中医16年.

别人找你五积散看病,不拿报酬给你,是你没本事,不要妒忌我.
13
发表于 2007-6-14 11:42:11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06/13 11:59pm 发表的内容:
你要是把教科书里的方剂搞懂了一个,五积散以后就不会再登录本论坛,你可以举一个你认为你搞懂的方剂吗?
你都可以把古人今人对这个方剂的解释变成你的“理解”抄到这里,我来发问,如何?
我会接受你对我的挑战
14
发表于 2007-6-14 11:56:09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本案分析:
"多年来,自觉双下肢怕冷"是肾阳虚.夜主阴,阳更虚,阳虚津不上承,故"夜间口渴引饮".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肾阳虚则表寒,则"欲盖被".盖被后,毛孔不通,郁而生热,故"盖被后又觉得灼热,需揭被方舒".时间一长,故"现在渐渐加重,觉得全身皮肤中经络发烫".火不生土,则脾虚.脾虚运化乏力,则"纳呆无味".脾虚运化乏力,则生湿,故"舌苔满厚浊".湿郁生热,湿与热结,湿热下注大肠则"便秘,大便时肛门发热".湿热上蒸,则"右面部灼热疼痛","头部巅顶如压,不适"."口唇暗红".
由于患者年龄偏高,网上存在一定风险,我不开方.
15
发表于 2007-6-14 12:51:20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本案讨论、二下肢冷为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被郁因盖被则灼热。湿邪郁久化热则全身皮肤灼热、足三阴经脏气上升过亢入肝引小腹上巅顶侮土故纳呆、化燥伤津致口渴引饮、湿挟热下注大肠引起便秘肛门灼热、舌暗红热也、苔厚浊湿重也。治法、疏肝理脾兼清热化湿。方四逆澈与连朴饮加减。方意、引阴经出阳经则易解。药、柴胡3白芍12枳壳3川莲2枝子3豆豉12半夏3芦根30锦纹3方解、枳壳配大黄以清肠内湿热、柴胡配枳壳一升一降以调畅气机、川莲配半夏化阴气和阳气、柴胡配白芍入主气分与血分、芦根清胃生津止渴、枝子配豆豉宣透邪热。注意、煎汤温服慢慢饮用一剂、得矢气后再进行加减。
****************************
分析有道理.
本证为风寒湿抑郁重症.中焦寒湿停留,阳抑严重,当去寒祛湿.
风邪与阳气纠缠于诸经,造成肢体寒热相间.不得外泻.当去风开阳郁.

药、柴胡3白芍12枳壳3川莲2枝子3豆豉12半夏3芦根30锦纹3方解、枳壳配大黄以清肠内湿热、柴胡配枳壳一升一降以调畅气机、川莲配半夏化阴气和阳气、柴胡配白芍入主气分与血分、芦根清胃生津止渴、枝子配豆豉宣透邪热。还要加上川穷15 防风15 独活10 威灵仙10 白术10 茯苓20 牡蛎10知母10附子8
16
发表于 2007-6-14 17:15:12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下面引用由夏红光2007/06/14 11:56am 发表的内容:
多年来,自觉双下肢怕冷"是肾阳虚.夜主阴,阳更虚,阳虚津不上承,故"夜间口渴引饮".
多年来,自觉双下肢怕冷"是肝肾不足,精血匮乏的表现,夜主阴,因为阴虚,故夜间加重.......
后面你的解释就不用点评了,基本都是风马牛。
至于你解释的盖不盖被子的问题,确实是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一会盖被子,一会不盖被子,盖被子毛孔有郁热,不盖被子,毛孔又收缩,你到底想不想让人家盖被子?
一个盖被子你就联想出这么多.......
17
发表于 2007-6-14 17:49:27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再参讨论、足三阴经脏气宜上升但是与阳气不相顺接为其本故下肢厥而灼热。非单纯阴虚、因笞厚浊、湿巳明显。此乃辨证关健。
18
发表于 2007-6-14 18:02:40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燮理阴阳
19
发表于 2007-6-14 18:42:41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下面引用由jhsqj20002007/06/10 06:41pm 发表的内容:
舌苔满舌厚浊
痰舌
20
发表于 2007-6-14 20:33:54 | 只看该作者

疑难病例求助!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06/10 07:52pm 发表的内容:
内燥,治在血分。
血分证,你搞没搞清楚?内燥?什么是内燥?回大学去问一下你的老师?
五积散全是误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7:25 , Processed in 0.0989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