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天魔牛道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复制链接]
11
匿名  发表于 2005-6-2 00:36:23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星河要是离开网络搜索器,就根本无法发贴,全都是别人的东西,不到一分钟,就是自己的了。
12
发表于 2005-6-2 06:53:3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下面引用由一帮无耻之徒2005/06/01 09:09pm 发表的内容:
星河,在此问题上,你自己怎么判断?
尊重历史。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哲学(易学)不仅表现在是二进制的起源,还推动了欧洲科技的迅猛崛起。
13
匿名  发表于 2005-6-2 07:37:12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5/06/02 06:53am 发表的内容:
尊重历史。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哲学(易学)不仅表现在是二进制的起源,还推动了欧洲科技的迅猛崛起。
星河, 别跑,
1 请你具体说说"易学"是怎么"推动了欧洲科技的迅猛崛起"的?
2 为什么在"易学"的推动下, 欧洲科技迅猛崛起的结果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果竟然大相径庭, 几水火不容?
3 估计一下你的回帖, "你的脑袋是理解不了的"
14
发表于 2005-6-2 09:04:4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下面引用由星河 别跑2005/06/02 07:37am 发表的内容:
星河, 别跑,
1 请你具体说说"易学"是怎么"推动了欧洲科技的迅猛崛起"的?
2 为什么在"易学"的推动下, 欧洲科技迅猛崛起的结果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果竟然大相径庭, 几水火不 ...
如果是别人来探讨这个问题的话,或许有些积极意义。
这个令人厌恶的芝麻,就别来凑热闹了吧。因为你不具备讨论的素质和资格。
15
发表于 2005-6-2 09:08: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二进制是不是源自周易并不重要
我辈该惭愧的是
古人在几千年前
对自然的观察已到了那等地步
我们却不能在古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只忙于考古
16
发表于 2005-6-2 09:36:1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5/06/02 09:08am 发表的内容:
二进制是不是源自周易并不重要
我辈该惭愧的是
古人在几千年前
对自然的观察已到了那等地步
我们却不能在古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只忙于考古
差矣。不可片面地看问题。至于易学为什么能推动了欧洲的科技,而却没有推动本土科技的话题,当另是一番学问。
作为易学对于人类的贡献,应该从人类的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溯本求源,这种“考古”的努力,是足以修正人类的前进方向的。
只有认识历史,才能把握未来。对于中医来说,更是如此。
17
匿名  发表于 2005-6-2 11:59:30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其他人为什么不参与讨论?
18
发表于 2005-6-2 12:08:4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竞报》     文/王娟
令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吃惊的中国古典物理玩具
中国古代玩具“饮水鸟”类似永动机的状态曾经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惊叹不已。“饮水鸟”的形象最后一次公开出现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一本国外的科普读物上,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这只神秘的“饮水鸟”发明于什么时候?不可考;民间是否还有流传?不知道。借助当时的一些资料,我们找到了一些关于这种玩具的零星记忆。希望有心的读者能帮我们寻找到或能“复活”这只神秘鸟,让更多的现代人分享古人的智慧。
  7月份开始的大型“中国古典物理玩具展”已经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据北京玩具协会益智玩具委员会主任余俊雄老师介绍,他们正在急于寻找一个已经失传的叫做“饮水鸟”的玩具,或者希望能有有心人把这种玩具“复活”,以便这个神奇的“饮水鸟”可以在展览上与孩子们见面。
  古老玩具是永动机?
  与余老师一见面,他就兴奋地跟我描述起了这个传说中的玩具。据余老师介绍,这种古老的中国玩具外形就像一只鸟,主体由玻璃制成。它的身体是一根玻璃管,管的上端是一个小球,也就是鸟头,管的下端是一个大球,也就是鸟的尾部。球内装有液体,管的下端浸在液面下。整个鸟身是密闭的,架在一个类似鸟腿的座上。它的头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为了让人不能看清鸟身体里的秘密,它的身体被涂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在鸟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鸟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后,又直立起来。可是直立一会儿它又会俯下身去,等到鸟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有会直立起来。就这样,它不停地点头喝水,就像是一台永动机。但是永动机在科学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爱因斯坦也称奇
  这一点连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为它吃惊。余老师说,根据前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编著的《趣味物理学续编》中提到,曾有人将这个涂了颜色、看不见内部奥秘的“饮水鸟”赠送给爱因斯坦博士,并对他说,科学家不是说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吗,现在就让你瞧瞧这台永动机。当爱因斯坦看过并明白其原理时,真的十分惊叹“饮水鸟”的设计巧妙。因此这个玩具就被别人叫做“爱因斯坦也吃惊的玩具”。
  充满奥秘的冒牌永动机
  当然这种玩具并不是永动机,它之所以能不停地点头喝水,是因为它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学原理。原来“饮水鸟”内的液体是乙醚一类易挥发的液体,在高温里很容易蒸发,而液体的饱和蒸汽所产生的压力又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剧烈的改变。a.头部受冷,气压下降,尾部的液体因为吸力沿颈部上升。这样头的重量在增加,尾部的重量在减轻,重心位置发生变化,当重心超过脚架支点而移向头部时,鸟就俯下身到平衡位置。这个位置可以通过鸟嘴的重量来调试。b.头部降低,内部发生两个变化。一是“饮水鸟”的嘴浸到了水,这样鸟头被打湿。二是上下的蒸汽区域连通,两部分气体混合,没有了气压差,但由于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蒸汽的温度略有上升。这时上升到头部的液体,在本身的重量作用下流向下端尾部。c.尾部变重,头部向上翘,液体全部集中到尾部,同时,头部的蒸汽因为刚粘到的水又开始冷却。
  原来“饮水鸟”头部不断蒸发所吸收的周围空气的热量,就是这奇妙的“饮水鸟”能够活动的原动力。正是因为它使用的是周围察觉不到的能源,所以才会被人误认为是永动机。
  失传原因不明
  余老师说,他第一次听说这个玩具是几年前在美国。因为工作关系,余老师经常参加美国的一个“中国古典益智游戏基金会”所举办的游戏年会。在参加这些年会时,余老师发现美国人竟然对这个玩具很有兴趣,余老师后来在国内多方查找,但一直没能找到。
  据余老师介绍别莱利曼是在1936年撰写的《趣味物理学续编》中提到这个玩具,另外日本东北大学教授酒井高南编著的《玩具与科学》中也提到过,也就意味着,这种“饮水鸟”至少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它到底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发明的,都没有文献记载。
  古老玩具代表传统文化
  余老师说,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古老的玩具就是一个极好的代表。我国有很多富有科学知识的古老玩具。跟现在的电子游戏相比,它们一样有趣,并且不会使孩子们成天闷在房间里,对身体健康和性格的形成都有好处。让孩子们在玩这些玩具的同时,能知道一些科学知识。
19
匿名  发表于 2005-6-2 14:01:30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不要跑题-------
20
发表于 2005-6-2 15:29:5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二进制源于《周易》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误解

下面引用由一帮无耻之徒2005/06/02 02:01pm 发表的内容:
不要跑题-------
已经完全回答了你的问题。相信你已经心服口不服的了。
事实已经证明中医的基础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还想否定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3 13:03 , Processed in 0.0497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