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老山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9-5 01:30:37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吾以无缘之缘,偶涉于此,无宗无派,无有见识。唯感古圣之说,纯朴而深奥,出于恍惚之间而灵机一动,后世之说,暂可用于启蒙而力图去其约束,茶味之香,唯有自尝。科学知识当不少参,思之深处但觉偏于一方,当今之世惟其指导,失之乎?纯朴深奥之真,不以纯朴深奥之法去传,传至今日所剩无几,更不急于继承而去奢谈发展,后继无人之忧,民族文化之忧,从花木兰的美国版到易中天的三国解,细小之处不谈!不谈!不谈!
    随感而发,随心所欲,生活中领悟纯朴深奥之真,受益非浅,处世、机遇、……。
    不当之处,不明之处,还望加以启蒙。以此为“极言其所欲言,以开蒙启愤”。谢版主关注!


    我夫人脖子上长了一些小刺似的东西,细细长长的,昨天发现的,今天少了许多,有人说是缺少维生素……。我思之,她脖子易于出汗,是否因前些天潮湿闷热,操持家务出汗引起的?只要注意消暑即可?
    这个大致方向先生以为是否正确?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23:58:58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先生没有回答10楼的问题,似乎没有兴趣。个人认为,多数产妇的面色特点就是“白”,原因就是由于生产大出血而血虚所致。那么,生活中脸色苍白的人,是否能考虑其血虚呢?
“脖子上长了一些小刺似的东西”。。。个人认为,天气潮湿闷热只是一个客观因素,平素应内有湿热,如同一个手掌拍不响一样。
“脖子易于出汗”。。。肾主水液,故“汗病”之根在于肾。古人云:“苦头汗出,齐颈而还,则为血症,湿邪搏阳亦汗出头额。。。阳明胃实,亦汗出头额”。
请指正。
13
发表于 2006-9-6 21:22:33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抱歉!在上11楼帖子时,可能没有刷新,没见到先生10楼的帖子。今天来看12楼帖子时,才见到。抱歉!
    产妇的面色倒是没注意,今先生说起面色苍白,思之当有血虚的原因。但是有时疼痛也有面色苍白的现象,或有时惊吓也有面色苍白的现象,当然,在望诊时,是综合来看的,如果单是面色苍白,无惊吓和痛苦之像,当考虑血虚了。
    试着握紧自己的手腕,手掌攥紧后松开,手就会变得苍白,思之,这是血液不达的缘故。而面色苍白,也当是血液不达或少达。血液不达,是否为气虚?血虚是否伴随着气虚?
    先生从血虚论起,当有下文教我。另外“指正”之词望免,对着我这个未踏入医门的学生,先生勿嘲,我是诚心求教。
    我夫人那现象,先生是否确认是湿热,还可能有血症?请先生指点如何进一步诊。拜托!对了她还有尿频,甚至打个喷嚏都会有小便溢出。
14
发表于 2006-9-6 21:32:05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还有,她是信佛的,吃常素,贤妻良母型,操劳,脾气略燥。
15
发表于 2006-9-6 22:17:54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刚才看了“建议成立真中医学会”之文,感觉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信心不足之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为有勇无谋之像,应做“知可为而为之”的事。细想,似乎更显出问题,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00:46:34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试着握紧自己的手腕,手掌攥紧后松开,手就会变得苍白,思之,这是血液不达的缘故。”这应是气血皆虚。有的人“手掌攥紧后松开”,手掌颜色很快就恢复,这种人身体相对较好。
先生的夫人体型如何(体丰/偏瘦)?依我看她肾虚是必然的,理由:1,尿频。2,信佛、常吃素。
血症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肾虚则肝虚,故“脾气略燥”。肝虚则木疏土不及,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则肾精失充而肾虚......呵呵,这是一个不良循环!
初步估计:
1,湿热可能是存在的。
2,她可能不怎么好运动。
3,她的心思可能较矛盾,既想达到这个目的,又想实现那个目标。。。如此这般,内心冲突而处于一种较为紧张的状态,这样不好。
他人如何,我不得而知,但“知可为而为之”,这是我的个性。
17
发表于 2006-9-7 00:58:48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体型略胖,遇事而思想紧张也有之,运动少而劳多。先生以为如何条理?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01:02:37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太晚了,明天再聊吧。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00:16:45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先生夫人的情况,首要的是解其心思,个人认为,“信佛”与“劳多”就是一个矛盾,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心思能不紧张乎?
其次,做一些饮食调理是必要的。
20
发表于 2006-9-8 01:52:42 | 只看该作者

与 张建国 先生聊天

    先生建议解其心思,我当遵循而为之,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另外,我查网上得以下信息:
    线瘊(西医病名:丝状疣):象小肉刺一样的丝状疣。北方叫"小揪揪"或"小布袋"。多生长在颈部和腋窝。
    [辨证论治]
    风热郁滞肌肤证:眼睑、颈部有散在的细软丝状突起,垂柳样悬飘,伴有微痒,口干,舌红,苔微黄,脉浮或弦。疏风清热解毒。
   
    膀胱失约证:本证可因内脏虚寒,特别是肾阳虚而影响膀胱气化所致,也可由外邪深入下焦,膀胱虚冷而成。膀胱气化失司,约束无力。属虚证。舌淡苔白,脉沉细,亦为虚寒之象。
   
    对于风热郁滞肌肤证,我想,就用花露水来试试看。当否?
    对于膀胱失约证,我想还是针对脾肾阳虚来饮食调理,加以收肛锻炼。但对饮食调理,我不知食物之性,我会去查找,也请先生给些建议。

-=-=-=-=- 以下内容由 张建国2006年09月08日 01:56am 时添加 -=-=-=-=-
对了家住上海,地理位置有何讲究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3 18:13 , Processed in 0.0947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