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约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2-9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支持!!!!!
12
发表于 2004-12-10 08:46:54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12/08 10:02pm 发表的内容:
鄙人近来在撰写有关提案,特将草稿贴在这里,请大家提意见。
光大中华医学,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草稿)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战争、疾病、自然灾害是三个重要的制约变数,其中,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古至今几乎是愈演 ...
不敢苟同先生的“靠三指号脉”说法,如果先生非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那是外行的一种误解!中医四诊固然重要,但必要的辅助检查化验也是不可少缺的,如乙肝指标,早期肝硬化(B超回声改变),再高明的中医我看也不能凭脉诊断。
因此愚下觉得这些说法不妥当!中医再高明也要实事求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吸收,坚持纯中医药路线是指坚持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理法方药,而不是故弄玄虚!后者是中医所以举步唯艰的原因之一!
中医提案,在下有几点愚见:
1、鼓励民间自学中医,恢复对民间中医的考核认证。
2、恢复私人开业中医的带药资格。
3、丸散膏丹手工制剂合法化。
4、师徒传承和学院教育并行。
5、中医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独立的中医法规和考核准则。
以上几点先生上边有提到重复的,只是愚下觉得比较重要,另列出
----------------------------
另对几种流行说法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1、“中医不赚钱”那是因为你只懂医不懂药,中医必带药,中医的劳动价值靠药来表现。
2、“习惯说西医的化验检查”我看是西医比中医早一步借鉴了物理学家,化学家的成果。标上“西医”字样不太合理,并非学西医的发明这些。
呵呵,论坛潜水好几天,被先生的热情感化,上来顶先生的贴,也不知说的对错,如有不妥,一笑置之。
13
发表于 2004-12-10 12:01:49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孜孜岌岌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21:07:29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四.四点建议
在此,我们先不去理论西医体系的方向性错误,单从效果来看就很说明问题:西医体系是一个巨型耗费金钱的机器。相反,一个较高水平的中医师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真正的利国利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中华医学重新走上兴旺发展的轨道。
我们认为需要从这样三个机制上寻找出路:建立中医名家的宣传、传播机制——高水准中医师军团的发展;构建中医理论现代化和新中成药的评价鉴定机制——中医药科学化发展;承认民间中医传承的社会地位——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学院中医教育并存;探索“根据疗效收取费用”的收费体制——新型医患经济关系的建立。
1.建立中医名家的宣传、传播机制
目前,我国高水平的中医师稀少,而且,相当多的中医师是在民间行医。显然,政府首先应该承认他们的资格,应当恢复对民间中医的考核认证制度。进而要让我们更多的百姓认识这些名医,这对满足广大群众需求高水平的中医非常有意义,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有志与中医事业的青年中医是进入名医行列。进入名医行列的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疗效——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从古至今,名医向来都是老百姓的口碑树起来的。这些名医大量成功的医案是“有口皆碑”的基本前提,因此,政府应当鼓励、支持、赞助中医师和患者相互协作将一个一个的成功病案公诸于众,这是扩大发展高水准中医师军团的有利杠杆。这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不难做到。
2.构建中医理论现代化和新中成药的评价鉴定机制
中医中药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又一个当务之急。应当看到,这方面的工作官方研究机构在做,民间也同样在做。但是,好像没有一个公共平台来展示中医药现代化的进展。
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按照科学史的一般规律来看,在这样的未知领域是没有权威的。因此,如何公平公正地对提交上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评估、鉴定,是一个大问题。显然,为了防止学术压制和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公正,公开评价的全过程至关重要。
相比较而言,中成药的审批就没那么难,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造就制定了一套药物配伍法则。
3.承认民间中医传承的社会地位
不论从现行中医教育的效果来看,还是从民间中医的生命力来看,政府理应扶佑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中医发展模式:师徒传承和开业中医的带药资格。如果只重视学院教育模式,忽视民间传承模式,中医的衰落就不会有大的转机。于此相应,应当成立中医药行业协会。政府角色应当换位,从股东变为银监会。
4.建立新型医患经济关系
众所周知,在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原则:“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统一”,在治病救人的医疗领域这个原则也应该行得通。医院的收费惊人,许多人不愿去医院看病,自己去药房买些药,这是很危险的,但也是被逼无奈。如何规范医院的收费?有的国家(如新加坡)已经开始对一些小病(感冒发烧、外伤)实行统一定价,超出的部分由医院自行负担。或者采取医院承诺制:每个医院自己订出治疗某类疾病的平均费用和最高费用。有患者自行选择就诊的医院,这样的制度一定会对中医院的发展有利。
15
发表于 2004-12-11 21:58:23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还有要改善中医教学,反对西化的中医,反对脱离内经指导的中医,反对孤立的机械的教中医,中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整体的观念
看看现在的某些中医药大学(不清楚所有的)他们在胡说八道.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2 16:40:20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这个贴子最后由约伯在 2004/12/12 04:4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广益中医2004/12/10 08:46am 发表的内容:
不敢苟同先生的“靠三指号脉”说法,如果先生非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那是外行的一种误解!中医四诊固然重要,但必要的辅助检查化验也是不可少缺的,如乙肝指标,早期肝硬化(B超回声改变),再高明的中医我看也不 ...
鄙人不是中医,却随中医高人应诊,见识过“三指”的厉害!不论患者是什么病,总能在脉向上有所反映,脉向上的感觉可以与生物机能障碍有对应关系,这就是规律。
“生命整合论”的创始人牛世盛老先生对中西医差别的观点是:
西洋医学是有形地、机械地、定态地观察生命的生理、病源现象,依靠仪器的探测、测量了解身体的有形变化。
中华医学则是从无形的、精气神的物质运动的动态规律、法则上做全面的陈述。
他认为,中医看病并不是向西医那样告诉病人你的得是什么病,而是说,你身体内部哪里虚了,哪里寒了。用现代生物电平衡、电化学的话说就是:哪里的电动势跌落了,电动势的跌落的原因是电能储备见底了,还是产生电的生物化学机制除了异常。
中医真正的威力是:在西医的各种化验、检查还都是显示正常的时候,它就能告诉您,身体的某部分有问题了——细胞出现了“类除极化”。以下段落引自《生命整合论》序言:
“生命整合论”指出,大凡人类患病,除先天带来的或后天的意外伤害,是不会超出以下三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属于能电转化失调阶段,在此阶段的症状,表现为经常感冒,或者经常消化不良,或者睡眠负反馈节律失调,经常伴有失眠和多噩梦,重一点的表现为局部神经性疼痛。在此阶段作为医疗手段,用现行的医疗设备是查不出病因的,即使使用最现代的设备如x光、核磁共振等先进工具。因为熟知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设备,也不可能直接看到电流在导体中的流动,更谈不上看到电流在绝缘导体中的运动规律了。在能电转化的早期阶段,由于体内化学贮备的缓冲作用,化验检查也不能给出正确的结果。此时应用古中医辨脉法是可以获得病象和病源的正确结果的。在此阶段如果获得正确的治疗,完全可以化险为夷恢复健康。如果采用了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小则延误病势,重则把病症推入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属于症状的实质性阶段,在此阶段,化验肝、肾、血都可能出现异常指标和功能性病变,出现心动持续过速或过缓、血压偏高或偏低,透视、超声核磁共振检查可在除心、肝、肾、脑组织之外的非关键部位发现结核、肿块、溃疡,在此阶段如果治疗及时,采用自然药物进行科学的配伍,仍可转危为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错误地使用药物,必然推衍到第三阶段。
   病程发展到第三阶段,肝、肾主放电器官发生大面积的放电功能衰竭,在此期间即使采用了正确的医疗,也为时已晚,只能减轻一点痛苦,延长一点生存时间,即所谓病入膏肓,神仙也难挽回,《黄帝内经·索问》有所谓:“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
17
发表于 2004-12-12 21:23:26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支持
18
发表于 2004-12-13 08:43:52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1.建立中医名家的宣传、传播机制
我的看法不一定对,做中医的第一要取消广告宣传,实质就是不能做这个广告宣传,你能给病人治好病,让病人给你在生活中宣传,这个过程可能要长,这样那些没有本事的也就不会容易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你没有真本事,没人给你宣传,你也就没有生活的来源。这就是你说的“从古至今,名医向来都是老百姓的口碑树起来的”
2定价自主,只有这样中医的收入才能上升,穷人才能看的起病
3恢复中医自制药,出了什么问题让他们自己承担,给中医一个发展的空间
不过这样一来,国家医药部门可就没实权了,没了实权也就不能吃回扣,不知他们愿意不愿意
19
发表于 2004-12-13 13:28:57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下面引用由2004/12/13 08:43am 发表的内容:
1.建立中医名家的宣传、传播机制
我的看法不一定对,做中医的第一要取消广告宣传,实质就是不能做这个广告宣传,你能给病人治好病,让病人给你在生活中宣传,这个过程可能要长,这样那些没有本事的也就不会容易 ...
支持.
现在合格的医生都人满为患,名医生更是找不着(通常只有高官贵人才有机会得到治疗).
这几十年培养的人才那里去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3 22:11:56 | 只看该作者

光大中华医学 更新建议部分

下面引用由2004/12/13 08:43am 发表的内容:
1.建立中医名家的宣传、传播机制
我的看法不一定对,做中医的第一要取消广告宣传,实质就是不能做这个广告宣传,
必须是这样。广告应当与信息的公开根本上不同,要想更稳妥的办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7 20:49 , Processed in 0.0534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