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老山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21:21:50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下面引用由丙丁火2006/05/28 08:20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山羊先生!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先生也是高人!观察生活,观察自己,方能体现出“天人相应”的思想!!!
支持先生的论点!
哈哈,丙丁火先生,我们又会面了,这是缘分,你说是吗?
窃以为不观察生活,不观察自己,很难成为真正的中医。比方说,南方人在夏天常吃绿豆粥,为什么?自有其医学道理,并不是生活习惯那么简单。你说是吗?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23:30:36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下面引用由jiop2006/05/28 09:13pm 发表的内容:
:邪气盛则实。
瞎诌一下,阳平阴密则为平人,有邪气所加,则为盛,以脉说,浮大数动。邪加于阳也,浮当发热,大当汗出,数当心烦,动当有痛,此皆邪气盛,为实。若不见其外证者,但当细查,恐非平人之邪加,或有正虚不能鼓动邪气外越。所以诸证不显,切莫以为不病。
jiop先生客气了。
先生的心思确实慎密!发热、汗出、心烦、有痛皆象也,应是病情轻之类。
“正虚不能鼓动邪气外越。所以诸证不显,切莫以为不病”。此言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味道,当为病情重之类。
先生以为然乎?
13
发表于 2006-5-28 23:43:58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惭愧!体会不多,但<三信篇.原诊>一章,与愚心戚戚焉..:"望,闻,问,切,皆诊之意也.四者固不可胶执一端,但有论全者,似乎至矣,而诊之大源,仍不在是也...世医拘拘于望,闻问切之中,欲求达诊之道于戏,尤居于物之内而观于物也....今高明之士,受此惑者尤比比焉.设能居于四者之外,潜心默悟,先复自之天性,次详理之大同,俾一旦豁然贯通,则或望,或闻,隋问,随切,无不引申触类而洞得其情.经云:至道在微,变化无穷,神而明之,其用乃制,其斯之谓钦?"此举一列近日病案:女,45,发热,恶寒,面晃白,舌淡胖苔白腻,有染胎褐色(口淡纳呆故吃梅)脉浮数,月经后三天.此女二月前因高热,恶寒甚来诊,以其寒不能衣减,为灸大椎,当时恶寒减,肌注头孢配口服,加洋参茶,一日愈.. 此次恶寒并不严重,热亦不高,处方小柴胡汤,人参败毒散(成药).傍晚病人回来,发热高,呼吸急,脉促,两服安乃静未汗出,虚实未明,给与清开灵口服不受呕吐,其夫告知前月也发过一次,但较轻,也在经后,于是问是否经前有尿痛?曰然,而未服药自好了. 于是急肌注头孢,给予佛氧沙惺,仍用洋参加玉米须,次日来谢.体会,大实大虚,务参二便及舌象,

-=-=-=-=- 以下内容由 大象若水2006年05月28日 11:55pm 时添加 -=-=-=-=-
道即一切,一切即道,所谓四诊,中药,甚至粪土,理在其中,说医是小道,盖指道之小用耳,岂不知道者能神明于术,岂有变化自如者不归于道者? 请指教..
14
发表于 2006-5-29 08:41:30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5/28 09:21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丙丁火先生,我们又会面了,这是缘分,你说是吗?
窃以为不观察生活,不观察自己,很难成为真正的中医。比方说,南方人在夏天常吃绿豆粥,为什么?自有其医学道理,并不是生活习惯那么简单。你说是吗?



老先生:返观内视则为医者通过内心世界,参透生命生物物质运动规律之理,所以,作为医者,若不懂得利用自身的生命运动过程,来观察生命运动的特点与所能经受的实践能力,那么又与外行人有何区别?
为患者治病,自己先于患者服药,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觉察到药物的效果与副作用所在,所以,凡是本人没有亲自服用过的药,从来不给他人服用,当然,这也应包括大白鼠在内。
还有一帖,涵义较广,容改日再复。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09:14:10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山羊在 2006/05/29 09:16am 第 1 次编辑]

回大象若水:
先生有所悟,何愧之有。先生云世医拘泥之语,吾心同感。病案之女,经后发热之象,应是生理变化所致,若是不重,如能安其心,无须命药,热可自退。先生以为然乎?
山羊愚昧,指教实在不敢,姑且吹之牛之,希莫见笑。古人云道在粪土,先生亦云如此,何以见之?狗爱吃屎,且乐此不疲;人有爱吃烧烤摊上之臭豆腐者,亦乐此不疲。二者皆臭也,人与狗何以爱吃???其间之成份为身体需要也!广西的大化、都安、马山等地之人,也有吃羊粪的习俗,云羊吃百草,其粪亦药,能治百病,虽有夸张,但理诚如此。先生以为然乎?
16
发表于 2006-5-29 11:32:37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5/28 11:30pm 发表的内容:
jiop先生客气了。
先生的心思确实慎密!发热、汗出、心烦、有痛皆象也,应是病情轻之类。
“正虚不能鼓动邪气外越。所以诸证不显,切莫以为不病”。此言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味道,当为病情重之类。
先生以为 ...
先生好悟性,有直诣医道精髓之质。

-=-=-=-=- 以下内容由 jiop2006年05月29日 11:42am 时添加 -=-=-=-=-
皆象也,有诸内必有诸外,曰从,易愈。有诸内而无诸外,曰逆,中比有奸。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14:12:35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6/05/29 08:41am 发表的内容:
老先生:返观内视则为医者通过内心世界,参透生命生物物质运动规律之理,所以,作为医者,若不懂得利用自身的生命运动过程,来观察生命运动的特点与所能经受的实践能力,那么又与外行人有何区别?
为患者治病,自己先于患者服药,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觉察到药物的效果与副作用所在,所以,凡是本人没有亲自服用过的药,从来不给他人服用,当然,这也应包括大白鼠在内。
还有一帖,涵义较广,容改日再复。 
先生所言极是!
如能返观内视固然最好,但珠峰之颠并非人人可以攀登。问题是:为医者一定要有返观内视之能力吗?个人认为,为医者坚持做某些特别运动与观察生活、观察自身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方能“懂得利用自身的生命运动过程,来观察生命运动的特点与所能经受的实践能力”。
先生身体力行,验证药物,勇气可嘉!山羊胆小怕事,只敢体察食物的治病效果,倒也小有收获。《素问》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语实含至理,惜明此理者不多。
期待先生的下一个贴子。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14:16:31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下面引用由jiop2006/05/29 11:32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好悟性,有直诣医道精髓之质。
皆象也,有诸内必有诸外,曰从,易愈。有诸内而无诸外,曰逆,中比有奸。
先生过奖了。
“皆象也,有诸内必有诸外,曰从,易愈。有诸内而无诸外,曰逆,中比有奸。”愿天下医者皆明此理。
19
发表于 2006-5-29 16:41:13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多觀察自己
引申就是"內証"法
練氣就可觀察氣在自身的流動
邪分虛實
實邪經常可對應到西醫所說的"發炎"
常是外感造成
虛邪常是身體自我調適功能造成
如高血壓的証常是虛邪
又"陰虛"與實邪是無法相對的
治陰虛是老山羊的專長
也是西醫最弱的部份
20
发表于 2006-5-29 20:54:56 | 只看该作者

“返观内视”与比类取象

[这个贴子最后由炎黄子孙在 2006/05/29 08:5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5/29 02:1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所言极是!
如能返观内视固然最好,但珠峰之颠并非人人可以攀登。问题是:为医者一定要有返观内视之能力吗?个人认为,为医者坚持做某些特别运动与观察生活、观察自身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方能“懂得利 ...


老先生过奖了!
道家之道,首推阴阳.医家之道,三阴三阳.
阴阳之道,道推适当.不适不当,众生难存!
所以,天地之理在于适在于当,也正是由于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位置,恰到好处,故地球上的温度能够保持在+50℃与-50℃之间.
所以,天地自然界都能运转到以适以当为主,而我们具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智慧,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一个"当"与一个"适"字呢?
中华民族文化至高无上,关于适,关于当,有适而可止,有天衣无缝,有巧夺天工.
逢药三分毒,岂能不应该懂得一个适字,一个当字?
适从何来,当从何来?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最好老师.
本人为了发扬中华中医文化,特在新华网开帖,题为"阴阳科学,提战世界",目的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阴一个阳的兼容之道,也就是适与当,
还请老先生与大象若水先生及中医道友,多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9:15 , Processed in 0.2019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