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瞽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2: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久病成良医   
[胜利之峰] 于 2006-08-02 13:53:56上贴
--------------------------------------------------------------------------------
医生笔记(十):久病成良医
5月20日
“久病成良医”,这是人们惯用的口语,究竟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呢?有,任何事都有他的可能性,这符合客观规律。病人不仅能成为医生,而且能成为高明的医生。昔日红镇一位老医生,原来还是一位放牛娃哩,但他通过刻苦钻研,终成远近闻名的“名医”。
王家山村有位青年叫王平,二十七岁,已有两个孩子,靠做木工维持生计。小钢前两年未搬来诊所时,就和他有过接触,王平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病。他的病史很复杂,几年前,因咳嗽厉害,住红镇院治疗,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一个多月,未见好转。却增上腹两侧疼痛,医院诊断为肝炎,治而无效。又疑为肝脓肿,治亦无效,病情更加深重。后腰痛,脾区痛,全身都痛。没办法,只好去红县县医院诊治,B超检查肝脏正常;疑是胃病,又作钡餐检查,亦正常,县医院也诊断不出所以然,只好作维持疗法。后来王平不堪费用重负,遂转回家,病情还是时好时歹。有时吸一口烟或打喷嚏,就引起心前区疼痛难忍。
小钢曾看过王平的病:王平面色萎黑,自诉心前区疼痛。诊脉细数,看舌尖微红而舌苔黄。问知有口渴,尿黄,但大便正常。经常自汗、盗汗,且全身关节痛,易感冒,易并发咽喉炎。也曾服过很多中药,寒、热、温、补皆不效。王平深受其苦,已花去大量钱财,整个人形销骨立,感觉生活无望。小钢疑为风湿性心脏病,然王平说,早作此病治疗过,没有丁点儿效果。那么他到底为何症呢?小钢也说不出所以然。
今年是王平患病的第五年,他先后请当地五十多个有名望的医生诊治过,但终究没人知道他得了什么病症。在长期服药和与医生打交道过程中,他学到很多医学知识。每见一个医生,医生所开的药,哪些药服过,哪些没服过,哪些见过,哪些没见过,甚至有何副作用,他都一清二楚。久而久之,一些中草药的作用,他都知道,并且懂了一些理论知识,于是他就自已开中药处方抓药,不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病情有了好转。后来自买了一些医学书籍,有空就认真看,因为有切身体验,学起来格外容易。在最近两年里,他再也没有找过医生,他的病全靠他自已买药服药调治,他的病慢慢得到控制,已能参加劳动,干重活。他已是久病成良医了,而且他有时还替别人治病。其实个中辛酸,只有王平自已知道。
从王平的事例看出,诊治疾病关键在于诊断,对于有些奇难杂症,也只能摸索而治,而且中医在治这些慢性病是有很大的疗效的。只要肯钻研,肯做,不怕困难,生活中没有过不了的坎,也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

★★★声明:笔记中记录的大量疾病诊疗方法,是按原笔记记录下来的,这些只是小钢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3: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一):阑尾炎与蛔虫症  
[胜利之峰] 于 2006-08-03 12:54:30上贴
--------------------------------------------------------------------------------
医生笔记(十一):阑尾炎与蛔虫症
5月25日
阑尾炎病在我们这里,发病率不高,但也为数不少。比如黄村黄利病肠痈(阑尾炎)症,反复发作几次。阑尾炎的诊断是:发作时右下腹有典型的压痛和反跳痛,常伴随呕吐、便秘等症状,常因饱食后或饮酒、吃食辛酸后发作,当然实验室检查比较准确。阑尾炎如穿孔,易并发腹膜炎,往往病情危急。治疗一般用解痉止痛和大剂量抗菌素进行治疗。但阑尾炎容易复发,如饮酒,吃辛辣可诱发。很多人采用手术切除阑尾,可根除此病。
阑尾炎容易与蛔虫病、肾结石病混淆,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比如学生凤天就是这样。
凤天,男,十二岁,凤家村人。小钢初诊,右下腹疼痛、压痛,大便不通四日,脸有花斑(营养不良),以前曾有类似腹痛史。曾诊于当地卫生所,断为阑尾炎,不愈。后诊于红镇医院一李姓医生,作虫症治疗,痊愈出院。小钢给予肠道解痉剂(山莨菪碱片)与服。第二天未见好,疑为蛔虫作乱,又给予驱蛔和止痛之药。第三天,来诊时依然如前,其母抱他去红镇依然求诊于李姓医生,开中药两副(还是作虫症治疗)。
但是第四天还是不见好转,腹痛反而加剧,其母又带来利民诊所。这一次他要求师父诊治,师父看后,断为阑尾炎,下中药“大黄牡丹皮汤”,说,如能下大便可痊愈。这日夜晚凤天大便一次。第五日,其母背来,问师父还作何治疗,因凤天又增新症小便难,小腹膨胀难受。师父给药大剂量抗菌素(青霉素钠)和肠道解痉药。第六日,凤天又来,诸症如前。师父嘱其母应送红镇医院住院治疗。凤天在医院作血液、尿液化验,还是诊为阑尾炎,且用药一样,其母思利民诊所方便,又转了回来,在小钢诊所作输液治疗。
小钢目睹凤天病情,始终没有好转。第七日,凤天腹痛未除,小腹膨胀却越来越厉害,小便次数多却点滴难出。眼见他呻吟不已,面色苍白如纸,想身体虚弱之极。按诊上腹部,微有压痛。小腹膨胀如鼓,按之胀痛难忍。小钢于是又加了利尿药治疗,并强烈要求其母,如明日还未好,应还送医院治疗。其母面露难色,想是无钱耳,因利民诊所的治疗费可以赊欠,而医院绝对不行。
今日(第八天),未见凤天前来,听其同村人说,他的病已有好转,小便已通。
★★★声明:笔记中记录的大量疾病诊疗方法,是按原笔记记录下来的,只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4: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二):足跟溃疡  
[胜利之峰] 于 2006-08-03 21:42:08上贴
--------------------------------------------------------------------------------
医生笔记(十二):足跟溃疡
5月27日
就人体疾病而言,真是千奇百异,“百人得百病”,一点都不错。有些疾病,在书上根本找不到,也没有治疗方法。人们之所以崇拜老医生,原因是他们见多识广,看到的病人多,且治病经验丰富,可以为病人早点解除痛苦,也可省一些钱财。但现在的医生可不这么想,花钱越多越好,真是世风日下啊!
凤家村一中学生病足跟溃疡,见他两脚后跟红肿糜烂,疼痛难以行路。他起病已有五年之久,诸般膏药都擦过,也在医院治疗过,但一直未见好,反而日见严重,现双足后跟已糜烂得显了骨头,已许久没有上学。问起因,也不知何因,先是右足跟小面积糜烂,后来就延及双足跟。观现有症状,局部瘙痒,红肿过足底。因痒抓之致周遭皮肤发裂渗血,因之疼痛难忍。
小钢看了此中学生所病,暗自惊讶。此应是“脚气病”所致溃疡,但为何只在足跟?双足丫、趾缝却是正常的,而且据他说很难治疗。
师父诊之,开了三副中药,处方是:熟地、当归、白芍、玄参、生地、白术、茯神、秋衣(蝉衣)、七力、二花、黄柏、各10克,川芎、牡丹皮、荆芥各6克。立方是养血、祛风、去湿之剂。还开了一些维生素B冲剂,当是解“脚气”病根。最为奇特的是,另包熟地30克,牛膝10克,薏苡仁20克嘱与肥猪脚煮而食之,此应是久病必虚,引药直达双足尔。
前日,这位中学生又来,其人喜形于色。看双足,糜烂好转,红肿面积缩小,现唯留足跟痒甚。师父于是又照前次方法治疗,那中学生领药而去,其后未再来,想已上学了。
★★★声明:笔记中记录的大量疾病诊疗方法,是按原笔记记录下来的,只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5:3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她死得真不值---怎样来关注和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   
[胜利之峰] 于 2006-08-04 12:08:19上贴
--------------------------------------------------------------------------------
她死得真不值---怎样来关注和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

昨日清晨,小钢准备上红镇,刚出诊所门,碰到黄村青年黄松。黄松挎着一只竹篮,走在公路上,神情沮丧。小钢很奇怪,黄松这么早干什么?便问黄松,黄松声音沙哑而带悲切:“不好了,闯了大祸!”小钢吃了一惊,急问:“出了什么事?”黄松说,他嫂子阿环于昨晚十二点钟喝农药,自杀身亡。小钢又一惊,到底还是发生了,因为阿环曾经常说要自杀。又问:“是怎么回事?为何不抢救?没人知道吗?”
黄松说,昨晚他嫂子和他哥只争吵了几句,以为没什么事,不料于电视看完后,他嫂子偷偷将自买了农药甲胺磷喝了约二两。待他哥发现时,阿环已站立不住。夜深人静,他哥十分惊慌,急忙喊起黄松和村长,并惊动村里很多人了,大家手忙脚乱给阿环灌肥皂水想催吐,但不效。打电话村给村卫生员,哪知卫生员说:喝农药了,还有救?你们快送医院吧!大家又手忙脚乱准备担架送医院,请了一辆三轮车,待车来时,已耽误了不少时间,当时阿环已是昏迷抽搐,口鼻流涎。车子行到半路,阿环就已断气亡魂,回天无力了。
阿环娘家已来人了,绝不会善罢甘休,势必找黄松哥哥干戈一回。但人已死,有什么用?好端端的一个家庭,为了一点小事,就这样毁了!小钢听完,默然无声。在农村每年该发生多少这样的事情啊,因为无知,因为交通不便,因为没有急救措施,许多人年纪轻轻,一时想不开,就死于非命。要是阿环在城市上,也许不会死,她才二十多岁啊,现在丢下一个三岁的儿子可怎么办?她为了一点小事而自杀,死得真不值!小钢已见过很多这样的非命之死,如向阳村有一位女青年,因与父亲争吵了几句,竟自投池塘而死,其母悲痛欲绝,第二天也上吊自缢身亡。小钢还去看过那母亲,可惜断气多时。
在不发达的农村,每年都有很多人非正常死亡,多为女性,他们有的因心理障碍,有的因生活所迫,有的因家庭纠纷,有的为情所致,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自杀,而且自杀者,往往难以抢救,从而失去性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来关注和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导致自杀的原因,是因为农村人受教育较少,文化水平低,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有一部分因生活贫困,难以忍受。自杀之人,往往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易激动,多数家庭关系不好,有家庭暴力等。自杀方式多为喝农药、投水、自缢,因为交通不便,往往来不及抢救。
那么村级卫生室应做些什么工作呢?村级卫生员应配置必要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如手机和摩托,卫生室应配置相关设备(如洗胃机,吸氧设备)。发现自杀病人,不能推辞,应进行初步抢救,而且要争分夺秒,应培训村级卫生员掌握急救技术。政府也应在宣传“八荣八耻“的同时,在倡导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也要宣传生命的积极意义,多组织活动,多深入群众。记得老人说,以前农村很少发生自杀事件,那时因为有组织,人们生活都很积极,家庭出了纠纷,也有组织来解决。哪里象现在,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胜利之峰)

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症处理
(摘自健康网)
有1605、1059、3911、乐果、甲胺磷、敌敌畏及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接触或吞服史。有机磷农药中毒,指有机磷农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其失去灭活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大量积聚,出现一系列中毒表现。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患者呼出气体及呕吐物,有浓烈的有机磷农药气味。
一、轻度中毒: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胸闷、无力、视力模糊、瞳孔可缩小。
二、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大汗、流涎、腹痛、腹泻、言语不清、步履蹒跚、神志模糊、血压增高、体温增高。
三、重度中毒:除上述表现外,瞳孔极度缩小并可呈针尖样、肌束震颤更加明显、呼吸困难、口鼻涌出大量分泌物、肺水肿、口唇与颜面及全身紫绀、大小便失禁、昏迷、惊厥、呼吸麻痹、脑水肿等。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家庭急救原则是:立即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尽早、蹭一应用特效解毒剂,防治反跳及并发症。
(一)迅速脱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应在有毒环境的上风方向。(二)迅速脱掉沾染毒物的衣服、鞋袜等,并用温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毛发等。眼内污染者,用清水至少持续冲洗10分钟。(三)经口服且神志清楚者,立即催吐、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四)吸氧。(五)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头侧位,以防分泌物及呕吐物引起窒息。(六)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
转运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需注意: 一、必须应用特效解毒剂,且达到阿托品化。二、应彻底洗胃。如现场确无条件,应尽快就近送往医院洗胃。三、尽量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生命体征平稳。 四、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及呕吐物引起窒息,必要时可吸出口腔内及咽喉部分泌物。 五、吸氧。六、确中静脉通道通畅。七、心电监护。八、采集、携带呕吐物或残留毒物,以备进行毒物鉴定。九、途中严密监控患者的神志、瞳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6:2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四):被“葫芦巴”蜇伤  
[胜利之峰] 于 2006-08-05 11:14:57上贴
--------------------------------------------------------------------------------
医生笔记(十四):被“葫芦巴”蜇伤
(6月3日)
前不久,黄村有一中年人,叫黄虎,他是一位石匠。那天他替一户人家修房子,当他爬上年久失修的房子上,没提防瓦楼上倒悬着一个特大的马蜂窝,这种马蜂俗名“葫芦巴”,通体黄褐色,如蚕豆大,飞行很快,爱攻击人和其他动物,而且毒性很强。“葫芦巴”发现有人靠近,立刻蜂拥而来,扑向黄虎,可怜黄虎头上马上被蜇了几下。黄虎惊慌失措,用手连连拍打。但马蜂越来越多,一会儿黄虎头上,手臂上和脚上被蜇了三十多下。
黄虎忍着疼痛,急忙爬下房子,向利民诊所奔来,一路上踉跟跄跄,几欲晕倒,进得门来,连呼“方医生,快救命,快救命!”小钢问而得知其被马蜂蜇伤,双眼已肿至不能睁开,立即施救。方法为应用较大剂量阿托品解毒,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进行输液,以使蜂毒从尿排出。至输液完后,黄虎上了一次厕所,全身疼痛减轻,神志亦变清楚,双眼已能睁开,想不到见效奇速。黄虎连声道谢,说这次没被“葫芦巴”蜇死,多亏小钢。但他脸面还有微肿,小钢又给了一些小苏打、阿托品片让他口服。黄虎坐了一会儿,便拄着一根竹竿,慢慢离去。
★★★声明:笔记中记录的大量疾病诊疗方法,是按原笔记记录下来的,只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7: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五):梅核气  
[胜利之峰] 于 2006-08-07 15:44:51上贴
--------------------------------------------------------------------------------
医生笔记(十五):梅核气
(6月5日)
今日早晨,小钢正在为一小孩配药,门外来了一中年男女,看样子是夫妇,男的进门说找方医生,小钢说师父出诊了,只有他在这里。他们便都进来坐在凳子上。小钢猜想应是妇女病了,一问果然是的,妇女坐着以后,连连往地上吐唾沫,并呃逆连声,小钢认为她得了呃逆之症。待配药完后,小钢就给妇女看病。
小钢察看了那妇女的病情,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后得,诊断为“梅核气”病(脾胃虚弱之气逆)。望:面色苍白,形体消瘦(慢性病容),察舌质淡白苔薄。咳吐唾沫为白泡沫状。闻:呃逆连声,响声低微,间有咳嗽,回答言语清楚。问:既往有头昏、心慌之病,曾服药好转。近一月来,发呃逆之症,不能控制。食欲不振,腹胀。过半月后,感觉咽部不适,似有物埂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并有微微隐痛。心中大慌,遂延医诊治,服过一些消炎、清火之剂。结果病情不见好转,反见深沉,以为食道癌,急来利民求诊。其它如食后偶有呕吐,大便塞结,头晕等症,切脉极迟细。
小钢如此辨证,心中治法已成,宜服中药,处方:党参、白术、郁金、半夏、厚朴、柴胡、砂仁、茯神、玄胡、酒芍、神曲、陈皮各10克,枳壳、香附、合草、甘草各6克,沉香4克。全方功在健脾胃、行气滞、降气逆之法,患者领药而去。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梅核堵于咽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本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8: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六):感冒
(6月20日)
人之得病,最多莫过于感冒。感冒,俗称伤寒,但与传染病之“伤寒”不同。感昌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疫毒所致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易治,往往七日能愈。但也有失治、误治,而致变生他证,迁延难愈的情况。<三字经>有:“伤寒病,极变迁”,“时传遍,病日深”等句,就是针对感冒变证而言。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种,临床有挟湿、挟虚之分。
1、黄村老妇人陈英,已七十余岁。一诊,师父前去。开药即是治外感内伤食之药。过两日,其丈夫又来,说其妻病情并未好转。适师父不在,小钢便匆匆前往,见老妇人还躺在床上,说头特别晕,以致不能抬头。小钢问她能否起床,她便在其丈夫的帮助下起了床。小钢问她是否有耳鸣,她说昨晚耳鸣特甚。又问她是否有发烧、呕吐,她答:热稍退,呕吐除,但存头晕、心悸、胸痛。切脉,细弱。小钢想,细弱乃虚。因她头昏、乏力,但并无热象(如口渴、出汗、发热等,另她胸痛实乃胃痛,因她并无心脏病体征。于是诊断为肝肾阴虚(高血压),气滞胃痛。但用药有点棘手,因她感冒并未完全痊愈,如怕冷身痛等。小钢还是开了两副中药,即:熟地、光条、茯神、才胡、玄胡、川楝子、粉葛、黄芪各10克,远志、枳壳、香附、砂仁、桂支、荆芥、丹参各6克,另加服安乃近六片。老者随小钢到诊所,然后抓药而去,后未再来。
2、13日,一妇人领一小孩来求诊。小孩才六岁,其母代诉,高烧、手足抽搐两日。曾于上午在别的诊所打了一针退热药,没有效果。无咳嗽、咽痛、身疼等症状。以往感冒时曾有类似发作(抽搐),发作厉害时,小孩意不清,说胡话,并有两眼上翻。于是诊断为高热惊风。给药紫雪丹、安乃近、及肌肉注射复方安基比林。心想小孩病一定能好。此时已近黄昏。
第二天上午,此妇人又领小孩来。小钢很诧异,难道小孩病没好?问之,妇女说,孩只是热度稍退,没有全好。问惊风抽搐可曾还有?曰无有。问可曾出汗?曰服药后曾出汗。热虽未退,但惊风还是消失了。考虑到感冒可能化热入里,并且屡用退热之剂,汗多伤津,故治疗须退余热,以中药清热生津。小钢按此思路拟了一方,另替小孩打了一针退热之药。第三日,小孩又来,病不曾痊愈,发热不休。小钢仔细察看,发现小孩咽部红肿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得已,小孩病发热之症,原来是扁桃体炎引起。治疗当用大剂量抗菌素,小孩在诊所打了两天吊针,病才减轻。
3、方村小女孩方欢两岁,病咳嗽,其母抱来求诊。其母诉说,小孩已病七日,起病时为发烧、咳嗽。在当地卫生所处治疗多时,尚未完全见好。现小孩发烧已除,但存咳嗽,并且经常出冷汗,卫生所医生不知所措,遂来利民诊所求诊。
适师父不在,小钢便诊之。观小孩精神尚好,察指纹脉络微显于风关,听诊胸肺部,有少量罗音。又问腹部可有不适,曰无有。于是断定为支气管炎,开处方生脉散加减治疗,即:党参、寸冬、桔梗、沙参、半夏、桑皮、陈皮、杏仁、石膏各4克,五味子、甘草各2克,另加3支蛇胆川贝液分六次口服。其母领药抱孩而去。
第三天,遇小孩爸爸。小钢问之,答孩病全好。心想,果见其效,这是小钢治病成功的一例。感受冒变证繁多,而往往迁延难愈。以后要注意,遇感冒病,切不可大意,如遇几天高热不退或身疼不除,必要怀疑其他病症,如肺炎、扁桃体炎、痢疾等。在小儿特别注意传染病,如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29: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七):重症胃溃疡  
[胜利之峰] 于 2006-08-12 11:07:27上贴
--------------------------------------------------------------------------------
医生笔记(十七):重症胃溃疡
(6月25日)
汪东,男,十八岁,家在离利民诊所的四十里的汪家村。一天随其父亲步行至利民诊所。自诉一年前,在学校饱食一餐后,突发呕血,当时自止。后遗留上腹胀痛,时有饥饿感,食量很大。小钢知道,学校里饭菜不好,学生易病消化不良及胃病。饱餐之后,必致胃体受伤。汪东接着说,如不吃饭,就感觉十分疲乏无力,经常头晕,心慌,吃饱后就诸症消失。曾请当地医生诊治,但因无钱,每次治疗都不彻底,病情一直好好歹歹,后辍学,在家自挖草药及山楂、鸡内金调治,感觉病情好转。
有一天,他于河里淘铁沙,当时是夏季,又是正午,很热,于是突发大量呕血,病情又变严重。自服民间单方亦不见效,后头晕、心慌、无力加重。肚里虽感饥饿,但每次不敢多食,否则就腹痛难忍,并且有嗳气、呃酸,晚上睡不着等症。近一段时间,上腹胀痛加剧,没有规律,食量大减,身体极度虚弱。深感病不能再拖了,特前来利民求诊。
小钢问明了他的病史,又切脉浮大而虚,察舌质红舌苔薄。按诊他的腹部,上腹左侧有压痛。据他说,此处时有包块鼓起,按软、不痛。其他如有嗳酸、纳呆、腹泻(微溏)等症状。于是诊断为胃溃疡,考虑到他现在很虚弱,重点于补,开了两副中药,即参须、厚朴、黄芪、沙参、柴胡、白术、陈皮、茯苓、寸冬、枣仁、知母各10克,苍术、枳壳、香附、远志、丹参各6克。另加“胃得乐”200片,嘱口服每次4片,每日三次。汪东和其父领药而去。
过两日,汪东随其爷爷而来,说专寻方医生(师父)治疗。小钢问可有好转,曰效果不大,只是腹胀、无力稍好,而嗳酸无减。待师父诊后,得处方,也是作胃溃疡治疗,处方亦不离小钢原来方法,只是多加了海硝、红豆蔻止酸。这次汪东抓了三副中药。
后来,汪东因胃病来诊所数次,每次都是三副中药,总计花钱五百多元,但病情一直未见好转,究竟什么原因?最后一次,就是前天,汪东还说病存呃酸、腹胀并便带血。因失血过多,致身体特别虚弱,经常有乏力、头晕、心慌、失眠、少食等症状。他也曾服过甲菁米瓜、胃得乐等治溃疡病的西药,也不效。小钢想不到,汪东的病如此难治。前天师父的处方,亦未离补气健脾胃之法,只是另加了云南白药口服以止血,并加了滋补之品。但小钢认为,汪东的病还不能好,此是重症胃溃疡,服药效果差,应该手术治疗,可是汪东的家很穷,上不起医院,只能这样慢慢调治了。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30: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八):破伤风  
[胜利之峰] 于 2006-08-13 20:52:16上贴
--------------------------------------------------------------------------------
医生笔记(十八):破伤风
(6月30日)
黄村黄汉文之妻,姓周,廿作岁。25日上午因不小心,右脚踩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上倒订着一根铁钉。这下好的鞋底被钉子剌穿,并剌进足掌约半寸深,当时她忍痛拔掉铁钉,认为没有多大的事,没作任何处理。晚上至第二天下午,根本没有什么反应。
可是在26日晚,突发右足伤处疼痛难忍,一夜未得安眠,至次日(27日)晨,黄汉文遂来,请小钢去替他妻治疗。小钢到28日下午才去。观她右足红肿,伤口化脓,因自吃了一片去痛片,疼痛有所缓解。问可曾有发热、寒战及嚼肌困难?因小钢特别怀疑其已染“破伤风”之疾,但她说,没有这些症状。小钢看她全身状况较好,认为没有那么严重,遂诊断为外科感受染。用生理盐水,配用大剂量青霉素进行输液治疗。并且处理了伤口。这日小钢走后,病人就有全身不适,乏力,至晚上病人并发高烧。
黄汉文于29日晨来找小钢,说其妻高热不退,并且嘴唇都肿了。小钢一惊,糟了,已成“破伤风”之疾!叫黄汉文赶快送病人去医院。
破伤风,症情凶险,时刻有生命危险。小钢看大意了,实际上,28日病人症状,就是破伤风前驱症状,不一定会出有“角弓反张”现象。在乡下,老年人都知道,如果新生儿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就会有发破伤风可能,当地就有很多新生儿死于破伤风,所以接生婆一般会用火烧过剪刀(消毒)再剪脐带,当然现在不会用这种办法消毒。成人发破伤风,一般有异物剌伤史,如受生锈铁钉剌伤等,导致破伤风杆菌感染。
破伤风概述(转自搜狐http://act1.health.sohu.com/mc/jibing3.php?diseaseid=818)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病因
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症状
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燥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检查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
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治疗
1.单间隔离,加强护理,减少刺激,严防交叉感染。
2.伤口处理,彻底清创,用双氧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液体冲洗,或湿敷伤口,开放伤口,绝禁缝合。伤口已愈合,一般不需清创。
3.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T.A.T10-20万u,或5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静滴。以后每日肌注5000-10000单位,直至症状好转。用前必须皮试,伤口周围也可注射5000-10000u,必要时鞘内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旦白也可应用,免于皮试。
4.控制、解除肌肉强直性收缩:可用冬眠灵或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安定,杜冷丁等。抽搐严重时可用硫喷妥纳液体静注。
5.预防性气管切开:有呼吸困难时应用,切开后应加强 护理,及时吸痰。
6.抗生素(头孢唑啉钠)的应用。
7.全身支持疗法。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8:31: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生笔记(第1----20篇)

医生笔记(十九):几家夫妇同罗帐?  
[胜利之峰] 于 2006-08-16 20:16:51上贴
--------------------------------------------------------------------------------
医生笔记(十九):几家夫妇同罗帐?
(7月5日)
黄家村有一位妇女,叫春联,二十五岁,已有两个孩子,一个两岁,一个三岁多。丈夫叫黄起,于今年正月去上海打工,现在家里只有公公和她及两个孩子。春联正在年轻之时,却什么事都不做,还经常逛街,买这买那,弄得公公很不高兴。
因为黄起不在家,水性杨花的春联,就和邻村一个离婚的汉子勾搭上了。那汉子绰号叫“五毛”,也有两个孩子。两人经常明来暗往,鬼混多时,以致成为公开的秘密。一次两人正滚在一起,被黄起的父亲发现,黄起的父亲教训了他们一顿,还杖打了五毛。后来五毛只身也到上海去打工,春联于是孤注一掷,卖了电视机和两头猪,还将黄起平时寄回家的钱,席卷囊中,然后打电话黄起,说不喜欢他,并吵着要和黄起离婚。黄起当时没有回家,春联就只身到上海去寻找,实际上她是去找五毛的。
春联几经周折,找到了二毛。但是黄起也得知消息,找到了他们。恨妻和夺妻之恨,有如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黄起大打出手,揍了他们一顿,还是旁人劝开的。妻子都这样了,黄起有什么办法,只得囊中空空地回到家乡,照料两个孩子。而春联则还和五毛飘摇上海,不敢回家。黄起去派出所存了案,说春联抛家弃子,不守妇道,卷款潜逃。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因为夫妻相隔千里,因为妻子耐不住寂寞,而终致反目成仇,家庭也就这样散了。
春联这样做,真是不值得,不喜欢丈夫就公开离婚啊,何必四处流浪。别的不说,作两个孩子看看,这样做也是不对的。唉,现在有多少打工家庭是这样的啊?对于他们,妻离子散已是很平常了。怎样来关注他们,只有让时间来解决了。想起一首诗: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05:56 , Processed in 0.09232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