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观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8-31 19:57: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
读懂这句,可得养生之无为法!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
读懂这句,可得养生之有为法!
12
发表于 2006-8-31 21:3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color=#0000FF]“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其他篇章倡导的是什么,内经总的主旨是什么,实希望星河先生指点迷津。
但是这篇文章从上面黄帝与岐伯的对答可以看出,其确实是倡导“形与神俱”的。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color=#0000FF]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内经开篇,黄帝仅把自己喻为“贤人”,借古喻今,“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发表于 2006-8-31 21:34: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少谈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

-=-=-=-=- 以下内容由 葛藤2006年08月31日 09:41pm 时添加 -=-=-=-=-
支持版主
14
发表于 2006-8-31 21:44: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懂<<内经>>,万事皆通.
   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了几十年.最后结论:经络是存在的,中医是正确的,<<内经>>有临床价值.
   可悲啊!可叹!!!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2:37: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8/31 09:30pm 发表的内容:
内经开篇,黄帝仅把自己喻为“贤人”,借古喻今,“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也。
惭愧,在读过这篇文章后没有看出这个结论!也许真的有时候应该推测黄帝的想法。也许这样来理解《黄帝内经》真有益处。
16
发表于 2006-9-1 12:54: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1 00:37pm 发表的内容:
也许真的有时候应该推测黄帝的想法。也许这样来理解《黄帝内经》真有益处。

愚以为,多变换几个角度来观察内经,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会有豁然洞天的收获。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3:0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1 00:54pm 发表的内容:
愚以为,多变换几个角度来观察内经,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会有豁然洞天的收获。
不知是否可以共飨星河先生之豁然洞天的收获?
期待中……
18
发表于 2006-9-1 16: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1 00:54pm 发表的内容:
愚以为,多变换几个角度来观察内经,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会有豁然洞天的收获。
《素问》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之分,更有凡人、俗人、 浑人之别,从浑人的角度读经自然也是别有洞天。
都说养生五难,名利、喜怒、声色、滋味、思虑,浑人以为断此五难岂不如“死”一般?
不断五难,也是死路一条,求此“死”彼死之异?
19
发表于 2006-9-1 16:2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浑人读经在 2006/09/01 04:41pm 第 1 次编辑]

浑人又说,从上古至今,为何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直到我浑人,却不是由我浑人开始演变至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都说人类文明是与时俱进,莫非???
都说顺者昌,逆者亡。浑人偏说顺者亡,逆者昌。关键是要看所顺所逆为何,明查此中意义,可断中医之生死。
20
发表于 2006-9-1 19:4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1 01:03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是否可以共飨星河先生之豁然洞天的收获?
期待中……

举例说一个吧: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处的“虚邪贼风”语,内经究竟意所指何?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历来诠释注释内经的,基本脱离不了说文解字式的猜想,今人也基本如此循规蹈矩地应用。
内经旨意的歪曲,往往就这样形成了。

愚参悟道家学说,始明了内经之语乃借用了道家的养生语言,经旨别有一番天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5 22:25 , Processed in 0.1075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