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生活中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2-4 08:45: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陈斌版主在这方面是有自己的经验和切身体会的。
12
发表于 2007-2-4 09:1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张建国老师,此堵乃彼堵,哈哈。
“以抗洪比拟抗生素是否可以这样比:用更大的水,去冲击洪水的势头,哪里来我就冲得它安静,只是发现堤坝也被冲坏了,所以科学不断进步,冲击的精确度不断提高,”现代科学及西医确实如此!
西游记先生:
第一、第二个问题斑竹已经圆满回答了你。
第三个问题就是:
[引用“江满月园”老师的帖子]
【白石先生曾说:
    1.习医勿泥于医
   习医者,当精于医,勿泥于医,盖所在皆法,在乎一心.大医者,有医名乎?当以无医为幸.
     2.治病勿泥于药
   色声香味触法诸般,皆可致病,亦可治病.
   故,五声/五色/五味/四气/七情/八触,皆为疗病之资,勿汲汲于药也.】
“中医学的思维定式”不同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不要混淆两者。
中医学的思维定式就是读死书者,泥于医、泥于药!
13
发表于 2007-2-4 15:1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2/04 07:21am 发表的内容:
在这里,您是将中药等同于抗生素吗?(作用机理上)
等同与否,自己想。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2/04 07:25am 发表的内容:
看不懂。
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病症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呢?大家都很“滑稽得很”,您最聪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 以下内容由 南京陈斌 在 2007年02月04日 07:42am 时添加 -=-=-=-=-
皮肤被石头刮伤了,石头就脱离机体了;细菌感染了机体,引发了炎症,细菌还留在身体里,继续繁殖,继续不断的损害机体,二者有等同性吗?
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因为您说我“最聪明”嘛(谢谢夸奖),最聪明的人写的贴子,一般人怎么能看得懂呢?呵呵,开个玩笑,请斑竹莫怪。谢谢。
我不懂兵法,但“纸上谈医”兴趣还是有的,姑且再夸夸其谈一下:
1,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病症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了“非典”的故事,炎症嘛,抗炎不就得啦......哟,我又错了,那时还没有相应的抗生素,不知现在研究出来没有?
2,皮肤被石头刮伤了,田七是很好用的嘛,据传,这点做法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效果很不错的噢。抗生素?这好象没有必要吧。当然啰,一点皮肤刮伤,到医院去弄点抗生素来享受享受,那纯粹是个人爱好。
嗨,言词不敬,斑竹莫怪。听说这论坛挺不错的,希望斑竹不要把我吓跑哦。
14
发表于 2007-2-4 15:3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下面引用由99812007/02/04 09:13am 发表的内容:
西游记先生:
第一、第二个问题斑竹已经圆满回答了你。
第三个问题就是:
[引用“江满月园”老师的帖子]
【白石先生曾说:
   1.习医勿泥于医
  习医者,当精于医,勿泥于医,盖所在皆法,在乎一心.大医者,有医名乎?当以无医为幸.
     2.治病勿泥于药
  色声香味触法诸般,皆可致病,亦可治病.
  故,五声/五色/五味/四气/七情/八触,皆为疗病之资,勿汲汲于药也.】
“中医学的思维定式”不同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不要混淆两者。
中医学的思维定式就是读死书者,泥于医、泥于药!
《西游记》里,唐先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先生的网名又叫“9981”,嗨,有缘有缘。
“中医学的思维定式”不同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不解,请明示。
“色声香味触法诸般,皆可致病,亦可治病.”,有趣!有理!但又迷茫,请指教。谢谢!
15
发表于 2007-2-4 19:57: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西游记]先生你好!
事物有很多角度,我们每个人只是从其中的个别角度看问题,这是我们每个人容易犯的错误。应当多角度/多方面看,还必须综合起来。
进入论坛就是一种缘分,能够认识更是一种缘分,哈哈!
我这个9981只是现代的乘法口诀9*9=81,代表简单的意思,与唐僧的9981难相比实在是沧海一粟,那里能相提并论啊!取这个名字的意义在于现在的人们总是喜欢把问题推向复杂,深刻的道理往往又必须退化为简单!
不好意思,“中医学的思维定式”是我对墨守成规现象的一种比喻,仅此而已,没有别的意思,难免大家会有误会,在此一并说明。相反,“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指正确的方法论。
“色声香味触法诸般,皆可致病,亦可治病.”它从根本上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即“致病和治病是对等的”。这要从什么是病说起,中医学往往把人的疾病看成是机体状态的偏离,“色声香味触法诸般”概况了引起疾病的内外因素,这些因素虽可使人得病,但同时也可使人体本来偏离的状态回归原来的“位置”,即治病。内在的道理可慢慢悟。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8:1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各位老师辩论得很精彩,学生本不敢多嘴,但还是不得要领。期待中
17
发表于 2007-2-9 22:51: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下面引用由zxcvbn2007/02/03 11:02pm 发表的内容:
..【抗生素来防病情演变】 还不懂,
学好【中西医结合的风暴】武装一下就会懂了;
抗生素是什么---西药吧;
既病防变么~这个..这个就是中医嘛;
...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2/04 07:19am 发表的内容:
嗯,有这层意思,悟性不错,可以加分。
我在伤寒论坛的签名:我的中西医结合模式——中医的思辨哲学+西医的实证知识。(仅供个人运用,不强加于各位)

呵呵~
贯穿你〖中西医结合风暴〗的内容就指“中医的思辨哲学+西医的实证知识”。对吗?
“中医思辨哲学”又指什么?

18
发表于 2007-2-10 11:32: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下面引用由zxcvbn2007/02/09 10:51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
贯穿你〖中西医结合风暴〗的内容就指“中医的思辨哲学+西医的实证知识”。对吗?
“中医思辨哲学”又指什么?
个人的理解,以中医的病症诊治思维模式为主。
如果您要继续问:中医的病症诊治思维模式又指什么,请参阅在下既往所发的帖子及讨论。过于重复的回答,是一件无益又无聊的事情。
19
发表于 2007-2-10 12:2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这个贴子最后由zxcvbn在 2007/02/10 00:4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2/10 11:32am 发表的内容:
个人的理解,以中医的病症诊治思维模式为主。
如果您要继续问:中医的病症诊治思维模式又指什么,请参阅在下既往所发的帖子及讨论。过于重复的回答,是一件无益又无聊的事情。
探讨问题你感到无奈,
再阅你〖中西医结合风暴〗的贴子,更是无益又无聊。

请你正面回应楼主的质问,
感冒患者用‘抗生素’,如何达到‘既病防变’的。

20
发表于 2007-2-10 13:0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恳请南京陈斌斑竹指点迷津

下面引用由zxcvbn2007/02/10 00:28pm 发表的内容:
请你正面回应楼主的质问,
感冒患者用‘抗生素’,如何达到‘既病防变’的。
……按此原则治疗约一月余,期间患者泌尿系感染,中药以珍珠草30g易陈皮,同时配合针灸合谷、丰隆、足三里等穴位治疗,4月18日患者出现感冒,加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强的松由5mg生理量逐渐加大量至50mg,每日1次,中药在上方基础上略有加减。
——原来邓铁涛也在搞中西医结合啊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8315&show=0
——如果BOXING先生的所谓的团队,再一次反复的提出此类的问题,恕在下不参与了,专业水平太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3 16:35 , Processed in 0.08671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