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6:10:0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走出教会医院,双方互道姓名,方知男洋人叫做亚瑟·韦尔,汉名韦亚瑟,美利坚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其五岁的儿子洋娃娃叫做汤姆,一家三口大多时间住在清国。见夕阳西斜亚瑟要送小鹏跃回家说是要向其父母道谢,小鹏跃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也就应允了。
此后两家成为莫逆之交,也让成家懂得了西方医学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低级,亚瑟送小鹏跃进了教会学校,直至三年后小鹏跃逃婚随亚瑟一家去了波士顿,认了洋人夫妇做义父母并随姓韦尔取得美利坚国籍成了双重国籍的人。中学毕业后,为了万一考不上医学院完成学医的理想,亚瑟为鹏跃在神学、文学、生物学、理学、工学这些医学预科中选择了地质学专业以备有朝一日回清国好择业。鹏跃不负亚瑟的厚望继取得麻省理工地质学学士之后在隔壁的哈佛取得了医学哲学双博士学位,学成之后又借义父母到清国考察之际一同回国。
回国后求职四处碰壁,鹏跃谢绝了义父母让他到租界或欧美各国求职的建议毅然在父亲的“致生远”坐堂两年。
二十六七岁还没有成亲,成了母亲的心病。
12
发表于 2009-4-1 17:39:35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中医归来,复兴全在你我,祝兄越写越好。    朋友们有兴趣,尤其是文笔好的,咱们为何绍奇先生写一本传记。 不要忘了这位对中医有特殊贡献的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1:46:2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当年小鹏跃逃婚,为的是不入赘姑姑家娶他表姐。在乡下姑父娶了姑姑,中了进士之后相继纳了几房妾室,后来常年在外省任上,很少探望留在京城的姑姑和表姐。姑姑觉得没有儿子将来无靠,就同鹏跃娘早早定下这门亲事。自从小鹏跃见过洋女人的大脚,就劝说表姐松了裹脚,表姐不但不听还教训小鹏跃不懂规矩。待姑父回京城给他俩办婚事的时候,小鹏跃逃进了义父家里。“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你不为了我容,我为什么要为你爹纳妾造成的悲剧承担责任呢?”小鹏跃自有他的道理。爹娘明明知道小鹏跃的去向,却不用心去找。姑姑骂爹娘护犊子,从此不相往来。不过此段恩怨并没有了结,此是后话。
成鹏跃在大脚的海洋里,不曾勾起大脚情结,恋爱倒是顺理成章,与一位崇尚中国文学的文学院低年级叫做爱丽丝的女孩子相恋了。不说是如胶似漆,也是得空就蹬蹬巫山行行云雨,直到有一天,一个文学青年爱上了爱丽丝,他写了一百多年后在中国迷倒亿万人诗歌体的一首诗:

爱丽丝
只能


我的
爱丽丝
因我我不同于其他男人我会做菜比法国大厨还会做菜我摊的鸡蛋无疑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你爱我我爱你就有了一堆babybaby爱别人别人爱baby又有更多baby又有更多一堆堆baby一堆堆baby爱别人别人爱一堆堆baby爱丽丝成了爱情王国的王后我成了王子不应该是国王。
爱丽丝被迷倒了,爱丽丝认为除了文学青年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文学青年用自然主义理想提炼的一个单词就足以震撼一个世纪。爱丽丝问文学青年她正在与一位Chinese Man相爱怎么办?
“靠,我与那个东亚病夫决斗。”流露蔑视。
“谁获胜我就嫁给他。”两个男人为她决斗让爱丽丝欣喜若狂。
还在玩中世纪老掉牙的游戏,想玩命。“是用剑还是用枪?”也别让人小瞧了不是。回答是noble art,还说什么美利坚式的决斗。
文学青年咋呼着直勾摆,鹏跃嗄的一声惊了他一下,朝他惦着步的踝关节轻轻来了一个侧弹腿,他应声就去狗呛屎。“犯规,犯规,规则是不许用下半身。”一堆裁判嚷嚷。这洋人什么都讲规则,不知和老虎玩命,老虎能不能遵守你的规则?
文学青年一个直拳,鹏跃就势一个金丝缠腕,本想顺腿一蹬想到下半身规则只能令其下跪受制。“住手,住手,规则只能用拳。”烦不烦呀,直接glove fight不就得了吗?英语表达问题就是费周折。
一顿流星,鹏跃转身走了。走出好远,文学青年轰然倒地,没人吭声,看来是符合规则。爱丽丝追了上来,“鹏,我爱你。”鹏跃想起娘总是教育两位姐姐“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他不再理睬爱丽丝。爱丽丝坚持只选择胜利者,从此抑郁寡欢竟然得了抑郁症。鹏跃本想救救爱丽丝,怎奈美利坚华人街抓不全简单的一副草药,此段爱情只能是“巫山云雨枉断肠”。
待鹏跃留洋归来,当娘的就为他的婚事操碎了心。知道儿子喜欢大脚的心病,就张罗着给鹏跃娶房满人的亲。朝廷早就解禁旗民通婚,同时禁止女人裹脚,旗民通婚是风日盛,可是,满族女人也学着汉民女子裹起了小脚。大脚的早就嫁了,未嫁的很难找到小脚,当然是门当户对的了,皇上的小姨子是否大脚上哪儿能知道。当娘的就劝鹏跃娶了自己的养女,说好了若遇到可心的大脚女人就让人家做大,你妹做小。妹子倒是满心欢喜,可是深受美利坚婚姻观影响的鹏跃说死也不干。“爹娶房小的您愿意?”气得娘说不出话来。
妹子叫蝉儿,是娘的心头肉,两个姐姐出嫁以后没有聊知心话的,自从认了蝉儿做女儿就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怎么认的呢?那是八年前庚子年的事,鹏跃正在美利坚读书。八国联军进京,圣驾西狩,满城百姓四处逃难。爹娘哥嫂侄儿女和几位没能回家的学徒赶着三辆马车也奔西安方向去避难,路上尽遇些新军老兵响马抢劫,躲躲藏藏大路小道来回地串。
一家四口人,壮年汉子背着包袱和一个男童,小脚妻子挎着包袱领着一个小脚的女孩,听见后面几声枪响满路上的人撒丫子地跑,知道是抢劫的来了。汉子背着包袱和男童向道边猛跑,见到妻女跟不上趟就喊了一句:“你个不要命的,还不丢了那个赔钱的货。”这个当娘的犹豫了一下,还是挎着包袱惦着两只酱搋子似的腿脚追他汉子去了。女孩也去追,却被凸凹不平的草地绊倒,脸重重地抢在地上,抬起嘴鼻满是划伤的脸,眼睛里浸满了泪水。
天已擦黑,一条两端望不到尽头的大路空无一人,被父母遗弃的小脚女孩无助地静立在路旁。远方来了三辆马车,女孩目视着直到马车从自己面前驶过也没有动作。车上的女主人叫赶车的学徒停车,下车迈着小脚回过来到女孩面前,问她是不是同家人走散了,女孩点了点头,怕夜黑被野狼拖了去就带女孩上了马车继续赶路。
这女孩就是蝉儿,生下来家里懒得请先生起名字,听见外头蝉儿在鸣就顺嘴叫了这个名字。娘说待找到你父母再把你送回去,“我没有爹娘。”蝉儿眼睛里含着泪花,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鹏跃娘就认下了这个亲闺女,两年后回到京城蝉儿就跟娘和大嫂学针线刺绣认药煎药,跟着爹和大哥学识字读书汤头方剂。二八年华,娘说一定给蝉儿说门好亲,让蝉儿以后不再遭罪,蝉儿说:“我一辈子也不离开娘。”流露的是内心的真诚。直到迎来了洋人打扮的鹏跃,娘让她叫小哥。小哥,就成了蝉儿一生对鹏跃的称呼。
娘说把蝉儿嫁给小哥吧,蝉儿听了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钻进了娘的怀里,“这样就可以和娘一辈子在一起了。”
蝉儿把自己当作了小哥的人,师兄弟和她开玩笑她就恼。鹏跃虽然没有娶蝉儿的意思,可也是拿她当亲妹妹,劝她:“松了裹脚吧,若不是裹脚,也不至于和家人离散。”
“亏你还是留洋的医生,缠了足就变形了,这么大了还能复原吗?”娘说什么也不同意。
蝉儿很听小哥的话,开始不缠足,整日里就像光着脚板在青石砬子上走,晚上洗脚的时候发现已经蜷缩在一起分也分不开的四个脚趾已经磨出了血泡。蝉儿还是坚持不缠足,依旧是像光着脚板在青石砬子上走。这样走了近一年,虽然不疼了,走路还是惦着走,脚依然没有大起来。
自从给王爷瞧了病,蝉儿就为小哥担心,生怕有个闪失王爷要难为小哥。半个月后,下午歇了诊的鹏跃同师兄弟们聊了一会,离开晾药的套院,刚跨过后院住宅的门槛,蝉儿就喊住了鹏跃,“小哥,王爷家的福管事来了,爹让你过去一趟。”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6:20:08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第三章 一支雪茄
第一节
福管事送来醇亲王的帖子,说是明日午时请乐水先生在会贤堂两个人赴宴,一是答谢二是有事相商。醇亲王服了增味五痹汤之后,三日止痛七日消肿至今无恙。
居于皇城之内的会贤堂饭庄,规模气派在京城八大堂中首屈一指,乃权贵鉅贾文豪名伶雅集之所,虽然成家人时常受患家在此答谢,但皇亲贵胄还是头一次。会贤堂就在银锭桥南前海北沿,不过些许路程福管事硬是坚持明日入晌派车来接。次日福管事来到“致生远”吩咐下人抬进十几个食盒,说是同样的菜也给成府送上一套。见鹏跃面露嫌铺张之色,福管事忙道:“馆子里剩菜都给王府的下人打包,向来如此。”
会贤堂二楼包房内,鹏跃同王爷二人倚窗眺望什刹海的低荷高柳,北鼓楼钟楼,南琼岛白塔,饭庄戏台上演唱京戏《三顾茅庐》,只听得刘备(西皮散板)弟兄打马朝前进,关羽(西皮散板)卧龙岗上何处寻?张飞(西皮散板)待我前去把路问,二农夫(同唱)世人皆走名利路,利锁名牵俱网缚。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自碌碌……
醇亲王道:“先有三顾茅庐后有鞠躬尽瘁,方有三足鼎立。”
想必醇亲王有招贤纳士之义?果真如此何不表现表现。“应该是先有黄巾起义,继有州牧兵权,再有群雄逐鹿,方有三足鼎立。”
“哦,乐水先生高见,你是指朝廷的预备立宪吗?”见酒菜上齐醇亲王请鹏跃落座,举起酒盅示意喝酒,一边在问。
“岂敢岂敢,只是对举国局势有些感慨罢了。在下能否给王爷讲一个见闻?”
“请讲。”
“在下在波士顿的时候,读过一篇有关庚子事变的报道。报道说,一万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董福祥正规军加上几万土枪火铳的义和团,几个月打不下一个只有40名法国水兵千多名手持砖头瓦块教民的教堂。战斗期间,经常是天空中弹飞如雨,却很少能伤到人。美利坚人摇头,直叹不可思议。王爷您说这是为什么?”
“为何?”
“因为我们的士兵不会瞄准。”
“瞄准?”
如此一问,看来报道不假。“就是敌人、枪管准星、士兵的眼睛成一线,这时候放枪才能击中敌人。可我们的士兵都是像放火铳一样,枪管朝前脑袋朝后这样放枪。”鹏跃做了相应的动作给醇亲王看。
“你想说明什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技’,不是引进了洋人的装备和政体,我们就学会了洋人的‘技’。王爷您说,立宪的宗旨是什么?”
“是民主。”
“美利坚是第一个立宪国家,美洲大陆东海岸的13个小国家在抗击赶走了英王之后,1787年在费城契约为盟,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各州选出的代表表示我们要的不是民主,足见民主不是立宪的宗旨。”代表们原本还说我们要共和,不过鹏跃没敢说出口,显摆归显摆,千万别像康有为似的跑到国外犯精神病。虽然现在报纸可以撒欢地讨论,可历史上文字狱还是very厉害,朝廷也是说翻脸就翻脸,是否再来个戊戌年那档子事谁能预料?
“那么,立宪的宗旨是什么?”
“其实美利坚所有的制度都在保障着一件事,那就是‘给每个人一个平等的机会’。”
“民主不是这种保障的最好方式吗?”
“民主来自古希腊城邦式的选举,即全民在公共场所对于政治和法案进行投票。这种民主表面看来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种进步。我们假设一个例子,一个村庄有两个姓氏的族人,总共1000人,李姓900人,王姓100人,李姓人好吃懒做,王姓人勤劳图强,要选一个能带领全庄人过上富足日子的保甲,结果只能在好吃懒做的李姓人中出,实则是一种倒退。李姓人永无获得平等的机会,就拿在下来说,虽说谈不上是什么人才,却也能为朝廷尽些力。到官医局和陆军军医学堂求职,那里都是北洋培养出来的人,他们都是民主的急先锋……”
醇亲王打断鹏跃的话,估计是想少在我这发牢骚,“北洋军医学堂不也是学习洋人的医疗卫生吗?”
“王爷有所不知,看是如此,实则非也。美利坚医生是博士,欧洲医生起码是学士,日本用专门学校来培养,顶多算作护士,护士教出来的北洋医生,能算做什么?在欧美是找不出相应名词给其定义的。”鹏跃心想王爷学富五车能给出个定义吗?把龙翻译成dragon,企图吓唬洋人龙的传人好凶残;把doctor翻译成医生,让中国人以为北洋真培养出医生来。除非翻译家肚子里的蛔虫,谁又能够洞悉其心态?
“这倒也是,从各大报纸洋医同华医打嘴仗就能看出端倪。这洋医发热用冰块,冻死了人;浮肿刀切放水,水没出来人倒没了;拔牙用铁锤铁钗,穿透了腮帮子。不过华医也是乱糟糟,剃发匠治花柳病,优人偶得峻剂就专治妇女,皮匠目不识丁药方都需人代写却既开药铺又行医,半仙靠生辰八字开方,大仙医症更是高悬匾额。”
“王爷,在下正想同您聊聊这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4:21:59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第三章 一支雪茄
第一节
醇亲王服了增味五痹汤之后,三日止痛七日消肿至今无恙,就差遣福管事送来帖子,说是明日午时请乐水先生在会贤堂两个人赴宴,一是答谢二是有事相商。
居于皇城之内的会贤堂饭庄,规模气派在京城八大堂中首屈一指,乃权贵鉅贾文豪名伶雅集之所,就在银锭桥南前海北沿离“致生远”不过些许路程,福管事却硬坚持明日入晌派车来接,足见王爷相当的给面子,让成家人受宠若惊。
这答谢吗,成家人虽然受皇亲贵胄之邀还是头一次,但时常应患家答谢会贤堂也是常有的事,也不必思来想去。这有事相商,还特意道明是两个人赴宴,不能不让鹏跃费些周折,难道真如娘所期盼的那样,有哪家的大脚格格待嫁?
次日福管事来到“致生远”吩咐下人抬进十几个食盒,说是同样的菜也给成府送上一套。一位学徒一听,悄声对另一位学徒说:“两个人就点这么多东西,太浪费了。”福管事耳贼,心想“还不是逛窑子吃豆腐渣,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嘴上却说:“馆子里剩菜都给王府的下人打包,向来如此。”
会贤堂二楼包房内,鹏跃同王爷二人倚窗眺望什刹海的低荷高柳,北鼓楼钟楼,南琼岛白塔,耳朵却在听着饭庄戏台上演唱的京戏《三顾茅庐》,只听得刘备(西皮散板)弟兄打马朝前进,关羽(西皮散板)卧龙岗上何处寻?张飞(西皮散板)待我前去把路问,二农夫(同唱)世人皆走名利路,利锁名牵俱网缚。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自碌碌……
醇亲王道:“先有三顾茅庐后有鞠躬尽瘁,方有三足鼎立。”
这话听着怎么不像与大脚格格有关?也许是触景生情借着戏词闲聊,鹏跃这样想着随口应道:“应该是先有黄巾起义,继有州牧兵权,再有群雄逐鹿,方有三足鼎立。”
醇亲王原本就想,立宪立宪,光听朝上那几个人白话了,何不了解一下民意,何况这小子还是个留洋的双料博士。“哦,乐水先生高见,你是指朝廷的预备立宪吗?”见酒菜上齐醇亲王请鹏跃落座,举起酒盅,一边示意喝酒,一边在问。
“岂敢岂敢,在下以为王爷是说戏呢。”
“现在朝廷仿照洋人预备立宪,你留洋多年想必更了解些洋人的东西,不妨说来听听。”
王爷不耻下问也得找对主呀,我又不是什么政治学院什么法学院毕业的,这所谓哲学博士ph.D也是清国翻译的糊涂,让国人误以为Philosophy(哲理)是搞什么metaphysics(形而上学)的。害得医学专门学校培养出来的北洋陆军军医学堂的日本教官一再追问,为什么一个学科可以获得两个学位。讲也讲不明白,只能告诉他蝌蚪长成蛤蟆后就知道腿有什么用了。不过亚瑟关于严复《天演论》的谶语倒是应该找个话茬讲个王爷听,鹏跃道:“在下能否给王爷讲一个见闻?”
“请讲。”
“在下在波士顿的时候,读过一篇有关庚子事变的报道。报道说,一万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董福祥正规军加上几万土枪火铳的义和团,几个月打不下一个只有40名法国水兵千多名手持砖头瓦块教民的教堂。战斗期间,经常是天空中弹飞如雨,却很少能伤到人。美利坚人摇头,直叹不可思议。王爷您说这是为什么?”
“为何?”
“因为我们的士兵不会瞄准。”
“瞄准?”
如此一问,看来报道不假。“就是敌人、枪管准星、士兵的眼睛成一线,这时候放枪才能击中敌人。可我们的士兵都是像放火铳一样,枪管朝前脑袋朝后这样放枪。”鹏跃做了相应的动作给醇亲王看。
“你想说明什么?”王爷说这话的时候表情默然,既看不出是在嗔怪,也看不出是在追问,管他呢,鹏跃继续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技’,不是引进了洋人的装备和政体,我们就学会了洋人的‘技’。王爷您说,立宪的宗旨是什么?”
“当然是推行民主喽。”
“美利坚是第一个立宪国家,美洲大陆东海岸的13个小国家在抗击赶走了英王之后,1787年在费城契约为盟,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各州选出的代表表示我们要的不是民主,足见民主不是立宪的宗旨。”代表们原本还说我们要共和,不过鹏跃没敢说出口,显摆归显摆,千万别像康有为似的跑到国外犯精神病。虽然现在报纸可以撒欢地讨论,可历史上文字狱还是very厉害,朝廷也是说翻脸就翻脸,是否再来个戊戌年那档子事谁能预料?
“那么,立宪的宗旨是什么?”
“其实美利坚所有的制度都在保障着一件事,那就是‘给每个人一个平等的机会’。”
“民主不是这种保障的最好方式吗?”
“民主来自古希腊城邦式的选举,即全民在公共场所对于政治和法案进行投票。这种民主表面看来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种进步。我们假设一个例子,一个村庄有两个姓氏的族人,总共1000人,李姓900人,王姓100人,李姓人好吃懒做,王姓人勤劳图强,要选一个能带领全庄人过上富足日子的保甲,结果只能在好吃懒做的李姓人中出,王姓人永无获得平等的机会,实则是一种倒退。”
醇亲王还是一脸默然,示意鹏跃继续说下去,“极端的民主就是无政府主义,是专制主义的对立面。两者都不可取,两者也不可能单独存在。那么,怎样调和这一矛盾呢?”
醇王爷插话:“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高贵的王爷毕竟年轻,城府虽深仍未完全脱出青年人的率真,鹏跃未置可否继续说:“这就是对立统一,一位名叫黑格尔的德国哲学家提出认识和解决事物的一种方法。然而,只用这种方法仍然不能解决不偏不倚,所以,他又提出了运动地和普遍联系地认识和解决事物的两个方法,合在一起为三个定律的dialectics辩证方法。可惜的是至今没有任何人,综合用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去认识和解决过一个具体的事物。”
醇王爷心想,这不说了等于没说。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6:02:24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第二节
鹏跃看出了王爷的心思,心中暗自得意。得意的倒不是可以在王爷面前显露才学,而是想起了与亚瑟研讨辩证方法时终于找到了综合运用辩证方法的事例。鹏跃说:“西方人虽然没有,不过,华夏祖先早就综合运用辩证方法认识和解决事物了,这就是‘五行’。”
醇亲王面露惊诧,忙问:“这么说,这洋人的脑袋与我大清人也没什么二致喽?”
鹏跃答:“是的王爷,对任何事物都得格物而致知。”
醇亲王:“就是康有为、严复所说的科学?”
“不是的王爷,格物致知就是《道德经》‘道可道’后面的可道之道,西方人叫做philosophy,被清朝人翻译成了哲学。从艾萨克·牛顿的著作拉丁文名字《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就可以看出来,康有为、严复‘科学’一词想要表达的应该是这个可道之道philosophy,而非‘科学’。而science是分科之学的意思,就像我们把学问分成经史子集一样。日本人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康有为就引用过来了”鹏跃的舌头有些直,声调也在逐渐提高,显然是酒精起的作用,继续说:“这些酸儒,既不通西方学问,又对华夏文明一知半解。日本人是照葫芦画瓢,这些酸儒是照日本人的瓢画葫芦。让国人误以为西方的葫芦就是长得像瓢,而不知道瓢不是葫芦,是葫芦切出来的。他们把‘龙的传人’的‘龙’翻译成dragon,让西方人误以为龙的传人是凶暴的,女人一般刁蛮的人。”
醇亲王心想,翻译的着实可恶,若是把‘美’翻译成‘羊大’,我大清不是就成羊圈了吗?舌头也有些直,不过声调依旧平和:“你可以去翻译吗,以正视听。”
鹏跃:“王爷有所不知,学术界有个规矩叫做约定俗成。谁的门生多谁的受众多谁就是权威,足见民主不代表真理。这种民主只能导致另一种独裁,阻碍真理的发展。”
醇亲王:“不谈这些了,还是谈谈怎么用‘五行’立宪吧。”
鹏跃:“王爷,这个政治学,在下不懂,在下只知道‘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
醇亲王打断鹏跃的话,说:“医学上的事就不要谈了,我来问你个问题。”
鹏跃:“王爷请说。”
醇亲王:“大报小报天天是北洋和教会医院教出来的洋医和华医论战,洋医指责华医,剃发匠治花柳病,优人偶得峻剂就专治妇女,皮匠目不识丁药方都需人代写却既开药铺又行医,半仙靠生辰八字开方,大仙医症更是高悬匾额。华医指责洋医,发热用冰块,冻死了人;浮肿刀切放水,水没出来人倒没了;拔牙用铁锤铁钗,穿透了腮帮子。一个看病的,为什么要争来争去的?”
鹏跃:“王爷所说的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华医分汉医、草医和巫医,对不起王爷,汉医的汉不是指汉族而是指这种医学是汉朝完善成理论体系的。草医和巫医,美利坚等西方国家也有,没有人认为他们是西医的一部分,反过来把汉医与华医混为一谈是不公道的。二是,道可道,非常道。谁道的都不是自然法则本身,但谁都把自己的道当做真理了。”
醇亲王提高了语气:“没有那么简单。你不见,张角作乱要靠为民治病而聚众,太平军义和拳要靠为民治病而聚众,这洋人也是靠枪炮逼迫我大清兴建教堂广办教会医院?虎烈拉、鼠疫、梅毒一样不少地从西洋传到我大清,可海关检疫洋人一直被洋人把持,本指望太医院和北洋或教会医院培养出来的医生能为朝廷出点力,可这些人就知道窝里斗。”
鹏跃听了王爷的话,想起了夹着尾巴做人的谚语。狼总是夹着尾巴,狗总是把尾巴翘得高高的。狼不喜欢窝里斗,不做无谓的牺牲。狗喜欢窝里斗,它们见面就咬,一咬就得拼个你死我活。狼就是狼,狗就是狗,狗只能找个主子才能生存,而狼却不用。人们常常告诫自己:夹着尾巴做人。鹏跃说:“在下能为王爷做些什么吗?”
醇亲王:“身安则心自宁啊,要让时局稳定,大清得有自己的医疗和卫生体系。”
鹏跃:“王爷说得甚是。”
醇亲王:“这太医院只为皇宫服务,也指望不上;这官医局都是北洋的人,袁世凯虽然因为足疾赋闲在家,可北洋依然受他操控,你去了也不会有所作为。本王想好了一个法子,让你去尝试一下。”
17
发表于 2009-4-8 16:22:55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纯酒入口千杯少,
忠言逆耳万民书.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第三节
醇亲王说,这个法子,就是请鹏跃到遵化州唐山镇去,尝试构建大清的医疗和卫生体系。唐山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活生生的像大清的微缩景观,工农商学兵三百六十行一样不少,社会结构比起京城来还健全。重要的是开平矿务局有大量洋人矿师,依然是微缩的帝国主义在华景观,赢得这些洋人的口碑,并企盼他们的认可,对大清独立自主地发展医疗和卫生事业是至关重要的。十八岁的黄花闺女等和尚,终究有个男人的盼头。
开平矿务局的督办四品大员张奕,原本是老醇亲王奕譞的侍从,虽然不能直接提调州县军政事务,却是遵化州行政级别最高的朝廷命官,官大一级压死人说话还是管用的。总办周雪溪是张奕的亲家,家里人办事好说话。醇亲王告诉鹏跃,已经同这两位说好了,鹏跃挂名矿务局领俸,俸银同总矿师,月俸三百五。行自己的事,用银子的地方尽管向张奕要,不管是洋医西医华医汉医整出个让人特别是那些洋鬼子认可的模样来就行。
用酒精把舌头弄直了的醇亲王,思维却没有丝毫的凌乱,临别前对鹏跃说:“乐水呀,本王送给你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韬晦’。官场的话不可乱说,像本王这样‘民主(加重口气)’的并不多见。曾国藩对这两个字有深刻的领悟,他曾经说‘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
听了醇亲王这话,鹏跃打消了与王爷谈谈《天演论》的想法,《天演论》主义毕竟是慈禧老佛爷推崇的强国思想。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3:30:17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第四节
鹏跃辞过家人备好行李,次日坐火车到了天津,出了站台直奔售票处,排队买火车票。穿着东洋制服的男售票员,见到不剃发不留辫米色西装白色衬衫未打领带的鹏跃,说了一句鹏跃根本不知所云的话。鹏跃感觉他是在说:“京师高粱米哇没有天津高粱米大”,哇来大去的显然说的是日语。山海关至京师的铁路保护权归日本人,想必这位不是大鬼子就是二鬼子,鹏跃对他说:“清国话,English”。
不曾想这位来了一句天津腔:“上哪去——嗬?”仔细一瞧,制服帽子下真的有条流光水华的大辫子。
“唐山”鹏跃随口应道。
“只有下等箱。”这人的话斩钉截铁。
鹏跃想,这大清的火车想必仿照的是西方客轮体制,正待说,下等就下等吧。排在后面的一位清国男人拍了拍鹏跃的肩头对鹏跃说:“先生随行几位?”
鹏跃答:“就我一位。”
“等着,我给您买。”鹏跃让过这位男人到售票口,只见他把一张法币夹在类似护照的小本子里,递给售票员,说:“两张唐山。”售票员二话没说就给了两张像口香糖大小的车票,又找回些铜钱。
两人离开售票口,鹏跃接过车票,说:“谢谢先生,多少钱我还给您?”
男人说:“不用了,上车请我喝咖啡就行了。”
男人带领鹏跃走进外宾候车室,说这样就用不着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了。落座后,两人互道姓名和职业,知道了男人的名字叫俞竞天,开平矿务局的料场管办。见男人与自己年龄相仿,鹏跃耍起了小聪明,说:“竞天先生的名字一定是后改的。”
俞竞天有些诧异:“何以见得?”
鹏跃:“此名典出《天演论》,此前很少有人这样起名。只有现在的小孩子起名都是天择、适之、适生、适存的,您这么大的年龄显然是后改的。”中国人的名字就是一部历史,镌刻着时代的痕迹,清末的人字重名率比文革、红卫、洪伟只高不低。
俞竞天淡淡一笑:“想必鹏跃是典出庄子的《逍遥游》,乐水典出《论语》,您的兄弟肯定是叫乐山,鲲什么的,是不是?”见鹏跃点头,俞竞天继续笑着:“腐也朽哉,没有一点的时代气息。您这思想还不如我爷爷,当朝的大学士,天天登报撰文骂腐朽的汉医。”
20
发表于 2009-4-10 13:38:0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医百年《沧桑》第一部

莫非是俞樾老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1 10:01 , Processed in 0.17991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