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张仲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3-5 12:3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05 05:35am 发表的内容:
谜底的揭开并不重要,需要人们思索的是如今的中医到底还懂不懂中医。
  用此观点董中医的人可能不多了,但要想比较把握的掌握中医疗效,最终可能还得回到这一点,精通这种理论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了,麻烦的是你若真的去讲,也未必有人爱听,可我还是喜欢听。
12
发表于 2006-3-5 12:49: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下面引用由q7w4gn2006/03/04 09:26am 发表的内容:
可以神感而不可以识见,
物于化上起经纶。
  看先生之贴,对形于上而制有形于下,可能深有心得,这当是学中医之人升华的必经之路,有人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步入其道。
13
发表于 2006-3-5 15:3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下面引用由 jiop  2006/03/05 00:30pm 发表的内容:
用此观点董中医的人可能不多了,但要想比较把握的掌握中医疗效,最终可能还得回到这一点,精通这种理论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了,麻烦的是你若真的去讲,也未必有人爱听,可我还是喜欢听。

学懂这些中医的根基底蕴,的确不是泛泛之辈所办得到的。但不学懂决然不会成为真正的中医。

所以我一向坚持,只有继承才能发展中医。并认为那种投机取巧的呼喊改革中医的论调是中医的大敌。


14
发表于 2006-3-6 08:2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3/05 03:38pm 发表的内容:
学懂这些中医的根基底蕴,的确不是泛泛之辈所办得到的。但不学懂决然不会成为真正的中医。
所以我一向坚持,只有继承才能发展中医。并认为那种投机取巧的呼喊改革中医的论调是中医的大敌。
   改革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事,终归中医的微妙理论不是所有人所能掌握的,那末多人怎么办,那么多年的投入,又被打上了研博专家学者的标签,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不改怎么能活得比别人好,我想要理解一些,中医发展史也一直是这样的,所以才代有名医,代有庸医。
  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可能是活泼幽默的,话题可能是很严肃,有一些问题经常被人认为是垃圾,因为它牵扯的是一些有关天宝的问题。若漫泄是否要遭天谴,但得其人不传,误传非人,也同样是问题,这些都是闲篇,多说有辱君之耳目。还说说回阳,既然要回的是阳,就要首先界定阳这一个概念。以君之见,阳在中医里面,是哲学概念,是生理概念,是名词,是动词,还是别的一种意义,一旦界定之后,就要牵扯到他的成分和属性,如果界定的准确,就绝对能指导实践,当然在中医界,这种特定的正确涵概,应当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但它确实是中医人由形器辩证,到道器辩证的第一块砖,只有踏上这一块砖,才能进入垃圾站既神医和巫医的殿堂。既然说回阳,那么阳在没走之前,在什么地方呢?阳怎么就走了呢,走了后又到那里呢,用什么方法找到它,又用什么方法请回它,不解决这些问题,回阳恐怕是非常麻烦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19:54: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这本来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但本论坛总有那么一些“高手”,非要将这么一个本来十分浅显易懂的道理,引向“玄学”、“不可知”的境地,真是非常遗憾!
代表着中国中医最高水平的“全球中医药论坛”竟然如此,看来,中医是真的没救了!
16
发表于 2006-3-6 21: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应当欢迎别人的不同意见。论坛不是报纸,报纸让人看、论坛让人说。


下面引用由 张仲景  2006/03/06 08:15pm 发表的内容:
...你可是中医博士啊!并且是出版了“专著”的博士,我请问:中医古籍你看了几本?“功能三焦”、“信息三焦”的依据在哪里?
17
发表于 2006-3-6 23:5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星河一惯只会卖关子,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就说出来呀,你不是国家药典编撰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吗,你更应诲人不倦呀!哪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会象你这样呀.
18
发表于 2006-3-7 00:0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下面引用由jiop2006/03/06 08:28am 发表的内容:

   改革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事,终归中医的微妙理论不是所有人所能掌握的,那末多人怎么办,那么多年的投入,又被打上了研博专家学者的标签,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不改怎么能活得比别人好,我想要理解一些 ...
jiop 先生的说法很有些趣味,也很启发大家的思路,谢谢讨论,有空可否光临在下的帖子?欢迎讨论。
19
发表于 2006-3-7 19:5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下面引用由王亚当2006/03/07 00:08am 发表的内容:
jiop 先生的说法很有些趣味,也很启发大家的思路,谢谢讨论,有空可否光临在下的帖子?欢迎讨论。
谢谢先生抬爱,本人有时就像被清流卷泛起的沉渣,虽不敢附清流的高雅,但也略知一些渣泽的沉寂,若先生不嫌弃,本人必有闲如约。
20
发表于 2006-3-7 20:0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中药药性理论之由来

      引向玄学,张仲景难辞其咎,其绪首就明言,“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越人之望是由方术所致。其结语更是郑重重申,“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阴阳今人认为是十分浅显的问题,张仲景却认为不其然,“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看来古人不如今人,自伤寒被奉为经典,编篡,创新,世不乏人,但却连风为什么伤阳而七日愈,其机理也拎不清,也不会用此指导临床和预后。更难于指望着其见病知源了。可惜张仲景死了,不然本人一定要问一问,凭什么一望就能断王仲宣不服五石而后必定时而死。就是张仲景活在今天,恐怕也不敢上此网回答,省着被冠以引向玄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20:16 , Processed in 0.0524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