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yds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理论真的不可通约吗——兼与李致重教授商榷 王锡民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2-22 18:21:43 | 只看该作者
久违了,由于我的上网时间有限,今天才看到李先生的帖子,实在抱歉!所不明白者,为什么“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只不过是取象比类的延伸而已,”难道取象比类也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方法吗?希望先生指教为幸。
12
发表于 2014-2-23 09:3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2-23 01:39 编辑
孙曼之 发表于 2014-2-22 10:21
久违了,由于我的上网时间有限,今天才看到李先生的帖子,实在抱歉!所不明白者,为什么“自然科学的实验方 ...


         愿与先生讨论,谢谢先生关注。时间久了,把我的帖子重复一下。
      
    科学的概念十分混乱,我们不讨论他。我们约定科学是指文艺复兴之后形成的自然科学,不说广义的科学。我们把自然科学与哲学并列起来,容易说明问题。
    依此,我认为:中医使用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具体地说就是取象比类;西医使用的方法属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两种方法是不同的,当然这两种方法并不是毫不相干、没有联系、完全对立的,实际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只不过是取象比类的延伸而已。

      为什么说自然科学实验方法是取象比类的延伸?
      曾经有个说法:机器、工具是手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的延伸,计算机是脑的延伸。“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侧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取象比类,主要是用眼睛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再归类,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中国古代认识事物的方法。
      现代的各种化验、影像学检查、病理切片检查等等,其结果都还是疾病的“象”,这些“象”都要转换为视觉信号,信号被眼睛观察,才能够被大脑转换为信息,经过归类,得出疾病的本质(诊断)。这和取象比类方法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
      取象比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潜意识、最基本、最常用、不可或缺的方法。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他并且把这个方法发展到了极致,是对认识论的伟大贡献。达尔文的进化论、门得列夫周期表、万有引力定律以及西医的所有动物实验都是潜意识的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得出来的。取象比类、取类比象,再取象比类反复进行,最终得出事物的本质(规律),这个过程与实践论中所说的实践、理论、再实践是一个道理。
     取象比类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有联系,有共性,但是又是严格区别的,又有其个性。按照我的说法就是: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具有可融合性。或者说:辩证统一。

     请先生指教。

点评

感谢先生回复,不过我的理解,取象比类的像是八卦的像而不是所有的像都可以包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医的方法还不是取象比类的延伸。不过取象比类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这个结论请问是完全赞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 18:13
13
发表于 2014-2-23 14:43: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发表于 2014-2-23 20:1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2-23 16:53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2-23 10:43
五行学说只是中医借用的说理工具,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如果不彻底废除五行学说,中西医理论的 ...

很好!
例如,现代中医只能分辨出阴虚、阳虚是不行的,还要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阴虚、阳虚,然后才能针对病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因此说阴虚、阳虚是现象,寻找并治疗导致阴虚、阳虚的原因,才是现代中医学中的根本问题。

点评

于大人定案  发表于 2014-10-18 12:27
15
发表于 2014-3-1 18:13: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2-23 01:34
愿与先生讨论,谢谢先生关注。时间久了,把我的帖子重复一下。
      
    科学的概念十分 ...

感谢先生回复,不过我的理解,取象比类的像是八卦的像而不是所有的像都可以包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医的方法还不是取象比类的延伸。不过取象比类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这个结论我是完全赞同的。
16
发表于 2014-3-1 19:03: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对于“象”的研究很深入,邢玉瑞的《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我曾经看过先生对于桃仁、桃枝的运用,就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印象很深刻,是不是我记错了,不敢肯定。
     《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
     除了八卦中的“象”之外,还有其他意思。

      先生定有高见,请不吝赐教。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05:40:4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頂一下
18
发表于 2014-10-18 09:43: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转载拙文,今日刚看到。
19
发表于 2014-10-20 16:17: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9:2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yds123 于 2014-10-20 19:24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2-23 14:43
五行学说只是中医借用的说理工具,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如果不彻底废除五行学说,中西医理论的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2 09:09 , Processed in 0.0591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