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罗鸿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本忽悠了中医界40年的伪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08:5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3-2 01:52
哈哈,罗兄好。先生的文章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初中生看大学的课程。今生只要能及先生的十之一二足矣。:handsha ...

兄弟太谦虚了,兄弟对中医针灸的研究和思考也有很高的造诣,比那些浪得虚名者强多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19:4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3-2 11:57
罗先生治学严谨,值得称颂。
    如此宏篇考证,罗先生受累了。

王教授致力于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中医,揭示中医的科学原理绝对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正确之路,我们应该多向王兄学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21:30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3-2 12:54
建议发表在今年即将出版的〈国医年鉴〉上。

谢谢于兄了,这篇文章是只是一简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28:15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3-2 13:31
罗兄确实辛苦了。

窃以为,认定古医书的真伪,一是流传有序。如果仅有抄本,确实不妥••&#82 ...


梁兄说得好!
此书是以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书的内容拼凑而成,毫无学术价值可言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30: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先生的关注,

笔者有感于《辅行诀》严重的扰乱了中医的学术研究,为正本清源,还中医历史的本来面目。收集了大量与《辅行诀》相关的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编著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真伪考》一书,从源流、版本、书名、内容、文字、成书年代及作者等多方面对《辅行诀》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证,以确切的证据证明《辅行决》不是出自敦煌千佛洞石室密藏的古卷子本,而是一本近代伪书。

目录
引言
第1章 敦煌史略
第2章 陶弘景简介
第3章 中国古代的伪书与辨伪
第4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研究概况
第5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源流考证
第6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版本考证
第7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名考证
第8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古医籍考证
第9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古医家考证
第10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内容考证
第11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古字、通假字、冷僻字”考证
第12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证
结语
附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下面摘录一小段: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自出张大昌献书之后,中医界的所谓专家学者们就对其进行“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中医界的所谓专家学者们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识,即认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张大昌祖父张偓南从敦煌道士王圆箓手中购得,后在文革中被毁,现存者为张大昌弟子转抄本与张大昌追记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是敦煌遗书,为陶弘景亲撰或其弟子集陶说而成,张仲景《伤寒论》是依《汤液经法》而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在研究《伤寒杂病论》文献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近三十年来,对专家学者们的共识没有任何人在学术上提出质疑,因而,许多研究中医史、伤寒论、方剂、陶弘景以及研究敦煌的论文及书籍都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来引用,更有许多人以“研究”《辅行诀》而获取硕、博士学位。这严重的扰乱了中医的学术研究。现将三十多年来,公开出版的有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研究以及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作为文献引用的书籍和研究论文(不完全统计)开列如下:
一、书籍
1981年-1990年
名医治学录  曾时新,叶岗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81(第44页)
中医治则研究(2版)  姜春华,沈自尹编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3
壶天散墨  裘沛然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178)
中医硕士研究生论文集  第1辑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育处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86(79)
姜春华论医集 姜春华著 福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338)
中国药学史纲 余慎初著 昆明市: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7.
敦煌古医籍考释 马继兴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8
敦煌医粹-敦煌遗书医药文选校释 赵健雄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中医人物词典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编 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
壶天散墨  裘沛然医论集  裘沛然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06(216页)
1991年-2000年
中药分类学 万德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22页)
中国医学史略 贾得道著 太原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04(104,136)
常用中药词语词典 于维萍,李守俊主编  济南市: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551)
杏林成蹊集-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生教育成果巡礼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所编 1995(14)
中医大辞典  李经纬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5(1370)
仲景方药现代研究  叶森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7)
道家文化与中医学  江幼李著 福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213)
敦煌失宝记  陈作义编著  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 1998
古今录验方(唐)甄权撰;谢盘根辑校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中医经典著作思路与方法研究 邱德文主编 贵阳市:贵州科技出版社 , 1992.
历代史志书目着录医籍汇考 李茂如等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中医古籍文献学 张灿玾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
汤方辨证及临床  畅达等编著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9
中国古代科学史纲 卢嘉锡,路甬祥主编  石家庄市: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敦煌学文库) 张侬著  兰州市:甘肃文化出版社 , 1995
中医文献学概论 徐国仟主编;史兰华,王振国编写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4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胡希恕 胡希恕著述;张文康主编;冯世纶册主编
伤寒论选读 柯雪帆主编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
中国科学技术史  人物卷 卢嘉锡总主编;金秋鹏主编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1998
99仲景学术论坛 刘渡洲,聂惠民主编 富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1999.
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 张俊庭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96
中国医学文化史 马伯英著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4
伤寒学术史  叶发正著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5
威县志 张桂菊主编;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 1998.
中医文献辞典 余瀛鳌,李经纬主编 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第115页)
温病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彭胜权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外台秘要方[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1993.(225页校注⑦)
《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论文选编》作者:中国中医研究院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敦煌大辞典 季羡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推演伤寒论附:陶弘景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 魏甫贤 吴秀娥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敦煌中医药全书 丛春雨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4
医宗真髓-敦煌医方选粹 王道坤 尹婉如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5
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  张侬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
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 丛春雨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敦煌医药文献辑校 马继兴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敦煌石窟秘藏医方 王淑民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
中国中医药年鉴  1999施杞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国学研究  第7卷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
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陈纪藩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李经纬,林昭庚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2001年-2010年
中国中医药年鉴  2000 施杞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1
古代生物与医学 李慕南主编 开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05
中医临床基础学 熊曼琪著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国学通论 曹胜高著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
经方100首 黄煌主编 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子琳赵尚华,张俊卿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中医基本功手册 《中医基本功手册》编委会编着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第154页)
中国历代名医名术 刘祖贻,孙光荣主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2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6卷 2002季羡林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春华秋实 继往开来-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彭春龙等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
碥石集 第3辑 十七位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畲靖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2
陶弘景丛考 王家葵 齐鲁书社 2003
中医学术发展史  严世芸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4.08(第103页)
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  2004 严世芸主编;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4.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曹东义著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4
中国医药文化遗产考论  郑蓉等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5
中国汤液经方-伤寒杂病论传真 冯世纶 张长恩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中国汤液方证-仲景方证学  张长恩 冯世纶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赵健雄医学文粹-敦煌医学研究  赵健雄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伤寒方证便览   柳少逸编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解读张仲景医学 冯世纶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知中医  行中医  曾晓虎编著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6.
敦煌学研究文库 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 李应存、史正刚 民族出版社 2006
敦煌古医方研究 刘喜平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解读张仲景医学 冯世纶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实用敦煌医学 李应存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医苑英华  王晞星,李源增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敦煌古医籍校证 陈增岳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8
百味中药应用发微  陶御风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姜生,汤伟侠主编.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2010(501)
中国药学年鉴 2009 彭司勋主编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8.
读解《伤寒》张再良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医易通论(周易与中医智慧丛书)  赵尚华主编  太原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  张志远编著
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伤寒论坛丛书) 第1辑 陶有强,石应轩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9.
中医哲学史 第1卷 先秦两汉时期 程雅君著 成都市:巴蜀书社 , 2009.
十一师秘要 赵俊欣 学苑出版社 2008
曰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  何华珍著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4.
现代中医名家医论医话选 经典卷 张煜,王国辰著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
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6卷  2002 季羡林等主编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仲景学术探赜  李敬孝,姜德友,李宇航主编 哈尔滨市: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张仲景医学源流  陈明,傅长龄主编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春华秋实  继往开来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彭春龙等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
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张大昌 学苑出版社 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王雪苔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伤寒论阴阳图说 衣之镖 学苑出版社 2008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 张大昌 钱超尘 学苑出版社 2008
经方研究与临床发微  李赛美  朱章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中医古籍阅读学 王育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张横柳,吴政栓,许国敏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6
中药资源学 方成武,王文全主编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2005
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 下 张弓主编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
伤寒论学用指要 翟慕东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6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医药卷 陆秀兰主编 沈阳市:辽海出版社 , 2001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高文柱,沈澍农校注 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2008.
敦煌史话 姜德治著 兰州市:甘肃文化出版社 , 2009  
中华医药文明史集论 梁峻等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3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姜春华(姜春华著;张文康(总)主编;张云鹏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2(236页)
中医大辞典(2版) 李经纬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
姜春华论临证(近代名老中医经验) 朱世增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9.(200,276)
名医评析单穴治病大全  解秸萍主编 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中国医药 救死扶伤 感受生命 王志艳主编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
矿物药  张保国著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5.
宗教与中医学发微  赵文著 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8
肾虚与科学 沈自尹院士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心路历程  董竞成,蔡定芳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206,472)
中国医道  王凤兰主编  苏州市:古吴轩出版社 , 2009.
解读张仲景  庞景三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0.
名方名医实践录  王阶,张允岭,何庆勇著 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0.
带您走进《金匮要略》梁永宣,甄雪燕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8.
中国汤液经方  伤寒杂病论传真冯世纶,张长恩主编;闫志安等编著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5.01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张子琳 张子琳著述;张文康(总)主编;赵尚华,张俊卿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1
张仲景方方族 郑全雄,丁晓刚,贺红莉主编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4
药王千金方(185) (唐)孙思邈原著;高文柱主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2004

医籍叙录集 李茂如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中医是本故事书常宇,李蔓荻编著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9.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郝万山李赛美著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中医各家学说专论鲁兆麟主编;秦玉龙等副主编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人类的敦煌冯骥才著兰州市:敦煌文艺出版社 , 2004.
中医方剂学发展史 朱建平 学苑出版社 2009
《解读<伊尹汤液经>》冯世纶 学苑出版社2009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衣之镖  学苑出版社 2009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 李其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研究》 衣之镖 衣玉品 赵怀舟 学苑出版社2009
《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  刘志杰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敦煌学简明教程  褚良才编著 北京市:中华书局 , 2001
碥石集 第3辑 十七位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 佘靖主编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2002
黄煌经方沙龙  第1期  黄煌主编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丝路华夏医学辨析 孟昭勋,康兴军主编;于仪农等编撰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 , 2004
生命的圣火  宗教与医学纵横谭郑怀林,甘利仁主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8
敦煌追问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05.
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与实践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张伯礼,王永炎主编 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裘沛然选集  上裘沛然著 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04.
医苑英华  上王晞星,李源增主编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衣之镖等编著. 张大昌先生弟子个人专辑: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北京市:学苑出版社, 2009.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 邓铁涛,郑洪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重剂起沉疴 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仝小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修续四库全书伤寒类医着集成 第5册》 虞舜 王旭光 张玉才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席泽宗 姜生 汤伟侠 科学出版社 2010
中国医学文化史 (上) 马伯英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甘肃古代医  学鄢卫东 李顺保  学苑出版社2010
茅山宗师陶弘景的道与术  刘永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肘后救卒方》新解  刘绪银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陶弘景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钟国发著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明于阴阳  中医的概念与逻辑刘宝义著,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 2007.
张仲景研究集成  上、下  钱超尘,温长路主编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4.
历代中医学家评析 姜春华,姜光华编著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  范家伟著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0.
伤寒论选读学习指导  柯雪帆主编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李时珍研究集成 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3
张仲景用方解析 冯世纶,张长恩主编;闫志安等编着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4
东方名珠古中医 王召德编著 北京市: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5.
黄帝内经:面部诊治术解密  张作记著 北京市:中国盲文出版社 , 2009
偏方验方妙方经方家用全书  超值典藏版 百姓生活文库编委会编著北京市: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10.

2011年-2013年
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 吕志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衣之镖 学苑出版社 2011
《左手易经,右手内经》 程献忠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张子琳老中医60年临床经验精华  赵尚华等整理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1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伤寒论(第2版)熊曼琪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 冯世纶 张长恩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经方世界 张再良 学苑出版社2011
衣之镖编著.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北京市:学苑出版社, 2011.
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2版)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1.
发现中药  对本草药性的深度解读 第2辑 钟知霖编著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医林掌故  许敬生编著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发现中药  对本草药性的深度解读  第1辑钟知霖编着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1.
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 吕志杰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方剂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下 李飞主编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董氏针灸注疏  刘毅著 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1.
经方论治心脑血管疾病  王阶,张允岭,何庆勇著 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1.
中近古医药文献训诂研究 陈增岳著 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11.
道医陶弘景研究. 刘永霞著. 成都市:巴蜀书社, 2011.
古今录验方. [唐] 甄权撰;谢盘根辑校.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3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鸿声 于 2014-3-2 20:42 编辑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伤寒论》方的文献研究刘耀 山东中医药大学1998
以味成方法则探析  刘劲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
从《辅行诀》的研究探索经方组方法则和配伍规律 徐浩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从经方配伍看《伤寒杂病论》对前人组方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高元宏,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晋唐时期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  吴潇湘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
《伤寒杂病论》用药四性规律研究   张引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朱寒阳  湖北中医学院2007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  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文献研究 张濒月 陕西中医学院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规律之探究 陈洋子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1
敦煌医籍医学用语研究  乔鑫  西南大学  201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对《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继承及组方原则李汪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
陶弘景藏象理论研究  陈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2
基于《伤寒论》的小阴旦汤探讨  张晶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
[博士学位论文]
《伤寒论》方剂的文献研究 窦迎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张仲景医方的文献研究  米鹂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  
宋本《伤寒论》刊行前《伤寒论》文献演变简史 王立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经方之传承脉络:仲景方探源 阿尔诺德·福尔斯莱斯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敦煌写本医方研究 李应存 兰州大学 2006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黄英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文献研究 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从方剂组方的三种模式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方剂特点  李崇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张仲景方证论治体系研究及其方证数据库 刘立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金匮要略》补法探微 杨建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 袁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  许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基于汤液经法图“五味十法”的《伤寒论》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高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博士后学位论文]
小补心汤的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于能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三、期刊、杂志论文
论文名、作者、期刊、时间
1981年-1990年
《伤寒论》与《汤液经》姜春华 中医杂志 1985第10期
试析《伤寒论·序》及正文中的真伪问题 洪贯之 中医药研究 1987年第2期
敦煌卷子《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考 王淑民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第4期
1991年-2000年
《伤寒论》版本系统 张书芬 李宝昆中医药学报1991第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急救医学 陈湘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第1期
阳旦汤方证考略 魏雪舫;陈忠琳  河南中医杂志1991 第6期 4-7
《伤寒杂病论》溯源 冯世纶 国医论坛 1992第4期
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学术价值 丛春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第12期
敦煌文物古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 1992
敦煌医学残卷“开九窍疗法”初探 孟陆亮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5 第1期
古佚经方“阴旦汤、阳旦汤”考释  谢盘根  河南中医1995第2期
张仲景“四神汤”探源 谢盘根 河南中医 1996年 第3期
《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探析 刘耀 马开灵 史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第6期
敦煌“大阳旦汤”与《金匮》阳旦汤关系考 牟慧琴 甘肃中医 1997 第3期
敦煌古医籍中的脏腑辨证  陆亦朗 中医文献杂志  1997第4期
《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探析 刘耀 马开灵 史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第6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 李应东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8 第2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 王淑民 中医杂志 1998第11期
“经方”溯源  刘渡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第1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内经》条文 张永文 沈思钰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第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心病症治探秘 丛春雨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第2期
敦煌医学中古医方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李应存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第3期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曹东义 王文智 贾春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0第4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急方析义 丛春雨 中医文献杂志2000
第4期
2001年-2010年
通关散方源考  朱建平 中国医药学报 2002第2期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 张永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第3期
《伤寒杂病论》古今谈(电视片解说词) 郭君双,田思胜,杨金萍 中医文献杂志2002年第3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丛春雨 敦煌研究 2002第3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梁永林 李生财 贾育新 中医药学刊 2002第4期
敦煌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古医方的源流  张侬 刘强 敦煌研究 2002第6期
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 吴红彦 刘喜平 李沛清 中成药2002第7期
张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考 张灿岬 张增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第7期
经方探究 冯世纶 中国医药学报  2002第7期
敦煌医学资料研究概况 王凤兰 中医文献杂志 2003第1期
敦煌遗书中有关方剂学的文献研究 吴红彦 刘喜平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第2期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钱超尘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第2期
《伤寒论》第359条疑义解析 关新军 国医论坛  2003第3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 张永文 郭郡浩 蔡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3第3期
浅议“五行互藏”理论 陈刚 王平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第3期
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 丛春雨 中医文献杂志 2003 第4期
敦煌古医方的研究概况 刘喜平 中成药 2004第1期
张仲景的食疗观 范春 国医论坛  2004第1期
敦煌遗书中的中医方剂学成就 刘喜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第3期
古代中医是否有农尹与岐黄派之分?-探伤寒论之源陈方佩 中华针灸医学会杂志2004 第7期
近20年来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 王春艳 张如青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第3期
敦煌文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创制经方12首丛春雨 敦煌研究 2004 第2期
从六朝医学文献看《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渊源 王立子 中国医药学报2004第7期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5第1-4期
医药学术对道教的意义关于陶弘景医药活动的个案考查 王家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第1期
《辅行诀·汤液经图》诠释:徐浩 张卫华 杨殿兴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第3期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经方配伍法则的新发现徐浩,张卫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第4期
经方君臣佐使初探 张建敏 黄克希 福建中医药 2006第3期
仲景伤寒经典著述源流探微 许国敏,张横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第4期
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 邱仕君 陈坚雄 程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 第1期
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 陈坚雄 邱仕君 肖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第2
敦煌医学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概况与医方释要 李应存 史正刚 中医药通报 2007第3期
谈谈对《金匮要略》泻心汤出处、方名的理解 张薛光 中医文献杂志2007第3期
《伤寒论》方证治法的源流及发展 辛智科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第3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研究述评 宋春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第4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汤液经法》图试读李具双 中医药文化 2007第5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急症治疗方剂浅析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2007第5期
五脏互藏五味理论应深入研究 梁永林 中国中医药报 2007第12期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钱超尘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第12期
认识经方《伤寒论》的渊源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 冯世纶 北京扶阳论坛200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现存版本对比研究 石琳 王庆国 中医文献杂志2008第2期
“五行互藏”的理论探讨袁文君 甘肃科技纵横 2008 第2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二旦、六神汤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8第4期
天行时气五经钩玄-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启玄胡冬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第4期
再探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煎药及服药规律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第4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二旦、六神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第5期
《汤液经法》《伤寒论》《辅行诀》古今谈 钱超尘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第6-8期
《辅行诀》抄本寻踪《中医药文化》2008年 第6期
大小勾陈大小螣蛇出处考 石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第7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撷英 刘志刚 柴程芝 中医研究 2008 第11期
王圆箓监守自盗《辅行诀》简考 钱超尘 中医药文化,2009第1期
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以《辅行决》和《本草经集注》为核心刘永明 中国道教 2009第2期
试析敦煌写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性质:王使臻;苗钟立 中医文献杂志 2009 第5期
泻心汤证组方原理探源 蒋楠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6期
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已佚古书《汤液经法》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河北中医 2009第6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 侯中伟 河南中医  2009第12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二旦四神汤组方原理探析 韩鑫冰;颜新辽宁中医杂志2010第1期
汤方辨证依据阴阳病势而无关五行学说 陈淼和 郑文伟 中医药研究论丛2010第1期
浅谈《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辨证论治 何云义 张勤 张玉英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第2期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考论 刘永明 敦煌研究 2010第3期
略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学术价值 高振华 中医文献杂志2010第3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陶弘景关系考 张永文 沈思钰 蔡辉 河北中医2010第3期
试探《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制方用药特色 高振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10 5期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五味子之药证与应用配伍 高宗成 明通医药2010
千年传奇《辅行诀》-《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读后曹东义 山西中医2010年第10期
医圣张仲景生平事迹及《伤寒杂病论》方源考张永文;沈思钰;蔡辉河北中医2010第2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初探 许继宗 乔宪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第12期
2011年-2013年
《内经》“神客在门”新解及其中医治疗方法学探讨 许继宗,石玉君,乔宪春吉林中医药2011第8期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药物剂量溯源考 姬航宇,仝小林,赵林华,宋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3期
《辅行诀》组方思想对五输穴配穴的启示:六腑五输穴配伍法则新发现 刘稼 梁永林 李金田 李应存中医药通报2011第3期
《伤寒杂病论》与《辅行诀》《汤液经》《内经》关系探究 任灵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3期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汤液经图》看五行传变规律许继宗 乔宪春 石玉君吉林中医药2011第5期
理中丸君药考辨 袁冰 石东平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第1期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药物剂量溯源考 姬航宇 仝小林  赵林华  宋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第3期
经方的来历 罗大中 中华养生保健  2011第8期
复原《黄帝内经》五音疗病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许继宗;乔宪春;石玉君;李月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第5期
《辅行诀》和《伤寒杂病论》“方同名异”及其原因解玄 代民涛 柴可夫 李秀中医学报2011 第3期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急救探析  许建阳 夏红杰 郝晋东 刘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第8期
敦煌莫高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救诸劳损病方》急救探析 王晖 刘静 郝石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第11期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来源及医学价值 王非 李汪洋 闫秀君 中医药学报2011第1期
经方起源考  任灵贤;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心病诊疗特色探析 余锋 罗小星 湖北中医杂志 2011 年第2期
《辅行诀》外感天行病方理论初探 吴新明 刘洋 李菲 彭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7期
《辅行诀》体、用、化味理论研究 吴新明 刘洋 李菲 彭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4期
思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读《解读伊尹汤液经》有感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3期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梁永林 刘稼 时珍国医国药 2011第2期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述义梁永林 刘稼 李应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4期
敦煌遗书中小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刘稼 梁永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第6期
经方渊源考马凤丽;秦竹;熊红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第8期
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讨经方组方规律在针灸学中的应用许继宗 石玉君 乔宪春 李月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第11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大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梁永林 李金田 刘稼 李应存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第2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杂病证治思想浅析张永文 鞠娟 李芳 中医药学报2012第1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外感天行与张仲景伤寒探讨张永文 鞠娟 李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第5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互藏五味梁永林 刘稼 李金田 李应存 时珍国医国药2012第2期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调中补心汤探讨心系疾病治疗方法车伯琛 郭伟星 环球中医药2012第7期
《辅行诀》引用仲景方剂考 钱超尘西部中医药 2012第11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药征初探程保智 四川中医2012第10期
《汤液经法》药性组方法则浅析王烨燃 李冀 中医药学报2012第5期  
中医时空统一观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徐宗佩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第2期
五行针法联合敦煌大补肺汤治疗面肌痉挛192例临床研究 段慧 左小红 陆萍 光明中医2012第9期
藏象学说思想对陶弘景养生观的影响  陈婉;胡冬裴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第9期
经方象数规律刍议 王位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第1期  
以味成方原理与五行制方思想探讨吴茂林 中医杂志2012第22期
阴旦汤考证  张晶星 何赛萍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第2期
伤寒论评话 第14章 张仲景并非“群方之祖”,桂枝汤即是“小阳旦汤”:气津两虚证的误治与救治 梁华龙 中医学报 2013第2期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虚实对本脏升降的影响初探光明中医 2013年5期王占磊李应存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及五味补泻图构思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7期张大魁

四、会议论文
陶弘景五脏虚实辨证方论钩沉 胡冬裴 张挺 朱凌凌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2007
王圆箓手里为何有《辅行诀》敦煌原卷 钱超尘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论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学术价值丛春雨 国际传统医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五味对五脏效应不同论——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心得(一)
五小补汤的组方思路探讨——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心得(二)
从陶氏的兼味学说看中医的生化理论——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心得(三) 张志远赵宏杰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论文集2012

从以上所列书籍或论文及其作者来看,读者可知,其中不乏中医的“泰斗”或“大师”级人物,《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危害已涉及中医学术的各个领域,
17
发表于 2014-3-3 19:34:36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
18
发表于 2014-3-3 19:44:15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3-3 00:30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伤寒论》方的文献研究刘耀 山东中医药大学1998以味成方法则探析  刘劲 ...

哈哈,先生真乃中医人才也!
19
发表于 2014-3-3 20:12: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
发表于 2014-3-3 22:23:54 | 只看该作者
佩服罗先生的考证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23:07 , Processed in 0.1492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