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现状是中医人大都不精通中医理论(原创)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4-23 11:04:4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4-22 12:26
请各位不要回避本话题,踊跃发言,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请先生不发表非学术语言!

点评

你怕提名让你谈吧?  发表于 2014-4-23 11:27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1:1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4-23 11:2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23 10:32
【 我接触中医论坛已经四个年头。观论坛发言者,中医业内人士大体可分为两大类观点。一类是顽固 ...


       1、命门的位置在哪里?怎样统一?
       2、你能说清内经中的“精”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精“之间的关系吗?
       3、元气是真气、原气、元阴元阳之气吗?
       4、肾气与元气是什么关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说,”元气与肾气相似“,你同意吗,你能说对吗?
       5、你对中医阴阳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人体阴阳的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先生若不想当一个不明白中医基础理论者,  就请 李先生讲清楚以上几个概念.  如果讲不清,  那只能说你没有学懂中医基础理论了.
      如果连这些基本概念都没弄明白,  还能说你懂中医理论吗? 还有别的解释吗? 说其它都是苍白无力的.

      若讲不清楚,   总 不能说自己明白吧.
       你能谈两个概念,  也算你稍微明白一点.


13
发表于 2014-4-23 11:43:3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中医内部会出现两种针对性的观点,而且是异常地顽固?经过对于几个中医论坛和中国中医药报上所发文章的思考,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真正的答案有二:
      第一,中医人原来不精通中医理论,大都是一知半解。正因为一知半解,稀里糊涂,而又固执已见,这样就会出现偏见,有偏见就会争执。从论坛上的发言就可看出,不求甚解,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却自以为是,这就是中医人的整体现状。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一知半解而已。
      第二,中医理论自身矛盾太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距离系统性成熟相差太远。这是中医人难以掌握中医原理的关键。入了中医的门,却没有系统掌握中医原理,必然就会各执偏见。这是中医理论难以继承的最大难题。
      这个事实提示我们,中医要想发展,必须从理论上入手。如果没有标准的中医理论,中医人的思想是不会统一的。所以,梳理中医理论中精华的部分,使其趋于完善,是当今中医界最重要的任务。

回复:
    标准是什么?以什么作为参照物?
    精通的标准是什么?中医理论的标准是什么?是原中医理论,还是中医教材的中医理论?先生是一笔糊涂账!
    原中医理论是完整系统的理论,你们硬要把阴阳五行学说拆开,并且把五行学说拿掉,所以,先生对于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这一由阴阳五行学说演变来的治疗法则恍如隔世,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就是自然顺理成章的了。
    梳理中医理论的参照物是什么?是原中医理论?僞中医理论?西医?科学?

    先生的思想是现代主流思潮,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是不得不犯的错误,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先生具有时代代表性,因此对于先生的批评不单单是针对先生的。

点评

李先生将中医教材称为伪中医理论,认可原中医理论,就等于已经承认中医理论中存在着重大错误,所以,中医理论必须梳理,才能完善。李先生原来不懂什么叫梳理。梳理当然要有参照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4 22:09
李先生将中医教材称为伪中医理论,认可原中医理论,就等于已经承认中医理论中存在着重大错误,所以,中医理论必须梳理,才能完善。李先生原来不懂什么叫梳理。梳理当然要有参照物。  发表于 2014-4-24 22:09
14
发表于 2014-4-23 11:54: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发表于 2014-4-23 13:29:37 | 只看该作者
     1、命门的位置在哪里?怎样统一?
       2、你能说清内经中的“精”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精“之间的关系吗?
       3、元气是真气、原气、元阴元阳之气吗?
       4、肾气与元气是什么关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说,”元气与肾气相似“,你同意吗,你能说对吗?
       5、你对中医阴阳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人体阴阳的原理吗?
     回复:
     我对于原中医理论谈不上精通,但是,我不反对他,不改变他,尊重他,不明白的地方,存疑。
     先生以僞中医理论为依据提出的问题,是可笑的。
           1、命门的位置在哪里?怎样统一?
        回复:命门说的是功能,没有西医所说的解剖位置。
       2、你能说清内经中的“精”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精“之间的关系吗?
        回复:二者没有关系,后者是受到西医熏制的、僞精。
       3、元气是真气、原气、元阴元阳之气吗?
        回复:原中医理论中,气与精是不分开的,称为精气学说。把气分离出来,搞的玄之又玄是僞中医。
       4、肾气与元气是什么关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说,”元气与肾气相似“,你同意吗,你能说对吗?
        回复:原中医理论中没有这些僞中医的说法,僞中医自娱自乐把!
       5、你对中医阴阳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人体阴阳的原理吗?
        回复:中医理论中有阴阳五行学说,没有脱离阴阳五行学说的阴阳!

点评

呵呵,命门是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先生写书不会连这个基本常识也不懂吧?  发表于 2014-4-23 16:05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6:14: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23 13:29
1、命门的位置在哪里?怎样统一?
       2、你能说清内经中的“精”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精“之间的 ...

        先生以僞中医理论为依据提出的问题,是可笑的。
        1、命门的位置在哪里?怎样统一?
        回复:命门说的是功能,没有西医所说的解剖位置。
       2、你能说清内经中的“精”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精“之间的关系吗?
        回复:二者没有关系,后者是受到西医熏制的、僞精。
       3、元气是真气、原气、元阴元阳之气吗?
        回复:原中医理论中,气与精是不分开的,称为精气学说。把气分离出来,搞的玄之又玄是僞中医。
       4、肾气与元气是什么关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说,”元气与肾气相似“,你同意吗,你能说对吗?
        回复:原中医理论中没有这些僞中医的说法,僞中医自娱自乐把!
       5、你对中医阴阳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人体阴阳的原理吗?
        回复:中医理论中有阴阳五行学说,没有脱离阴阳五行学说的阴阳!
——————————————————————————————————
       你这几条回复,将《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定位为伪中医,然后,就可拒绝对上几条的提问。充分证明,李先生就是真正的伪中医,是一位混饭吃的伪中医。
       1、说命门没有位置,错!为什么《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你不会说难经也是伪中医理论吧??
       2、《中医基础理论》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当时的一些中医名家编写的,历经8次改版至今,不断提高。你说是西医写的,纯属胡说八道。是哪位西医写的?请说出来名字。在论坛上信口开河,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李先生原来不在乎丢人现眼。
       3、你说中医理论精气不分,说明你根本没有读过《内经》,一无所知。
       4——5、你原来不懂中医的元气、肾气、阴阳、五行。那么,你那个《中西医融合观》是在盲人骑瞎马的过程中,蒙出来的?
       我多次批判你的谬论,但未见你有丝毫长进,一味拉历史倒车,喜欢倒骑驴。现在感到,不值得一批了。



补充内容 (2014-4-23 21:16):
内经说:“命门者,目也。”
17
发表于 2014-4-23 17:10: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命门是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先生写书不会连这个基本常识也不懂吧?  
    回复:请先生去问问王西民教授,他说的命门是不是穴位。

点评

李痛显先生,连本人的名字都不会写了,本论坛中,也就你能想出这种损招。思想支配大脑,本质在语言中暴露。  发表于 2014-4-23 21:10
18
发表于 2014-4-23 17:13:11 | 只看该作者
梳理中医理论及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几千年的流传,概念会变,也会张冠李戴的........
支持王教授的观点

点评

还是梁院长,对于中医理论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3 21:15
还是原来的概念吗  发表于 2014-4-23 17:17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1:15:26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4-23 17:13
梳理中医理论及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几千年的流传,概念会变,也会张冠李戴的........
支持王教授的 ...

还是梁院长,对于中医理论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0
发表于 2014-4-23 21:54:1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23 09:10
呵呵,命门是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先生写书不会连这个基本常识也不懂吧?  
    回复:请先生 ...

学术争鸣应该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不应使用带侮辱性的字词,希望以此为鉴。

点评

支持铁总!  发表于 2014-4-25 11: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10:40 , Processed in 0.0637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