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问中西医融合观李先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9:00:1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18 06:53
没有二问了吗!
     到此为止?!

我的观点如同10楼九公所言。李先生的解释我还没有弄明白,故而暂时没有二三问。
等我闹明白先生的意思再叨扰先生吧!
谢谢!
12
发表于 2014-8-18 09:46:0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17 17:14
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西医融合 ...

问两个问题:

1.一不行二不行如何知道三能行?

2.一不行二不行为什么不行?
13
发表于 2014-8-18 18:01:23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8-17 23:59
我个人认为,不必在中西医能不能融合、结合、汇通、通约这些字眼上纠结太多,如果让我讲,我认为中西医既 ...

      [结合、融合、汇通、通约这些字眼真的不是非常重要,知道各自的长处与短处,然后取长补短,融为新的东西,如一个临床医生,既会中医汤方针灸推拿,又会西医手术静脉用药抢救技能,那么这个医生身上是不是就有中西医的好东西?至于叫结合、融合什么的,对于医生本身影响不大,主要的是这样的医生,无疑会胜过任何单一的中或西医生。 ]
        回复:
      谢谢先生关注。
      在临床工作中,没有必要太纠结。但是,中医大学的潜规则是:在使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中医理论去辨证论治,不要掺杂西医的思维方式,否则,容易出问题。
      理论研究则不一样,运用概念进行推导,差之分毫失之千里!例子我就不说了,中西医结合的失败就是例证。


  
14
发表于 2014-8-18 18:3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8-18 11:01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8-18 01:46
问两个问题:

1.一不行二不行如何知道三能行?


        1   一不行二不行如何知道三能行?
       回复:失败是成功之母,聪明人能够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因此,第三次成功的几率大多了!能不能一定成功?未知也!人类探索未知的欲望是无限的,能不能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方向正确与否?正确方向的先决条件是:你所研究的客观事物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当一个患者坐在了中医、西医的面前,中、西医各有一个诊断,进行了不同的处理,病人都能够痊愈。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病人体内只可能有一种变化,中、西医理论一定能够融合。
       为什么不能通约?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以西医为金标准解释、实验研究没有成功!如同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关系那样,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
        中西医融合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2.一不行二不行为什么不行?
      回复: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从不知到知之不多,直到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一定要付出代价,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接受失败的教训,找到失败的原因,减少探索的成本,甚至于生命的牺牲。医学的任何知识、技能都是病人的生命、鲜血、痛苦换来的,不是医生的私有财产!以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合而言,尽管我们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结果是汇而不通,结而不合。我找到的原因就是,中西医结合学派没有找到中西医之间的共同参考系,不懂得中西医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以西医为金标准去通约中医,所以结而不合。
      
       通约的标准是,没有产生新概念,完全以西医的概念解释、验证中医的概念和理论。



15
发表于 2014-8-18 19:15:3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18 18:32
1   一不行二不行如何知道三能行?
       回复:失败是成功之母,聪明人能够总结出失败的原 ...

我倒是觉得吧,行与不行关键是能不能把中医理论和技术原理弄清楚,弄清楚了就行,弄不清楚就不行,与经验啊教训啊时间啊代价啊的没有直接关系,弄不清楚中医理论和技术原理经验啊教训啊时间啊代价啊的再多再大也不行。
16
发表于 2014-8-18 19: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8-18 19:23 编辑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8-18 07:59
我个人认为,不必在中西医能不能融合、结合、汇通、通约这些字眼上纠结太多,如果让我讲,我认为中西医既 ...


                 何先生出语不凡,的确是真知灼见。赞成。
17
发表于 2014-8-18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17 16:37
既然先生们有兴趣,我就慢慢说。李老师也提出同样问题,希望大家提问题,提批评意见,我能够回答的一 ...

简单地说,“通约”就是中西医结合,他没有产生新概念,至今结而不合;融合是产生一个新的原基概念,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

这个解释更不明白了,按您这么说,“融合”应该比“通约”难度大啊?

在另一帖里,我准备以“肝气郁滞”为例和您探讨“融合”的意思。到那里再说。
另,关于中西医结合,本论坛好像否定的意见多。

18
发表于 2014-8-18 20:0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8-18 12:05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8-18 11:15
我倒是觉得吧,行与不行关键是能不能把中医理论和技术原理弄清楚,弄清楚了就行,弄不清楚就不行,与经验 ...


       中医理论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是非常清楚的,西医传入中国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参照物,运用新的参照物看中医理论的时候,中医的理论西方人就弄不清楚了!
     现在的中国人都以西医作为标准,以西医为参照物,衡量中医理论的时候,运用西医理论解释不通中医理论,因此,也就说中医理论原理不清了!
     现在,传统中医人运用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看病治疗病人,其技术、原理在中医的圈子里仍然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现在现代西医学习了中医,但是没有学进去,潜意识的运用西医理论瞎套,或者说教条主义应用中医理论看病,失败了,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承认自己没有学会中医,而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中医理论原理不清!
      更有甚者,把自己错误理解的中医理论,加罪于中医理论而在那里拼命地批判,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在批评自己,与中医理论无关。
19
发表于 2014-8-18 20:02: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是非常清楚的,西医传入中国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参照物,运用新的参照物看中医理论的时候,中医的理论西方人就弄不清楚了!
     现在的中国人都以西医作为标准,以西医为参照物,衡量中医理论的时候,运用西医理论解释不通中医理论,因此,也就说中医理论原理不清了!
     现在,传统中医人运用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看病治疗病人,其技术、原理在中医的圈子里仍然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现在现代西医学习了中医,但是没有学进去,潜意识的运用西医理论瞎套,或者说教条主义应用中医理论看病,失败了,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承认自己没有学会中医,而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中医理论原理不清!
      更有甚者,把自己错误理解的中医理论,加罪于中医理论而在那里拼命地批判,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在批评自己,与中医理论无关。
20
发表于 2014-8-18 20:26:3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8-18 11:46
简单地说,“通约”就是中西医结合,他没有产生新概念,至今结而不合;融合是产生一个新的原基概念,形成 ...

     这个解释更不明白了,按您这么说,“融合”应该比“通约”难度大啊?
在另一帖里,我准备以“肝气郁滞”为例和您探讨“融合”的意思。到那里再说。
另,关于中西医结合,本论坛好像否定的意见多。
=============================================
       回复:
     按照中医是无理数、西医是有理数的取象比类方法而言,中西医理论的通约是不可能的,只能够融合,形成实数概念。
      融合与通约是可能与不可能的关系,而不是难度大小的问题。
      正确评价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世界上没有直路,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功。以西医直接解释、以科学实验方法证明中医理论的错误与正确,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寻求其他方法势在必行,于是才有了中西医融合观,他是以中西医结合的失败为教训的,同时,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为中西医融合打下了科学基础。科学这个工具是非常有用处的!但是,科学只是我手中的工具,中西医融合还使用了其他工具,例如:取象比类、系统方法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1 17:23 , Processed in 0.0673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