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问中西医融合观李先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1:06:44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8-23 20:51
但是,作为理论研究一定要严密论证,不能够把“结胸”与西医的胸腔联系起来!但是西医看到“结胸”让他不 ...

是的。我也觉得融合比汇通、结合的要求还高啊?不汇通如何融合啊?
12
发表于 2014-8-24 07:15:5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质疑、批评、发难!这是老师们对中西医融合的考试,能不能及格,就看各位老师的评分了。
    谢谢大家惠顾。
13
发表于 2014-8-24 08:5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8-24 00:57 编辑

   
     把【中西医概念之间的区别搞明白,这个就是中西医之间的解读啊?这是融合的前提啊?先生为什么要否定这种解读和比较、结合呢?
     但是,概念的解读还是有必要的•••••】
     回复:
     
    把中西医概念之间的区别搞明白,这个就是为中西医之间的解读做准备,这是融合的前提啊。我不否定这种解读和比较、结合,而是反对 以西医为金标准去解读中医概念。
    因为是运用西医学理论解读中医概念,因此,你就不能任意改变中医概念的外延与内涵,那就必须首先把中医概念搞清楚,包括:这个概念的含义、来龙去脉、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在解读之前必须把这些内容按照中医学的要求交代清楚。如果自己对于中医学中的概念就没有按照中医学的要求完全搞清楚,而是做了错误的理解甚至于有意曲解,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其次,使用的科学、西医学理论应该是成熟的,基本没有争论的,公认的,而且是自己已经都清楚的理论,概念。如果自己把西医理论没有完全搞清楚,把自己错误的理解去解读中医,必然会闹出笑话了。
      我们论坛上的许多争论都是这样发生的。
      对于那些西医无法解释的理论与概念,不要轻易否定他,也许是西医理论的错误,一定要平等的对待中西医,不能够以西医为金标准!


14
发表于 2014-8-24 15:5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8-24 09:23 编辑

           中西医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如:疼痛、头痛、红肿热痛、黄疸、腹痛、脓血便、小便少、大便干燥、口渴、关节肿痛、卒中等等。
    (2)内涵外延基本相同的概念,经过表述的简单改变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水气病与水肿、血与血液、神昏与昏迷、痉挛与惊厥、消渴与糖尿病、风湿病与痹证等等。
     (3)内涵与外延有交叉、重叠,但是差别比较大的概念,这是大量存在的,需要论证并且需要取舍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痰与炎症、饮与水电解质紊乱、血瘀与血栓形成、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等等,这些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是难点与关键。
     (4)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细胞、细胞核、电解质各种粒子、炎症介质、凝血过程等等,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概念与之对应。这些概念只有在中西医融合之后,自然进入新的理论体系中。例如脾阳虚(苓桂术甘汤)-低血钠低容量证态中,低血钠就是脾阳虚的象,或者变量,或者诊断依据之一。低血钠在中医理论中没有与之可融合的概念,不能够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但是,他们是证态的变量之一,可以是某几个证态的变量,即可以在证态理论体系内流易。

点评

你弄不懂的内容,难道别人就不能弄通?  发表于 2014-8-24 18:47
你连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先天之精等概念都不通,怎么可能融合?  发表于 2014-8-24 18:46
李先生这些工作就非常实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4 16:1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5
发表于 2014-8-24 16:10:1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24 15:54
中西医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 ...

李先生这些工作就非常实在。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24 15:54
中西医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 ...

谢谢李先生!
您是踏踏实实搞学问的学者,向您致敬!
本帖前几条理解的很彻底,因为李先生解释的很到位,就是最后一条,关于细胞,细胞是人体的b基本结构单位,在中西医的结合方面是避不开的问题。
细胞必然有活动,活动就会有功能,这个功能就是气。气与功能活动挂钩,李先生能否认可呢?

气是无形的,有形的应该就是精了。将细胞对应到中医的精,李先生能否认可呢?
如果李先生能够认可气、精、细胞的关系,则您的最后一个难点也就解决了。
再次感谢李老师的无私传授
17
发表于 2014-8-24 18:3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8-24 19:1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23 18:49
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是有联系,但是又有很大区别,擅长搞理论的人往往不擅长临床实践,擅长临 ...


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是有联系,但是又有很大区别,擅长搞理论的人往往不擅长临床实践,擅长临床的人往往不擅长搞理论、写文章,在我们医生中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因为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人无完人!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但是他连一个支部书记都当不好。
     以热实结胸证-急性腹膜炎证态为例。
     作为临床医生,不必要在概念上下功夫,他们只要知道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说的是一回事就足够了。在临床实践中,西医医生看到急性腹膜炎知道就是中医的热实结胸证,中医医生看到热实结胸证,知道就是西医的急性腹膜炎,这是初步阶段。进一步知道热实结胸证可以按照西医急性腹膜炎的标准进行诊断与治疗,例如消化道溃疡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穿孔大于2厘米的需要手术治疗,小于2厘米的穿孔可以保守治疗,在早期急性渗出期可以使用大陷胸汤与西医的其他保守方法一起治疗。
     作为理论研究则不同了,理论研究必须进行严密的论证,这就涉及到中西医概念之间的转换问题,如果不把中西医概念之间的差异认真区别,不懂得他们具有不可通约性是十分危险的。以热实结胸证为例,从字面上理解,“热”就是发热,“实”是肠道有干结的大便,“结胸”就没有办法解释了!肝气郁结有人认为是西医的胆汁淤积!在人体内寻找阴阳的物质成分、组织结构、是什么细胞等等,方向被误导!运用这样的理论指导临床,是十分危险的。理论研究必须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十分严密的论证,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即使是作了严密论证,在临床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实践。如果论证不严密,人命关天!
————-------------------————————————————————————
       此言不敢苟同。
     李先生这部分所谓的临床融合,算不得融合,基础理论没弄明白,就在临床上融合,是不现实的。

     即使进行中西医对照,也是在理论上的,没有经过临床的检验。人命关天,岂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并不能证实什么?
     

     但不管怎么说,做这部分探索,则是有益的尝试。
     做这种探索,我还是给予肯定的。至于对不对,是另一码事。需要检验后才知。
     

     我不象李先生心胸狭窄,为了避免他人的质疑,就大力推广“中西医不可通约”的骗术。千方百计地否定他人的观点。这样做很不好。
     须知,你的研究有没有价值?与“中西医不能通约”说法,毫无关系。为什么怕别人说中西医之间相通呢?所以,我说你是一个自我矛盾人。结果怎么样?最后还是被揭开了盖子,露出真容。
     再如,你对中医基础理论一知半解,到现在也不知什么是元气、先天之精。就出于私心,急于捣乱。

     还有,你对科学、哲学、真理这些概念一窍不通,何必现翻书呢?现翻书,是不能融会贯通的,知不知道?到后来,居然否定教科书,教科书是学术界内行权威的共识,岂是你一个外行能否得了的?有点蚍蜉撼大树的味道。
     我个人的理念是:在发言之前,先问一问自己,到底自己弄明白了没有,别人质疑如何应对。如果没有把握,我是不会轻易下结论的。若不信,请查我以前发过的任何一个贴子,可以作证。
     

点评

学术观点不同,各自保留意见。人身攻击,大可不必。  发表于 2014-8-24 18:55
18
发表于 2014-8-24 18:44:06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8-24 08:37
谢谢李先生!
您是踏踏实实搞学问的学者,向您致敬!
本帖前几条理解的很彻底,因为李先生解释的很到位 ...

        既然先生说到了细胞,我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意就算了,不要争吵。本来不想说这个事。
     人体不能理解为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体所有细胞功能的集合也不可能形成人体的整体机能!这个问题在西医学里早已经解决了。
     细胞离不开其外环境,细胞的外环境以人体为一个整体时,叫做人体的内环境(中医叫做气血津液)。细胞与细胞间液、微血管、淋巴管等等构成组织,再构成器官、系统、人体。细胞间液、血液中的非细胞成分都不是细胞;消化道内的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等等小分子通过弥散作用直接进入肠壁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后供应细胞,这个运化过程细胞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精、气、神是人体总体功能的表现,这个整体功能中没有内环境(细胞间液、血液中的非细胞成分),整体功能还存在吗!中医认为精气神分则为三,合则为一。当然中医对于精气神还有各种不同的学说与争论,先生取哪一个学说作为解读对象(版本)还可以选择,在论证之前还要交代清楚。
      不妥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点评

既然先生说到了细胞,我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意就算了,不要争吵。本来不想说这个事。 人体不能理解为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体所有细胞功能的集合也不可能形成人体的整体机能!这个问题在西医学里早已经解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4 21:51
19
发表于 2014-8-24 19:0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8-24 19:4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23 20:36
【按照先生的看法,两方面在融合之前,是可以不接触、不认识、不交集、甚至是不能相互解释的,这些好 ...


      正确评价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世界上没有直路,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功。以西医直接解释、以科学实验方法证明中医理论的错误与正确,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寻求其他方法势在必行,于是才有了中西医融合观,他是以中西医结合的失败为教训的,同时,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为中西医融合打下了科学基础。
     在融合之前,中西医之间始终都在不断地交流、沟通、争斗,包括论坛上争论,临床医生的医疗实践、西医的各种实验研究等等。
     不可通约性在临床实践中是怎么回事?大家看病中西医并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怎么解释不可通约性?所以,先生感觉“与日常经验不符合!”
————————————————————————

        “以西医直接解释、以科学实验方法证明中医理论的错误与正确,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
       你这个结论下的毫无意义,而且非常幼稚。考虑过是学者们的学识不足这一原因了吗?包括你在内,是因为学识浅薄,如何能够解释得通?对于以往的失败,是完全正常的。没有水平,就必然要失败。
         
      另外,你知不知道,中医理论中有许多自相矛盾,是一锅粥,必须进行梳理才能找出头绪,找出共性认识的东西才能统一?这些工作你做过吗?
      
      总之,用西医解释不了中医理论,是因为缺乏三个方面的学识基础:一是没有把中医理论融会贯通,二是没有把西医理论融会贯通,三是建立在前二者的基础之上,即将中医与西医理论融会贯通。这三者的工作都没做,就谈中西医融合,与做梦何异?还得出一个“中西医不可通约”的谬论,更是荒谬。
      所以,我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求实,来不得半点虚假。自己没能力办到的事,更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那是全世界无数人都瞪着眼珠子的事情,岂能信口开河?
20
发表于 2014-8-24 19:19:5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24 15:54
中西医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 ...

愚公移山,水滴石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23:51 , Processed in 0.05292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