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16 10:03 编辑
3.肿瘤 恶性肿瘤(癌症)现已成为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从1996年以来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肿瘤病人都在1000万以上,死亡700多万人,到1999年底全球肿瘤病人总数已逾4000万人。我国的肿瘤发病率同样十分惊人,据卫生部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0.127%。过去20年中肿瘤发病率总体呈上升之势(也有少数癌症的发病率比较稳定或下降)。近几年来国内每年新增肿瘤病人200万人,死亡130多万人左右,目前全国肿瘤患者总数估计在450万人左右。 现代医学研究从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资料证实,归纳癌症的病因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癌症发病的外部因素 化学致癌因素:这类因素是目前导致肿瘤的主要原因,其来源甚广,种类繁多。经考察和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发现有千余种,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致癌物就有数百种之多。化学物质致癌潜伏期的相对较长,对人类危害极大,它广泛存在于食物、生产作业环境、农药、医疗药品之中。人们所熟知的黄曲霉素,在花生、玉米、高粱、大米等许多粮食作物中都有沾染,它具有公认的致癌作用,有明显的致癌力,已被证实可导致肝癌的发生。广布于自然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腌制过的鱼、肉、鸡中含量较高)和熏烤或烧焦后的食物中(尤其是高蛋白食品,如鱼、肉、蛋类)致癌物的种类和含量剧增,以及受到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如3,4苯并芘、二甲基苯蒽、二苯蒽等致癌物污染的空气,均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严重的会诱发并导致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肝癌、白血病、膀胱癌、大肠癌、阴囊癌、皮肤癌等。 物理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灼热、机械性刺激、创伤、紫外钱、放射线等。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受辐射危害可以来自环境污染,也可以来自医源性。比如多次反复接受X射线照射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使受检人群患肿瘤机率增加,若用放射疗法治疗某些疾病,也可诱发某些肿瘤。有资料报告,在用放射性核素磷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后,相当数量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出现白血病。肺结核患者反复的胸透检查,可诱发乳腺癌。 生物致癌因素:目前,对这类因素研究较多的是病毒。近代科学研究已证明,有30多种动物的肿瘤是由病毒引起的。近来发现人类的某些肿瘤与病毒的关系密切,在一些鼻咽癌、宫颈癌、肝癌、白血病等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发现有相应病毒的抗体。有资料报道,血吸虫病可诱发大肠癌、肝癌等。 (2)癌症发病的内部因素 免疫功能的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研究的资料证明,人体对肿瘤确有免疫能力,有不少病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而不恶化,说明了机体对肿瘤有一定的抵抗力,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时,肿瘤的发生率高,生长亦快,并容易转移。祖国医学认为肿瘤形成与正气不足有关,《医宗必读》说得很清楚: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内分泌紊乱的影响:内分泌紊乱对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现已发现,内分泌紊乱与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到目前为止,在人类肿瘤中,只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以及结肠息肉综合征被认为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学者报道,在欧美妇女中最常见的乳腺癌约有30%的病例有遗传倾向; 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因素即祖国医学所概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这对于患者赖以抵抗癌症侵袭的免疫力是有重要影响的。许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情绪的好坏与癌症的发生有重大关系。癌症患者精神多有重大创伤,或有较长时间精神的压抑、郁闷等。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负荷加重,如果经常沉湎于负性心理中,无疑会使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这对具有“癌症性格”特征的人来说,更是一种不断叠加的精神重负。全国曾对胃癌做过调查,发现精神抑郁与胃癌发病有密切联系。目前的研究认为,不良性格致癌通过三条途径:一是促进癌细胞生长;二是损伤机体的免疫力;三是改变机体微体酶系的活性,影响其他化学致癌物质的转变。 饮食营养失调:营养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节制,营养要充分,否则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导致气机紊乱或正气不足而产生疾病。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若恣食膏粱厚味、辛辣灸烤之物,影响脾胃功能,脾主湿,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蕴于内,积久不散,津液不化,津液凝聚成痰浊,痰积而为肿物。《景岳全书.痢疾.论积垢》中阐述得很清楚,认为积的生成是“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济生方》中有精辟的论述,认为癥瘕的形成是:“过餐五味,于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结为癥瘕。”这与近代医学研究中的营养失调与肿瘤发生相关的观点是一致的。国内外有报道,认为饮烫茶能破坏人体食管的“粘膜屏障”。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食管癌的发病与包含习惯有关,如高热饮食、食物粗糙、质硬难化、吞咽过快等都能促使食管粘膜受到损伤,加上感染等因素作用,使食管炎症经久不愈,导致癌变的发生。据流行病学、病因学和实验研究表明,80%的肿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其中35-40%的肿瘤发病与不科学、不合理的膳食有关。 不良生活行为: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偏食、吸烟、嗜酒、不科学烹调等行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不良的习惯是导致癌症发生的最大危害。这在我国医药典籍中早有记载,《医碥.反胃噎膈》中就说,噎膈(即现代病名食管癌或贲门癌等)的成因为“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医学统旨》中还深刻地指出:“酒面灸博,粘滑难化之物,滞于中宫,损伤脾胃,渐成痞满吞酸,甚则为噎膈反胃”。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断送一生唯有酒”这句话,其哲理是非常精深的。 当前,吸烟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有综合研究报告,美、英、加拿大吸烟者癌症发病情况:吸烟者肺癌死亡是非吸烟者的10.8倍;喉癌死亡是5.4倍;有学者呼吁:由于大量吸烟,中国男性死于肺癌的人数将会猛增,到21世纪,将有200万人死于吸烟,其中的一半是因肺癌而死,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吸烟是最容易避免的致癌因素,在20世纪由于吸烟所致的死亡估计有1亿人,较未吸烟人群,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可提高20~30倍,在膀胱癌、肾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也提高。因此戒烟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 小结:放纵欲望引发不良行成为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关系见下表: 欲望与欲望之间构成复杂的关系,精神障碍又是其它欲望病的总根源,各个欲望病之间也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网络。 (五)节制欲望,预防疾病(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