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局外人看中医、西医、理论、临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4-23 19:12: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成也宏观,败也宏观
很多观念认为中国古代治病技术的特别的效果是与他们认为的所谓的宏观治病方法有关。

也就是舌脉之类的识病方法是主要的与病理学治病方法的区分。

当然确实中国人是以这些表面现象的生理病理表现,以确定他们的认识疾病的。

就是阴阳气之类的变化。
但是由于并不是从病理反应的本质和生理结构微观变化认识疾病,只是生物体外部的生理病理的变化的认识,就很难有准确无误的认识疾病也就不能准确无误的用药。

以中草药治病很少能达到统计方面的相关性的要求,而不为病理学药理学纳为真正的医学技术。

又因为学习这种技术的很多的没有达到开始或者是对于相关的生理病变化的有限种类认识,就更减少了这种原始技术的有效性。
有人说这些是成熟的技术是非常的不准确的和概念混淆了。
将这种技术的超前性先进性与是不是成熟的技术颠倒了。
呈然中草药的特别的治病效果显示了其非同凡响的超前性先进性,令当前最为精密的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有极大的困惑,竟不能有分毫的科学的分析说明。
但是这种技术在应用及有效性方面却又大大的落后于统计相关性方面的要求,也就是根本就不是什么成熟的治病技术,那个德国的较著名的医学专家教授却连这种区别的没有分清,可见在医学科学领域真正有智慧的人物也是非常稀少的。



12
发表于 2015-4-23 19:24:40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病理反应本身都是超生理状态或超生理功能的表现。



或者都是超过了由反馈功能制约的限度。

在反馈功能制约以内的都是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



但是在病理或超生理状态时,反馈功能都非常有效产生功能作用,却又没有制约病理或超生理状态功能的实现。



病理学药理在这很重要的反应方面,只有困惑。

于是就绕过这一障碍,不管这种原因是什么,只要抑制了这些配体物质结合反应,有对超生理状态制约作用,就满足了。





13
发表于 2015-4-23 19:3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fjkl 于 2015-4-23 20:17 编辑

多谢曹教授回复!我是凡人我不假;曹老师是君子也称得上。曹老师为国家振兴中医,辛苦多年。功劳苦劳我都看到眼里了。我说过,如果人家把中医取缔了。无论回归派还是创新派,都被人家一锅烩了。曹老师捍卫中医传统,同时也给创新争取了时间。所以,从哪一方面讲,曹老师都是功不可没。
      我之所以还想与曹老师继续交流,就是因为您是君子。当然“君子”一词是道德层面的意思。

用传统文化团结群众,占领张宏保、李洪志曾占领的阵地,为国家长治久安有很大意义。
这是从上医治国角度来理解曹老师的功德。

      要说治病领域,曹老师不在行也情有可原。即便是君子也不可能是全才,面面俱到。
曹老师也知道我是业外人,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而是心理医。我只是会给自己的小病用中药治疗,那真叫药到病除。

      前些年我在心理临床上见过的病人中,有一些就是学中医而不会看病的人,自己却患上心理疾病,到我这里心理咨询,才导致我对中医的思考。
学心理学的和学中医的人思考问题角度不一样。心理学是思考某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所以我能看出的问题,中医界未必能看出来。只是想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思路。
     近期在您这里发了不少说辞,也曾挖苦过您。但我决没有恶意。更不是主张取缔中医。所以还是一直想与曹老师这个君子交上朋友。
-----------------------------------------







这些人对于药理学一窍不通。
对于中草药的特别的药理学作用更是不清楚。
最多讲融合的比讲结合的悟性强点。
却都非常缺少在药理方面的说明。
而中医主要就是中草药的作用,没有这方面有价值深度的研究,整些个医学名词,等于什么也没说!
那些个书根本不会得到专业病理学药理学研究的重视!

14
发表于 2015-4-23 20: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fjkl 于 2015-4-23 20:05 编辑

前些年我在心理临床上见过的病人中,有一些就是学中医而不会看病的人,自己却患上心理疾病,到我这里心理咨询,才导致我对中医的思考。
学心理学的和学中医的人思考问题角度不一样。心理学是思考某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所以我能看出的问题,中医界未必能看出来。只是想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思路。

     近期在您这里发了不少说辞,也曾挖苦过您。但我决没有恶意。更不是主张取缔中医。所以还是一直想与曹老师这个君子交上朋友。

-----------------

病理学药理学深度有多深有多难,要求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药理学的程度都不是这些人能达到的。
这些人不过是临床的发药的水平。
相当于药理学的中小学水平!

他们的书为什么没有专业人的讨论因为本身没有专业水平。
或者根本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以这些人的脑力,条件也是根本不可能学懂这些专业的艰深的知识更不用说有创造性的发现了。
都是在瞎胡闹!

15
发表于 2015-4-24 11:36:53 | 只看该作者
hgfjkl 发表于 2015-4-23 20:03
前些年我在心理临床上见过的病人中,有一些就是学中医而不会看病的人,自己却患上心理疾病,到我这里心理咨 ...

以这些人的脑力,条件也是根本不可能学懂这些专业的艰深的知识更不用说有创造性的发现了。都是在瞎胡闹!——“一针见血”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2:02:50 | 只看该作者
hgfjkl 发表于 2015-4-23 19:37
多谢曹教授回复!我是凡人我不假;曹老师是君子也称得上。曹老师为国家振兴中医,辛苦多年。功劳苦劳我都看 ...

“对于中草药的特别的药理学作用”,先生能否赐教一二?
谢谢先生
17
发表于 2015-4-24 16:33:05 | 只看该作者
中草药是如何恢复Q类受体的构象的。

中草药主要有恢复阳虚等生理功能的作用,如甲状腺素合成的减少。

而这种激素的合成减少,应与其上级激素与甲状腺受体的结合反应数量减少有关。
而这种结合反应的减少原因,应是受体分子的构象有了病理性的变化,就是不能有正常的结合位点与配体物质的结合的产生。
这种构象的变化,会有其中的断键的形成,就有了正常构象的不能实现。

如果将这些断键重新恢复为正常的化学键,必须有药物或药化学分子与这些构象变化的受体分子结合。

配体或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基本反应原理,有空间器合和能量器合的要求。
空器合就是,药物分子中的化学基团在空间位置方面或者是在不同的基团间的距离要与受体分子中的基团间的距离达到相等,才能有不同的化学键的结合的生成。


这些配体物或药物分子有柔性与刚性的不同。
柔性的分子可以很多种构象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受体的结合。
而刚性分子的构象应是固定的或较少能变化的。

在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又会很多的构象的形成变化,只有最后的某种构象才是能与受体分子中的基团的空间距离是相互适配的。


其他的构象都不能达到空间器合的要求。

在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时会有能量的释放,包括离子键,范德化键,氢键的能量,就是键合能,这些能量会对其中的构象变化有提供能量的作用,这就是配体或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的能量方面的器合的要求。
在药理学计设药物时都要清楚这些能量方面能否满足构象变化及器合的要求。

但是至今的药理学设计的药物都以正常的受体及构象为模本的,药物都是与正常的受体结合以竟争病理性增加的配体物质的结合反应的。
但是中草药却是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是与构象结构有了病理性变化的受体结合的。
它们药理功能,不是激动正常的受体的构象变化,也不是与病理性增加的配体物质的竟争性结合的药理作用。
这是可以很明确的。
虽然很多的人由于没学 过或不懂得基本的药理学反应原理,不能有清楚的认识。
虽然构象结构有病理性变化的受体分子不能与其配体有正常的结合反应和构象的形成,但却还能与其他的化学分子或药物有结合反应。
如中草药中的化学分子中的基团在空间器合方面相适配。

但是应当清楚,这种空间器合的的形成或者是适配的化学基团的空间距离的形成,也是在很多的构象变化中产生的。
而这些构象变化中是完全可能有在分子中的化学反应的产生的,就是构象变化中将断开的化学键修复,重新结合,这将会有正常的构象的恢复的。


但是中草药的这种修复受体构象结构的药理作用,并不是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专门研究设计的,是中草药植物中自然形成的,是古代中国人的简单的重复实验治病中发现归纳总结的。
当然古代中国人实际上也根本不知这些药物的药理学原理反应是什么,也不可能知道的。

18
发表于 2015-4-24 16:34: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中医药中的有温阳补气化湿去痰解表等药理作用的化学分子在设计可能的复合物的模型

实际药理学对于很多的受体的结构的研究都不是直接的物理学探测知道的。
是对结合的配体物质用假定的可能的模型,然后用复杂的生物学药理学数学方法计算得到的。

而中国的湿痰气阴阳的变化时的中草药与其构象变化的受体结合的受体的构象结构是什么也是有可能用这种药理学研究的方法,得到的。

就是以中医药中的有温阳补气化湿去痰解表等药理作用的化学分子在设计可能的复合物的模型,以推测这些中草药是与何种受体构象结合的,当然这种受体的构象是有了病理变化的。
而如果成功,就可以合成这些中草药成分,可以有单独的温阳补气的药理学作用,比中草药是混合类的药物要简单有针对性。

当然主要是G类的有修复受体构象结构的药物的化学合成。
19
发表于 2015-4-24 16:35:24 | 只看该作者
阳虚与很多的疾病反应间有联系

治阳虚本身的中草药都是固定的几种。
是对甲状腺受体的构象恢复的药理学作用。

也就是温阳的中草药的作用仅限于对于甲状腺受体构象结构的恢复的作用,或者只是对这种Q类受体的药理学作用。
对于相关的很多种的病理反应或者是A类受体的相关的配体物质的病理性增加并没直接的恢复正常的药理学作用的。
就是温阳的药是可以恢复甲状腺素的正常的生理浓度且仅限于恢复甲状腺素的生理浓度的。

但是温阳的药物却是不会有对其他的与阳虚表现同时存在的很多种的疾病有直接的治疗或治愈的作用的。
在生理及病理学方面肯定是不会找到相关的根据的。

这也是病理学药理学对于中草药是否能在疾病中的有药理作用,最不能理解的。
但是这种相关性或以温阳治愈各种疾病又是中国人积累数千年的经验总结的。

主要是在阳虚与各种疾病间有联系作用的生理病理物质是否存在,是如何产生病理反应作用的。
因为甲状腺的减少或阳虚本身是不可能直接的在很多的病理反应中有药理学的作用的。

中国的有悟性的用中草药治病的,总结越虚病越重,病越多,也说明虚与病之间是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存在的。
或者虚是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58:16 | 只看该作者
hgfjkl 发表于 2015-4-24 16:35
阳虚与很多的疾病反应间有联系

治阳虚本身的中草药都是固定的几种。

谢谢先生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4 02:08 , Processed in 0.0627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