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节《内经》讲些什么?----《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23:05:56 | 只看该作者
⑹《内经》中涉及到非医学内容讲得很少:指《中医学基础》教材中涉及到的非医学内容很少,不是指《内经》中涉及到非医学内容讲得很少。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23:06:48 | 只看该作者
⑺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指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相配。六气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天之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及地之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和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相配。
《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名目] ⑴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⑵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⑶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甲木);⑷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⑸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戊土);⑹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中医大辞典》:“五运六气: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水运,统称五运。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位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以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高校教参程士德第二版《内经·附篇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学说,它是关系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它反映出‘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术的整体观念,突出了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在《内经》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以干支、阴阳、五运、六气等为工具,推演出来的在60年中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规律的学说。”
金栋按:本书第七节先生有专门内容“运气学说-《内经》体系的终结”,可参看。

点评

金栋先生以大量古代文献为佐证,思路清晰,叙论水平很高,学习了。 唯可惜的是,天干地支配属的60年之每一年之 星际对应图,以及所产生的司天,在泉的根源有所缺,对于门外汉者,多把五运六气的产生作为数字推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9 05:06
13
发表于 2015-9-29 05:06:4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9-28 23:06
⑺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指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相配。六气指十二地 ...

金栋先生以大量古代文献为佐证,思路清晰,叙论水平很高,学习了。

唯可惜的是,天干地支配属的60年之每一年之 星际对应图,以及所产生的司天,在泉的根源有所缺,对于门外汉者,多把五运六气的产生作为数字推演的结果,因此他们会认为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能把对应的天体运行图与相应的运气结合起来,这样会让人清楚地了解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是演绎的问题。
14
发表于 2015-9-29 07:54:0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9-28 18:51
那我想问一下同道,既然知道中医讲五脏六腑,那知不知道五脏是怎么来的呢?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

没有五行说,就没有中医五脏这个称谓!——这就是五脏名称的由来。

点评

你把五行废除了,中医五脏还存在吗!?中医的五脏都不存在了,中医还能够存在吗?!中医不存在了,你身上的中医外皮不是自欺欺人吗?!  发表于 2015-9-29 08:49
15
发表于 2015-9-29 08:52:14 | 只看该作者
       你把五行废除了,中医五脏还存在吗!?中医的五脏都不存在了,中医还能够存在吗?!中医不存在了,你身上的中医外皮不是自欺欺人吗?!  
     披着中医的外皮反中医!
16
发表于 2015-9-29 09:26:5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9-29 04:52
你把五行废除了,中医五脏还存在吗!?中医的五脏都不存在了,中医还能够存在吗?!中医不存在了,你 ...

你把五行废除了,中医五脏还存在吗!?中医的五脏都不存在了,中医还能够存在吗?!中医不存在了,你身上的中医外皮不是自欺欺人吗?!  
     披着中医的外皮反中医!

——这水平,这素质,活脱脱就是一个幼稚的孩子,无知的中医粉丝。
17
发表于 2015-9-29 10:13:06 | 只看该作者
乱套了,又不是外国话,那么难懂吗
18
发表于 2015-9-29 13:07:10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9-29 01:26
你把五行废除了,中医五脏还存在吗!?中医的五脏都不存在了,中医还能够存在吗?!中医不存在了,你身上 ...

   我是中医的粉丝!有什么错误吗!
  你就是反中医的粉丝,也没有错!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20:15:44 | 只看该作者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
东汉官典《白虎通卷八·性情》:“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
隋萧吉《五行大义·卷之三·第十四论杂配·四者论配藏府》:“藏府者,由五行六气而成也。藏则有五,禀自五行,为五性。府则有六,因乎六气,是曰六情。”
天有六气,人有六腑;地有五行,人有五脏。如此而已!
20
发表于 2015-9-29 21:10:5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9-29 16:15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董 ...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
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03:00 , Processed in 0.0634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