⑺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指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相配。六气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天之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及地之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和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相配。 《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名目] ⑴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⑵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⑶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甲木);⑷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⑸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戊土);⑹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中医大辞典》:“五运六气: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水运,统称五运。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位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以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高校教参程士德第二版《内经·附篇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学说,它是关系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它反映出‘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术的整体观念,突出了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在《内经》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以干支、阴阳、五运、六气等为工具,推演出来的在60年中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规律的学说。” 金栋按:本书第七节先生有专门内容“运气学说-《内经》体系的终结”,可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