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郝万山:中医的五行学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11-18 13:2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1-18 09:28 编辑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之根据
        (原标题〈纳新与吐故——当代中医学之发展方向〉被收入2014年出版的《国医年鉴》)

                            于殿生

  中医学为什么会萎缩?一言一蔽之,那就是因为某些中医理论不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本质,从而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有人说,中、西医理论无法沟通,事实则不然,中、西医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情,只是从注重宏观、微观之侧重点不同,对其解释不同,治疗方法各异而已。
  因此,确切地说,当代的中医学,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并吸收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中国传统医药学——这就是“纳新”。中医学所需要的纳新有:(1)西医的生理、解剖等知识;(2)借用西医学中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3)虚习学习西医对危、急、重症的诊疗技术。    其次,要厘清中医学中的无用部分,特别是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似是而实非的理论,理应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使中医理论更精确、更明了——这就是吐故。中医学应该吐故的是——从中医理论中剥离五行学说。
  本文着重阐述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一、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夏天阳气极盛,阴气极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衰极也会渐渐旺盛,这就成为秋季;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这就是说,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转化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二、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
     事实上,春季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凉,人体为了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的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天气寒冷,人体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不同变化,只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相互消长过程中的不同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必然联系。

             三、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A、先看地球北半球:东(木) 西(金) 南赤道(火) 北北极(水) 中(土)
     B、再看地球南半球:东(木) 西(金) 南南极(水) 北赤道(火) 中(土)
因为地球南半球与北半球的五行定位无法统一,所以,中医传统上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是错误的。


                                          四、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由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衍生出来的。
  A、 先看地球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 南方火(心);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 北方水(肾),右手尺:北方水(肾)
    B、 再看地球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南方水(肾);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北方火(心);右手尺:北方火(心)
(亦可有其它脏腑分配法)
  由此可知,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可以利用五行“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理论, 在寸口部位分配脏腑,但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则不适用。既然如此,试想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到南半球时,又如何评脉呢?反之,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到赤道以北来生活时,又如何将五行分配在寸口上呢?
  毫无疑问,在现实中,地球南、北半球人们的脉搏,除了受寒、温、燥、湿等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变化外,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1、木与肝
     从肝脏对消化系统静脉输送来的营养原料进行分解、合成、解毒,以及对消化、循环、神经诸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她不是仅仅能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而是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过 “寒” 、过“降”,或 过“热” 、过“升”,均不利于肝脏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完成,其功能必然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2、火与心
     从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来看,也不是仅仅能用“温热、上升”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没有适宜的“升”、“降” 、“寒”“热”,心脏正常搏动的活动就无法实现。而无限制的“热”、“升”,就会心动过速;过度的“寒”、“降” ,肯定会心动过缓。因此,正常的心脏功能,是“升” “降” “寒”“热”“出”“入”等因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综合结果。
3、土与脾   
     脾主运化的功能,同样也不是仅仅能用“生化、承载、受纳”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没有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脾脏的正常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因为没有适宜的“寒”“热”,胃肠中的内容物就无法正常“腐熟”; 没有适宜的“升”“降”,经过消化所生成的营养物质,就不能被正常吸收;同时没有适宜的“出”“入”,胃肠的内容物,就不会正常向下推进。     
4、金与肺
     肺主呼吸的功能,同样也不是仅仅能用“清洁、肃降、收敛”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如:没有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肺脏的呼吸运动就无法完成。因为没有适宜的“寒”“热”,肺脏就不能适宜地舒张、收缩 ;没有适宜的“升”“降”、“出”“入”,肺内的气体交换,就无法达到正常范围。   
     因此,肺脏血气交换的复杂活动, 同样是“寒”“热” 、“升”“降”、“出”“入”等因素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5、水与肾
     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同样不是仅仅能用“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的功能可以完全解释的。而是适宜的“寒”“热” 、“升”“降”、“出”“入”相互作用的结果。过 “寒” 、过“降”则小便多,或为少阴寒化证,或为尿崩症;过“热” 、过“升”则小便少,或小便浓缩析出成泌尿系结石,或持续性的小便量少,最终肾损害而成为尿毒证。


                                                六、五味配属五行的错误          
1、木与酸
    植物或其果实,不只是酸,而是酸、甘、苦、辛味均有,但咸味的比较少。
    “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但酸味应该是比较少有这样的作用,似乎是“辛味”在这方面的功能要比较多一点。
2、火与苦
    “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但黄连、栀子等,不但不能温、升,反而有寒、降的功效。倒是“辛味”有这样的作用,如辣椒、姜等。
3、土与甘
   “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性质。但与甘味的性质相去甚远,此比类几乎无意义。
4、金与辛
     矿物质,不独辛味。有咸味,如芒硝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还有无味的,如石膏是含水硫酸钙。
    “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性质。事实上,“辛味”的作用恰恰与其相反,而是具有温热、升发、向上、宣通等功效。
5、水与咸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湖水有咸有淡。
     “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性质。“咸”有向下运行的特点,但不能滋润,它只能让邻近的含水植物等脱水。同时,也没有“寒凉”的作用,因为水具有导凉的性质,同时也具有导热的功能。如遇温度低,水就“凉”,而遇温度高水就“热”。

               七、 五味配属五脏的错误        
1、酸与肝
    单纯的酸性物质并不能补肝,而只能起到松弛肝胆管壁、肝细胞壁等等作用,以保障或改善肝脏的内部环境,以利于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对其他脏器,亦莫不如此。
2、苦与心
    单纯的苦性物质,亦不能补心。芩、连等苦味药,对心功能却能起到抑制作用。干姜等辛热药炮制后出现苦味,能助热,从而有兴奋心脏的作用。
3、甘与脾
    甘性物质,不仅能补“脾”,而对人体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所不补。
4、辛与肺
     辛辣性的物质,大部分伤肺,使肺的气管、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咳嗽。除非肺部有凉时,用其温之。正常情况下,肺喜欢酸,或辛酸配伍,或适宜的辛甘酸咸等味的配合,可使肺组织松紧柔韧有度,以利于血气交换。
5、咸与肾     
咸性物质,可以增加体液的渗透压,不利于肾对体液的滤过作用,水肿病人尤其灵敏。相对而言,淡味、酸味对肾脏益处大点。


                                 八、 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表里说的错误
1、肝与胆
在生理方面,胆囊仅仅是盛肝内分泌出来的胆汁的一个囊。在病理方面,胆囊炎症可以上行引起肝内胆管的炎症,而肝内胆汁分泌不正常时,或肝脏其它功能异常时,均可引起胆囊的舒缩障碍。因此,二者没有必要弄成表里关系。
2、心与小肠
所谓心移热于小肠的实质,即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心脏主司泵血,而小肠主司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并对其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因此,二者的表里关系不成立。
3、脾与胃
     “脾脏”,从《内经》“脾与胃以膜相连”,以及现代研究之“胰腺”有重要的消化功能来看, “脾”,理应是“胰腺”。胃的功能,主要是受承水谷,并将之搅拌成糜状及具初步消化的作用等。因此,二者无关乎表里。
4、肺与大肠
    泄大肠糟粕、积气及积液以降肺气的实质,就是通过通导大便及肠内积气、积液,使腹腔内的压力减小后,胸膈相对下移度增加,胸腔内的容积也就相应增大,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肺是主司血气交换,大肠主要吸收肠内容物的水分,并排糟粕。二者不存在表里关系。
5、肾与膀胱
     肾主泌尿,膀胱贮尿。膀胱有炎症时,可上行感染至肾;肾有病变时,其病理产物亦可对膀胱产生负面影响。二者的生理、病理既明,也就无须用模糊的表里关系进行诊断治疗了。

              九、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及其循环路线的错误           
    十二经循行路线、乃至相互顺接的内容,是通过临床所见、、猜测、艺术加工等形式,人为地编制而成:
     1、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肝包络呢?而包裹心肺的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2、胆囊不过是替肝脏贮存胆汁的一个囊,自然不能与心、肺、肝等脏器“等同视之”。   
     3、“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      
     4、胆囊、膀胱、一个肾等脏器切除后能生存,就说明十二经循环圈是不符合实际的。

              十、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子午流注说的错误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五行配属脏腑是错误的”、“由五行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错误的”,那么,五行配属井荥俞原经合自然也是错误的,所以这种在错误的基础上,构建的公式,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十一、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
理由于下:
1、本来一年只有四季,但为了照顾五行,就强划成五季。
2、“一候五日,一气三候,一时六气,一岁四时。”认为世界是五种物质之特性的运动生成的,故弄出五行学说,然后就弄出个“一候五日”来。
3、五行的分配十天干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而推测五运则与此大不相同,须把十干的阴阳干重新调整一番,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戌癸。”之所以化运的十干要不同于五行十干的阴阳配合,是因五行十干的配合,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尽管两种配属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五行的相生不变,但这同样说明了五行的配属不准确,可以任意相配、相互矛盾。
4、“六质者,即经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为了配六气,将火分成君火与相火两种,为什么没有“臣火 ”、没有“民火”呢?。另外木、土、金、水为何不弄上两个呢?
5、“六气者,即经曰风、暑、湿、燥、寒、火”,天气千变万化,而简单化成六种,将“六”视为真理而套来套去,而现实中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6、“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这些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十二、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预测生死的错误    
  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有各自的不同规律,而绝非象五行配属五脏那样,套生演绎出来一系列的机械化的公式化的现象。
    同时因为五行配属脏腑是错误的,所以,由五行配属脏腑理论演绎出来的预测生死的方法是错误的。

                                十三、由五行演绎出来的灵龟八法及飞滕八法的错误
理由如下:
1、八卦配属方位的错误。地球北半球之八卦图,南方是赤道,属火;北方属北极,属水。但是,地球南半球之八卦图,南方就是南极,当属水,北方就是赤道,当属火。因此,地球南、北半球“坎” “离”配属恰恰相反。
2、在前几个讨论中,已经证实:
        (1)、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2)、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4)    、五行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及其循环路线的错误
        (4)、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子午流注说的错误

       十四、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肝升肺降说与肝主左肺主右说的错误
由于:
(1)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2)一年四季、一日四时配属五行的错误;
(3)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因此,“肝主左”、“肺主右”,“肝升”、“肺降”理论,都是错误的。

注:由于篇幅所限,有关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相应处理措施,将在拙作《脱离五行之医学》(暂定名)中详细叙述。

点评

假货越卖越假!  发表于 2015-11-18 16:59
狗皮膏药反复贴,谎言重复一万遍,还是谎言!  发表于 2015-11-18 16:44
12
发表于 2015-11-18 13:24:4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8 12:15
说你是个250,你不服气!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脏是一回事吗?!你的脑子是三八?!

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脏是一回事吗?
…………………………
这个简单,划开你的宝贝肚子让中医西医找找看看。
13
发表于 2015-11-18 13:29: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4
发表于 2015-11-18 16:39:02 | 只看该作者
       划开肚子是西医的解剖学!取象比类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解剖学叫做肝脏!取象比类,叫做肝!
     活着的人体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
    这不是客观规律、客观事实吗!
     你们这一群三八250 是永远也不理解的!

点评

划开肚子是西医的解剖学! ………………………… 啊,划开肚子就是西医解剖啊,《黄帝内经》早在几千年前就记载划开肚子解剖了,你不知道吧?《黄帝内经》是西医还是中医啊?你个25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7:45
划开你的宝贝肚子把那个西医叫做肝的东西拿掉你去取象比类去吧,反正你取象比类又用不着那个东西,放在你那宝贝肚子里也碍事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7:33
说你是个250你不服气是吧?你除了知道取象比类还知道什么啊?你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取象比类就你知道取象比类吗?幼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7:26
15
发表于 2015-11-18 16:48:2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1-18 11:10
一句“五种运动方式”就把五行给歪曲了。

一句“五种运动方式”就把五行给歪曲了。
————————————————————
      于先生的意思是,郝万山先生的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16
发表于 2015-11-18 16:55:24 | 只看该作者
         划开肚子是西医的解剖学!取象比类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需要再给你们这些三八250科学主义者们,做些深层次的解释吗?!
17
发表于 2015-11-18 16:56:16 | 只看该作者
         划开肚子是西医的解剖学!取象比类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需要再给你们这些三八250科学主义者们,做些深层次的解释吗?!
18
发表于 2015-11-18 16:5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1-18 20:18 编辑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一不小心被妖魔抓住。小妖对老妖说,师傅,咱们把他们全都蒸一蒸吃了吧!猪八戒皮糙肉厚,不容易熟,放到笼屉的最下层。唐僧皮肉比较嫩,容易烂,把他放到笼屉的最上层。这样一锅就全熟了。孙悟空一听,跟猪八戒说:这小子是外行,它不知道火性炎上的道理。在密闭的笼屉里,上边的温度高,师傅可受不了。你看,孙悟空他学过五行。孙悟空最初的师傅是道家,道家最讲五行,孙悟空一心想跳出三界,不想在五行中。什么叫不想在五行中?五行是大自然的规律,孙悟空不想再受大自然的支配,如来佛是怎么教育孙悟空的?
——————————————————————————————————————
           这个故事,讲的有些文不对题,把水蒸气当成火来讲,那不是瞎扯吗。这样讲五行,让人不信服。
       火炎上,没问题。水蒸气的特性也是上升的,但不能因为水蒸气上升就把它当成火来讲。水有三态,气态、固态和液态,这三态中,只有气态最轻,所以上升。但水的气态不是火,这一根本区别点,作者都弄错了。
                     

       笼屉里面是没有火的。要是有火,那是烤箱,里边全都烤焦,而不是蒸了。这显然是偷换概念,把“水蒸气”换成了“火”,混为一谈。
        中医理论做为理论,必须讲清道理,才能令人信服。道理讲不清,可以先放一放,不讲。但一旦讲错了,就会留下把柄,反而令人们不信中医理论。



19
发表于 2015-11-18 17:02:19 | 只看该作者
“划开肚子是西医的解剖学!取象比类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赞同!
20
发表于 2015-11-18 17:14:56 | 只看该作者
      
       火炎上,没问题。水蒸气的特性也是上升的,但不能因为水蒸气上升就把它当成火来讲。
===========================================
        回复:
      说你是个三八250,你不服气!
      你家蒸馍,不用火行不行!没有火的炎上,哪来的水蒸气?!凉水润下!
     火炎上,是三八,二十四;你来个水蒸气炎上,这不是三八250吗?!

        废除五行,开口动手便错

点评

睁眼好好看一看,是讲你家蒸馍吗?说你脑袋不行,是照顾你,还好意思污辱别人?!  发表于 2015-11-18 17: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6 09:43 , Processed in 0.0811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