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干支纪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天文依据的。
按北京大学教授浦江清先生在《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一文中说道:“星纪(十二次之一,配十二支为丑,配二十八宿为斗牛两宿。《汉书·律历志》说:日至其初为大雪,至其中为冬至)宫在十二宫(次)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汉书·律历志》说:‘五星(木、火、土、金、水)起其初,日月居其中。’原来历法家中的一派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始。他们设想宇宙开辟元始第一年第一天,水金火木土这五颗行星都在星纪始点,而日月则处在星纪中央,这样‘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联珠’叫做上元太初元年。这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272页)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
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
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
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