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伤寒热病的传变规律是否真如此?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12-4 07:2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发表于 2017-12-4 07:2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12-3 23:3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谢谢先生把以前的帖子翻腾出来。  发表于 2017-12-4 08:37
13
发表于 2017-12-4 07:35:5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目录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痓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就是把特殊情况列出来,放到六经之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4:34:1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7-12-4 07:19
伤寒热病的传变规律是否真如此?
=======================================================
...

先生这么肯定,在临床上果真见到这样按三阳三阴规律传变的病人了吗?

点评

六经传变,不会表现在一个病人身上,是无数外感热病病人的临床表现体现出来的,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张仲景把这种规律按照六经排列起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西医把感染病发生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16:25
临床观察,外感热性病中温病的传变规律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即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确实存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14:57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4:57:3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2-4 14:34
先生这么肯定,在临床上果真见到这样按三阳三阴规律传变的病人了吗?

临床观察,外感热性病中温病的传变规律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即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确实存在。

点评

为什么明清时期温病学的传变规律即卫→气→营→血,确实存在呢?因为是源于临床实践,由临床实践而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15:0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5:01:1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2-4 14:57
临床观察,外感热性病中温病的传变规律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即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

为什么明清时期温病学的传变规律即卫→气→营→血,确实存在呢?因为是源于临床实践,由临床实践而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5:04:24 | 只看该作者
而伤寒热病三阳三阴的传变规律,或非源于临床,而是理论之推演,即由《易》之六爻有关。

点评

不是推演,而是把临床实际按照六经分类排列。与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7-12-4 16:02
18
发表于 2017-12-4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推演,而是把临床实际按照六经分类排列。与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是一样的。

点评

《伤寒论》有六经这个词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20:20
赞同这个意见,伤寒病分为六经辩证应该是按照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而并非生硬的照搬易经六爻之说。或许六爻之说对其有所启发罢了。  发表于 2017-12-4 17:14
19
发表于 2017-12-4 16:25:3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2-4 06:34
先生这么肯定,在临床上果真见到这样按三阳三阴规律传变的病人了吗?

       六经传变,不会表现在一个病人身上,是无数外感热病病人的临床表现体现出来的,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张仲景把这种规律按照六经排列起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西医把感染病发生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典型期、高峰期、恢复期、慢性期(包括急性复发)、衰竭期。这种分类与六经传变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把疾病的连续过程分为几个相互衔接的几个临床阶段。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0:20:1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7-12-4 16:04
不是推演,而是把临床实际按照六经分类排列。与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是一样的。

《伤寒论》有六经这个词吗?

点评

《伤寒论》中没有六经、六脉、六经传变、六经辨证等等这些词汇,这是后世注家的见解,被许多人接受并且承认了。当然也有人反对,承认的人多一些,因此,就流传下来了。这也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大概中医理论中的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21:31
经是经脉,《伤寒论》没有六脉这个词吗?  发表于 2017-12-4 21: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2 23:59 , Processed in 0.10719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