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屠呦呦诺贝尔奖获奖发言稿 】的核心是什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2-18 11:32:33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我曾在论坛上批评过那位写“中医负我,我负中医”的某中医学院的“王教授”,那时是批评他贬低中医。如今回头再看他写的文章,竟发现此人的文章对中医的评价非常客观。在现实中,没学好中医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多数人。真正学好中医达到一定高度,才是极少数人。所以,一些文章说,全国会看病的中医只有500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多数中医人的疗效都是稀松平常。我从治过的病人中,和在论坛、微信发过的医案中,已经看到中医界确实辨证施治水平不理想。

点评

不会看病的所谓中医,是西学中给中医编纂的教材培养出来的,而这些教材是经过所谓科学化现代化改造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1:39
12
发表于 2018-2-18 11:35:3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2-18 11:23
我是77届,那些年,中医、农业、林业、师范学校招生的分数是最末尾的。相差几十分。

考试分数不是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华罗庚初中文凭,数学不及格,没耽误他成为数学家。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点评

好好百度下,看看华罗庚现象是不是个别现象? 陈寅恪、钱钟书、季理、吴晗、臧克家、张充和、张广厚、韩寒,想举还有,举不胜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2:00
华罗庚是极个别现象,而中医是整体现象。二者没有可比性。  发表于 2018-2-18 11:42
13
发表于 2018-2-18 11:39:0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2-18 11:32
2011年,我曾在论坛上批评过那位写“中医负我,我负中医”的某中医学院的“王教授”,那时是批评他 ...

不会看病的所谓中医,是西学中给中医编纂的教材培养出来的,而这些教材是经过所谓科学化现代化改造了的。
14
发表于 2018-2-18 11:4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2-18 11:48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2-18 11:39
不会看病的所谓中医,是西学中给中医编纂的教材培养出来的,而这些教材是经过所谓科学化现代化改造了的。 ...

不会看病,不是因为教材,而是因为只学理论,没有临床实习的机会,也缺乏高疗效老师带。这才是根本原因。国家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近些年才提倡拜师,学看病的实战本事。
其二,中医院校在校生是毕业实际分配岗位的近10倍。毕业就意味着改行,这也是在校生感到失望,不愿意学的因素。

点评

不会看病是教材理法的错误,中医的人体是什么?人体的生命是什么?人体生命的规律是什么?病理,治理是什么?中医辨证的实质是什么?没有理法的医学能称为医学吗?故,中医之害,害在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8:53
中医毕业生再怎么改行,总会大于500人吧? 500人之外,就没有人跟师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1:55
15
发表于 2018-2-18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2-18 11:45
不会看病,不是因为教材,而是因为只学理论,没有临床实习的机会,也缺乏高疗效老师带。这才是根本原因。 ...

中医毕业生再怎么改行,总会大于500人吧?

500人之外,就没有人跟师过?
16
发表于 2018-2-18 11:59:56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2-18 11:55
中医毕业生再怎么改行,总会大于500人吧?

500人之外,就没有人跟师过?

文章中所说的这500人,所指的是一些老中医,他认为,其它人都不会看病。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这个数字也是该作者瞎猜的,并不是实际调查的。

点评

这会又不是500人啦? 师带徒,需不需要,师父是个西学中或中学西? 师带徒,需不需要,师父和徒弟高考分数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2:04
17
发表于 2018-2-18 12:00:1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2-18 11:35
考试分数不是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华罗庚初中文凭,数学不及格,没耽误他成为数学家。

这样的例子,举 ...

好好百度下,看看华罗庚现象是不是个别现象?
陈寅恪、钱钟书、季理、吴晗、臧克家、张充和、张广厚、韩寒,想举还有,举不胜举。




点评

考试分数及格的几千万人,能出几个大师? 考试分数不及格的,后从事某个专业,又有多少人? 哪个出大师的比例高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2:42
加一起也就这么几个人,而中医在校生40万人。  发表于 2018-2-18 12:09
18
发表于 2018-2-18 12:0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2-18 04:08 编辑

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的项目上获得了诺奖,虽是好事也不一定全是好事,这一成功为废(中)医存药派提供了更可靠的理由,而且为中药和方剂的研究开辟了一条狭窄的道路──单体提取。但中药治病绝非单一的单体才起作用,而是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五气(又叫五性,传统称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性,实际上还有平性,所以笔者称五气又叫五性)、五味、升降浮沉和君臣佐使配伍而成的方剂在起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中医科学院那些搞中药研究的研究员们都去效仿屠呦呦搞中药的单体提取,那把中医改造成西医也就不远了!大搞中药的单体提取那是为现代医学提供更多的生物化学武器,为中医的覆灭挖掘坟墓!
19
发表于 2018-2-18 12:04:3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2-18 11:59
文章中所说的这500人,所指的是一些老中医,他认为,其它人都不会看病。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这个数字也是 ...

这会又不是500人啦?

师带徒,需不需要,师父是个西学中或中学西?
师带徒,需不需要,师父和徒弟高考分数高?
20
发表于 2018-2-18 12:11:18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2-18 12:04
这会又不是500人啦?

师带徒,需不需要,师父是个西学中或中学西?

师父当然要看中医辨证能力,不用管中学西、西学中,还是纯中医,只要会辨证,才是最重要的。

点评

会辨证就行。 无关高考分数、无关西学中、无关中学西、无关师带徒。 有关的应该只有掌握辨证论治的理论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8 12: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15:31 , Processed in 0.1032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