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中医要迫切解决的更关键问题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11-8 09:09:3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0-22 14:25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现实是,科学化、现代化、工业化、西化等等,都没有把中医“化”了 ...

中医的存在,是医疗市场治病救人疗效所决定。
       中医能在大范围内治愈或改善诸多西医不治和难治病痛,是其永恒的生命力!
       中医学在整体和个体医学辨证论治,和2000多年积累的有卓著疗效的经验,是西医永远无法取代。
       中、西医学方法的巨大差异,代表着临床医学完全不同的侧面,两者不可能融合。

点评

言之有理,赞叹! 中西医长期并存,独立发展,是正确思路。中西医结合,是外行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9:2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8-11-8 09:21:07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8-11-8 09:09
中医的存在,是医疗市场治病救人疗效所决定。
       中医能在大范围内治愈或改善诸多西医不治和难治病 ...


言之有理,赞同!
中西医长期并存,独立发展,是正确思路。中西医结合,是外行话。

点评

中西医结合是必然,它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医的整个发展史就是开放的、包容的,传统中医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变递,以前是、现时是、将来也必然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10:32
13
发表于 2018-11-8 10:32:59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1-8 09:21
言之有理,赞同!
中西医长期并存,独立发展,是正确思路。中西医结合,是外行话。

中西医结合是必然,它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医的整个发展史就是开放的、包容的,传统中医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变递,以前是、现时是、将来也必然是。

点评

假如中西医能够结合,那么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1、什么是中西医结合?2、为何要结合?3、怎么结合?我国已经办起了一些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何现在还是不能结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16:36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1:08:48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11-8 02:32
中西医结合是必然,它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医的整个发展史就是开放的、包容的,传统中医会随着时 ...

呵呵,针锋相对。似乎都有理,中西医结合和融合有什么不一样,还想听听融合观先生的意见。
15
发表于 2018-11-8 16:36:21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11-8 10:32
中西医结合是必然,它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医的整个发展史就是开放的、包容的,传统中医会随着时 ...

假如中西医能够结合,那么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1、什么是中西医结合?2、为何要结合?3、怎么结合?我国已经办起了一些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何现在还是不能结合?
16
发表于 2018-11-8 17:21:47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8 03:08
呵呵,针锋相对。似乎都有理,中西医结合和融合有什么不一样,还想听听融合观先生的意见。

        简单地说:中西医结合,没有自己的原基概念,没有找到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因此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同时存在,所以,结而不合;中西医融合是在找到了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产生了独立的原基概念:象态与证态,实现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在临床上建立了:方剂-证-病理状态-诊断治疗方案,这个相对应的链条。
17
发表于 2018-11-8 18:21:4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学方法的巨大差异,代表着临床医学完全不同的侧面,两者不可能融合。
18
发表于 2018-11-8 18:22:3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气化说主要是在病理方面的特别反应作用,就是形成非生理信号症状级第一级反应,而病理学信号反应级研究的都是症状级第一级之后的病理信号反应。
就是免疫反应过强之类,然免疫反应过强的原因,却是在病理学信号级第一级,病理学不知。
气化主要是卫气的非生理信号反应,不是营气,因营气是在脉中的气。
而阴,阳,气,湿等症状是卫气形成病理气化的先决条件,没有它们的结构构象功能变化,卫气是正常分布的,不会有卫气的病理信号气化反应。
19
发表于 2018-11-8 18:23:10 | 只看该作者
扩散物质多旋流空洞效应
1在扩散物质密度级可以产生信号作用或生成病理信号离子后,这些离子与受体结合的反应也就开始了。
这种结合反应一旦开始,就有可能在反应受体间形成旋流空洞,会吸引分布在其它受体的扩散物质到旋流中,以补充反应中消减的扩散物质。
2而由症状受体也还在不断的有扩散物质流散分布于各受体。
3如果病理离子信号生成率,结合率小于扩散物质生成率扩散分布率,在各受体的扩散物质的密度还会增加新的密度级,如由三级变成四级,或多于三级。
4这种新的密度级的增加变化,有可能在某些受体又了新的病理信号物质离子反应的生成及结合而有新的病理反应。
5这些新形成的病理反应,有些是以新的症状形式表现的的,有些是以新的疾病反应表现的,并发症有可能就是这种新的疾病形式的。
6这些新形成的症状或新的疾病并发症的反应本身在相关信号系也会产生扩散物质流的新的旋流或新的空洞效应,多旋流空洞效应。

20
发表于 2018-11-8 18:30:2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8 11:08 , Processed in 0.04893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