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体的神经系统属于哪个脏器来主导?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1-1-18 10:18:30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21-1-18 01:14
这问题问得不好。神经系统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属纯粹身病,且通常会把脑连起来一起讲。脑+神经是生理基 ...

而中文(不仅是中医)的心,同时有心这实体和精神意识两个含义。文字是多义的,心的英文heart也同时有这两个意思。在具体的论述中是指那一个含义,只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分辨。




一一赞同。
12
发表于 2021-1-18 10:27:3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1-18 02:02
中西医理论沟通,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我相信是一定能够沟通的。例如:心与神经系统,中医的心主要是指 ...

例如:心与神经系统,中医的心主要是指功能,从功能的角度讲,西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包含在中医的心之中。但是在中医理论中还有一个肝主疏泄,与西医的情绪调控一致,等等

一一从中枢神经系统(高级、脑)功能来看,脑的思维功能包含在中医的心中(心主神明),脑的情绪中枢及内脏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包含在中医的肝中(肝主疏泄),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包含在中医的肝、肾中(震颤、痉挛、抽搐、瘫痪等病症,中医常从肝肾入手辨证论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18 10:29:47 | 只看该作者
周围神经的功能,包括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包括传入(感觉)神经与传出(运动)神经,主要是传递神经冲动与信息。在中医里,与经络概念的功能与作用(部分),非常接近与相似了。
14
发表于 2021-1-18 10:31:2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沟通,把分歧说清楚就行了,不要说是与非,错误与正确,孰是孰非、谁是谁非、谁胜谁负。中医的心包含了西医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这就是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的意思。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与中医理论中“心”的疾病症,从宏观上来说是一致的。到了临床上,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西医的心力衰竭与阳虚水泛相一致,热实结胸与急性腹膜炎一致……不能够运用逻辑推理来实现中西医沟通,一定要在临床实践中实现沟通。新冠病毒感染的2种临床类型:肺炎型、胃肠型与邪热壅肺、邪伏膜原相互对应,一定要在临床实践证明。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型与邪热壅肺一致;新冠病毒感染胃肠型与邪伏膜原一致。中医再具体的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西医则分为:前驱期、临床典型期、危重期,中西医沟通:卫表证与前驱期是一个证态,气分证与临床典型期是一个证态;营血分证与危重型是一个证态。所谓气分是指:新冠肺炎-邪热壅肺证态、新冠胃肠型-邪伏膜原证态。
     总之说清楚就行了。

点评

李老先生说,“西医的心力衰竭与阳虚水泛相一致”,是片面的认识,也是非常危险的错误认知。 因为,西医的心力衰竭要复杂得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8 11:0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5
发表于 2021-1-18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古人是整体观,他关注的是临床所见到的各种现象,并针对临床所见的各种现象给出一定的解释。

神经系统的说法是西医对人体分类视角下的产物。

《内经》从没有把神经系统作为一个主要的观察和认识对象。
16
发表于 2021-1-18 11:04:0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1-18 10:31
中西医沟通,把分歧说清楚就行了,不要说是与非,错误与正确,孰是孰非、谁是谁非、谁胜谁负。中医的心 ...
       李老先生说,“西医的心力衰竭与阳虚水泛相一致”,是片面的认识,也是非常危险的错误认知。
         因为,西医的心力衰竭要复杂得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21-1-18 11:26:11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1-18 03:04
李老先生说,“西医的心力衰竭与阳虚水泛相一致”,是片面的认识,也是非常危险的错误认知。
     ...

李老先生说,“西医的心力衰竭与阳虚水泛相一致”,是片面的认识,也是非常危险的错误认知。
         因为,西医的心力衰竭要复杂得多……。

一一用"相一致",确实不十分准确,或严谨。心力衰竭,可以表现为水肿,也可以不表现为水肿,如左心衰,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阳虚水泛,可以见于心力衰竭,亦可见于肾脏疾病、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用相关联,或许更妥当些。





18
发表于 2021-1-19 07:24:19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心力衰竭与阳虚水泛相一致”,是片面的认识,也是非常危险的错误认知。
         因为,西医的心力衰竭要复杂得多
================================================
         中西医沟通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必须使用临床实践的验证,符合临床实践的要求。在《金匮要略》中,急性肾性水肿与风水是一个证态,营养不良性水肿与正水是一个证态,里水与慢性肾炎是一个证态……各有所归。阳虚水泛有四个证都有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与之对应:水气凌心-心源性心力衰竭证态,水寒射肺-急性肺水肿证态、水停心下-心力衰竭胃肠道粘膜下水肿证态,阳虚水停-下肢水肿证态(或者全使皮下水肿)。当然,这只是重要节点上的证与相对应的病理状态的融合,其变化无穷。参考《中西医融合观续》、《融合观》的相关章节。
19
发表于 2021-1-19 07:46:3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1-1-18 02:29
周围神经的功能,包括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包括传入(感觉)神经与传出(运动)神经,主要是传递神经冲动与信息 ...

   中医里理论中,心与经络(血脉)没有直接联系,在功能方面也是各说各的。  在《融合观》这本书里,中篇  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124~134页,第一章   心、经络-调控象态:第一节  心-调控中枢象态,第二节  经络-调控传导象态,着重论述了经络与周围神经、血管系统的关系。
20
发表于 2021-1-19 07:59:11 | 只看该作者
        心力衰竭是一个常见的病理状态,不是一个疾病,而是许多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病理状态。心脏病(例如胸痹心痛)、高血压(例如肝阳上亢)、阻塞性肺病(肺胀)……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引起心力衰竭的所有常见疾病在中医经典著作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病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14:37 , Processed in 0.0669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