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柳之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辨证的数学原理---人工智能辨证的基础理论之一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09:4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22-2-19 09:5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2-19 07:42
辨证是诊断过程,证是辨证的结果。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证候(症状体征)、舌象脉象,没有测量数据可供 ...

你看的很准,提的问题很关键!
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
七、病候值的建立
八、证候值的建立
九、药性值的建立
十、证值与药味的映射


其中有些内容想要参考你的《中西医融合观》第一部,去年从网上一直没买到。

我现在正在同时开始计算机程序的开发,病候值、证候值、药性值的建立更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非常困难!

如果我觉得靠谱,以后会发布。如果不成功,这个东西也许会湮灭。

发布这个理论部分,只是想在这个世界先留个印记。因为我觉得要理解这个东西,必须既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部分高等数学知识。如果能运用,又要求有很强的中医实践能力。我自己也是踉踉跄跄的,不确定能否做到底。

没有人会替你实现你的理想,只能自己干。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10:49:5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2-19 07:42
辨证是诊断过程,证是辨证的结果。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证候(症状体征)、舌象脉象,没有测量数据可供 ...

将文中 第六章 辨证的数学操作,简单翻译成白话,以你说的"急性腹膜炎"的辨证过程为例就是:

1、首先要事先研究出很多证标,比如已经有一万个证的证标。这很像是你在《中西医融合观》中所作的一部分工作。

2、将"急性腹膜炎"病人的各种病元数据提出出来,形成这个病人的病元集。

3、将每一个证标与病人的病元集的所有组合进行比较,数学上叫卷积计算。这种比较如果人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比较会非常麻烦,但数学家已经发明了很多快速进行卷积计算的方法,用机器会瞬间得到结果。最后根据卷积结果数据和证元阈值比较,判断属不属于该证,以及记录该证的证值。

老中医在四诊完成以后的辨证思维过程,其实就是对四诊数据和已知的各种证候进行各种比较判断,本质上也是一种卷积计算过程。水平就体现在谁比较的更多更完善。掌握的各种证的知识越多,对阈值的把握越准确,辨证的结果就越精当!

5、用"急性腹膜炎病人"的病元计算的结果有几个证,就根据证值计算出证域的治疗药味和剂量。

6、根据病元值,计算出病域的治疗药味和剂量。

7、将证域治疗药味与病域治疗药味合成一个完整方剂。

理论上,"急性腹膜炎”是一个病,不同人、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多个证。实践上我还没有经验,以后有需要可能要查阅很多资料。

13
发表于 2022-2-19 11:11:0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这个工程野心很大,或许是太大。大部分人(尤其这个论坛的人)不会太关注你的推理部分,但会在意实际效用。从另一个角度讲,即是先生如何验证这个理论。建议先identify个subset(譬如从证空间中选~10个左右的常见证也可包括一些不常见证),明确把这个工程成功与否的判断设定为可用已发表的医案去验证(或其他标准),这样,整个构想从概念到算法可以这个subset作为实例,让大家看到概念如何落地,特别是要选取有足够代表性的医案,那才有机会引起兴趣。当中不妨包括些难治病证,如系统能产生更好的治疗建议,当然更好,甚至有机会拿个什么奖也未可知。要不然,必有如融合观这类人给你出题目,让他出(目前条件恐怕不具备)不如自己出,right?

另一个建议是给你这个算法/系统取个名字,以便有个抓手。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15:26:38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22-2-19 11:11
先生这个工程野心很大,或许是太大。大部分人(尤其这个论坛的人)不会太关注你的推理部分,但会在意实际效 ...

谢谢萧兄真诚的建议。我以前没有想那么多,全是自己兴趣所致,想到哪做到哪。
是应该先找个容易实现的点,做个有实际效用的东西出来,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15
发表于 2022-2-19 15:48:19 | 只看该作者
再补充一点:现在应该还是在concept proof的阶段,这个阶段要尽可能简化概念,不宜全部铺开,但足以显示潜力,既可节省资源,又有空间让有同好者可参与发展。
16
发表于 2022-2-20 09:10:11 | 只看该作者
      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科学仪器测得的数据与人体的实际状况不符合,例如:血压,高压220,农村老太太还在麦田里割麦子;城市里的阔太太、娇小姐高压160就要卧床休息!疼痛、板样腹等等,没有可供测量的仪器,测不到数据;无穷无尽的社会、心理、自然界的变化随时随地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同一个因素对于不同个体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效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无限的不确定性、不可测量性,不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
       数学不是万能的,只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用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工具。
       不过,我还是支持你继续研究、探索。

         如果你需要我的书,请你把具体地址、手机号、姓名发给我,我把书寄给你。

点评

感谢!  发表于 2022-2-21 07:48
17
发表于 2022-2-20 09:14: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论坛讨论的深度与广度,少见。
18
发表于 2022-2-20 09:53:33 | 只看该作者
         病候值、证候值、药性值的建立
============================================
           病候值、证候值的建立,实际上就是诊断标准。这个标准可以使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标示出来,不可能用一系列的数据表述出来的。不可以计算,但可以运用电脑软件转换。

         急性腹膜炎的证候值:发热、急性腹痛、板样腹,就可以了。余类推。
         急性腹膜炎可以转换为:热实结胸证。
         方证对应,大陷胸汤与热实结胸证相对应,急性腹膜炎的中医药治疗就是大陷胸汤。
          余类推。
          这种转换,可以编辑出一个软件。170多个证态,涵盖了中医临床所有重要节点上的“证”,也就是说把中医临床上的所有重要节点上的证转换为西医的病理状态。这个过程现在就能够完成,我没有时间和能力。我现在正在撰写《金匮要略》现代解读与《温病条辨》现代解读。

点评

真诚感谢指点! 请教: 急性腹膜炎的证候值:发热、急性腹痛、板样腹。假设已经存在后两个症状,只考虑这个发热,那么,这个热到什么程度就提示辨证者需要向“急性腹膜炎”考虑呢? 体温正常37度需要考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2-21 08:10
19
发表于 2022-2-20 10:01:25 | 只看该作者
         九、药性值的建立
         十、证值与药味的映射
===============================
       九、药性值的建立,是后话,先要建立方剂值。
       十、证值与药味的映射,应该是方证对应,即证值与方剂值的对应关系。

         170个证态,在《融合观》这本书里。

点评

感谢!  发表于 2022-2-21 07:48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08: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22-2-21 08:5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2-20 09:53
病候值、证候值、药性值的建立
============================================
           病候 ...

真诚感谢指点!

请教:

急性腹膜炎的证候值:发热、急性腹痛、板样腹。假设已经存在后两个症状,只考虑这个发热,那么,这个热到什么程度就提示辨证者需要向“急性腹膜炎”考虑呢?

体温正常37度需要考虑吗?37.5度呢?38度呢?39度呢?还是摸摸头烫手就行?还是患者做自己说感觉发热就行?还是患者自己说怕冷就行?

如果有血压、脉搏、血象数据需不需要一并考虑?

一般辨证出结果后,医生心里是有百分百把握,还是觉得有九成把握,还是八成把握?
还是并不存在考虑诊断准确不准确的心理状态?

其实,在我的理论模型中,并不存在“急性腹膜炎的证候值”,发热、急性腹痛、板样腹的轻重程度,属于 “病候值”。

假如你送来一个“急性腹膜炎”病人,但医生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病。一个只会检查的人检查出病人的各种症候,给系统输入各种症候情况,如果系统正确,可能辨证出一个类似 “大陷胸汤证可能性90%” 的结果;如果系统不正确,会出现一个类似“大承气汤证可能性80%”的结果。就是萧铁兄所说的治疗建议结果,这就是我设想的情形。

不知道融合观先生觉得有无可能性?这样的系统有无实际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 07:21 , Processed in 0.0553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