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031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21:3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2年7月6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内容,题目是中医发展趋势。中医的优势来源于整体和综合把握事物的能力,在整体上是先进的,已经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中医对于微观的看法,也是整体性的,这说明,中医已经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了现代科学重构整体的愿望,并且解决了以构成论为主在逻辑上存在的悖论,因此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相比,中医自然是前沿科学。但是,由于研究问题的方法论落后,国内主流学术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医的先进性。因此,加强先进性教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只有认识到了中医理论的先进性,才能自觉的在科研、医疗和临床工作中以中医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才能够积极吸收和利用全球科技、经济和文化资源,为我国的自主创新目标服务,支持我国的自主立国战略。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了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关于中医发展趋势的有关内容。中医的整体观是先进的,已经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
人体是分层的,至少分十层以上,每一层都独立运行,也受上层管理和其他组织协调,互相影响。
虽然人们已经基本了解了白箱的结构,而经常运用的却是黑箱方法。比如电脑,人们都知道锌片是由“0”与“1”的基本二进制单位构成的,但是高级的电脑专家都不用原代码编程序,而是借助于由各种操作系统构成的黑箱,进行“黑箱操作”。尽管人们知道西瓜的内部结构,甚至知道其中的化学成分比例,但人们评价西瓜的好坏,都不用达到分析化学的白箱水平去挑西瓜。酒精含量相同的白酒,其质量的优劣也主要靠评酒师的品尝。营养师可以“精确”计算一个人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但是谁按“微克的精确度”的白箱方法去进食“单质食物”呢?手术切除也不能精确到细胞,化疗药物也远远没有达到单分子的精确度。
证候反映的是复杂分子机制,象是大数据的集中反映,辨证论治使用象概括了微观的数据。
中医药很先进,不局限、纠结于具体的某些数据,而是整体把握全局的大数据。
大数据是图像,而不是个别数据、数字。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2032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20:23:1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2年7月7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蛇蜕”“巴豆”“皂荚”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学习了《神农本草经》中的“蛇蜕”“巴豆”“皂荚”三味药。
        蛇皮(甄权)、蛇壳(俗名)、 录》)、弓皮(《本经》)、蛇 时珍曰∶蛇字,古文象其宛转有盘曲之形。蜕音脱,又音退,退脱之义也。龙、弓、符 、筋,并后世 隐之名耳。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巴豆,(学名:Croton tiglium)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皂荚别名皂角(《纲目》)、鸡栖子(《纲目》)
时珍曰∶荚之树皂,故名。《广志》谓之鸡栖子,曾氏方谓之乌犀,《外丹本草》谓 之悬刀。
荚、子、刺均入药,有祛痰通窍、镇咳利尿、消肿排脓、杀虫治癣之效。
感谢张慧康硕士讲述和分享!

2033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20:25:34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我是黄小平,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本周五(7月8日)
和大家一起学习中药学外用药及其他。
外用药是指 常常以外用为主的一部分药物。外用药分别具有解毒消肿、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杀虫止痒等功效适用于疮痈肿疖、外伤、蛇虫咬伤以及五官疾患等。
今天给大家汇报皂矾、毛莨、大蒜、斑蝥、蟾蜍、马钱子等
敬请期待黄小平的分享,望曹东义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批评指正。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中药学》外用药皂矾、毛莨、大蒜、斑蝥、蟾蜍、马钱子等内容。
      皂矾别名 绿矾、青矾。煅红者名绛矾或矾红。 气味 酸、凉、有毒。局部收敛剂及补血剂,可用于子宫肌瘤引起的慢性失血。
    毛莨,辛、微苦,温。有毒。利湿,消肿,止痛,退翳,截疟,杀虫。胃痛(作品捣烂敷胃俞、肾俞等穴位,局部有灼热感时弃去),黄疸(外敷手臂三角肌下),疟疾(于发作前6小时敷大椎穴,局部有灼热感时弃去,如发生水泡用消毒纱布覆盖),淋巴结结核(敷局部),翼状铎肉、角膜云翳(敷手腕脉门处,左眼敷右,右眼敷左,双眼敷双手,至起水泡止,然后挑破水泡,外敷消炎药膏防止感染),灭蛆,杀手了。
       大蒜,大蒜(学名:Garlic)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农谚说“种蒜不出九(月),出九长独头”。功用:温中健胃,消食理气。大蒜有刺激,外用需注意。
       斑蝥有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能分泌被称为斑蝥素的液体,用来防御敌害。【功效】: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蟾蜍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蟾蜍皮肤腺、耳后腺分泌出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传统名贵中药,对治疗食道癌、肝癌、肾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疗效。蟾酥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功效。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
       马钱子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用于健胃药。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功能主治 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谢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034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20:2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7月9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回看中医辉煌历史。
       第五节:汉代医学四大流派。
       本节内容分两个时段学习,今天学习第一时段内容,综合了本时段内容所述后“医经七家”未亡,存在于《素问》《灵枢》之中,《黄帝内经》不是《素问》《灵枢》之和,而是已佚之古医书。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关于汉代医学四大流派的有关内容。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长达几百年的战火动荡,又经历了短暂的秦帝国和楚汉相争,诞生了大一统的汉王朝,重新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其社会、大家的事情、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高峰。以司马迁父子为代表的史学家,对此前历史上的学术流派,进行过全面的总结,他们对于阴阳、易、儒、道、墨、名、法等各家的评论,都有过精彩的论断。对于此前的医学的状况,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後世脩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此后,刘向、刘歆父子,总校群书,形成了《别录》、《七略》,相当于汉代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总目录。通过这些书目,展现了当时著作之盛。此后班固等撰著《汉书》,在《艺文志》里加以整理,摘要收录,成为我们研究汉代学术概况的重要资料。
         所谓“医经”类图书,就是关于中医理论的医学著作,是当时医学著作之中的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汉书艺文志》既记载了《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也记载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外经》《旁篇》,一起被称为“医经七家”。
   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035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20:27:28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2年7月1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总论部分的第一章绪论,介绍中医神志病学的概念及内容,第四章中医学关于神志的生理病理,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一书关于神志的生理病理的有关内容。
        《难经》说:“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那?然: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内经》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03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20:39:5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7月1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伤寒与温病

古人今人对于伤寒的解说各有各的说法,但比较统一的意见是:“伤寒论中包括了一切外感的治法。”这是事实,千百年以来《伤寒论》是医家必读之书,是中医治疗学中起指导作用的一本巨著,但为什么仲景不把这本书叫做“热论”、“湿论”、或“暑论”?而叫做伤寒,则仲景当时心目中有一种流行病,而这种流行病往往因触寒诱发,古人不知病原体,所以以寒作主要病因。仲景就把当时所常见的那一种流行病定名为“伤寒”。当然在汉代所认为的一种流行病实际上就包括了多种流行病,因为汉代是着重在症候上的发展去认识和鉴别疾病的,而在今天我们知道许多流行病是有相同的证候的,另一方面仲景掌握了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定出了六经这一治疗规律,后世医者根据伤寒六经这一治疗规律,可以治疗其他的疾病,因此说伤寒有广义狭义二种,以证实《难经》伤寒有五之说,或说是外感之总称。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伤寒与温病的有关内容。
       邓老认为,古人今人对伤寒的界说各有各的说法,但比较统一的意见是:“伤寒论中包括了一切外感的治法。”这是事实,千多年来《伤寒论》是医家必读之书,是中医治疗学中起指导作用的一本巨著。《伤寒论》是我国传染病流行病的第一本巨著,是对汉代以前治疗传染病流行病宝贵经验的一次伟大的总结。《内经》与《伤寒论》的六经提纲有相同也有相异的地方可见,《伤寒论》的六经继承了《内经》可以肯定,但又经过临床经验的洗练修改而成。而《内经》又经过后人的增改,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内经》已非汉代以前的面貌,两者有不同的地方也是必然的。
从《素问·热论》→《伤寒论》→温病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应为定论。寒温之论的确是不必要的。我们的任务在于进一步发展温病学说。
要重视在临床实践上下苦功,在继承千百年来的理论基础上,以理论指导实践,再在实践基础上创立新的理论。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037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20:43:08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今晚8点(2022年7月12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39讲《灵枢·癫狂病第二十二》。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今日讲座内容
《灵枢•癫狂病第二十二》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为止。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为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为止。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吐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阳、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顑。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表里,足少阴阳明之径,肉清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输,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抵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2038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21:02: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7月1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壁虎的用药心得。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朱老对壁虎的用药心得。
      壁虎(学名:  Gekko japonicus Dumeril et Bibron)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朱老以化痰解毒、软坚消肿为法,猫爪草与牡蛎、夏枯草、守宫、僵蚕、紫背天葵、赤芍、大贝母、山慈姑、石见穿相伍,肿痛明显加蜈蚣。
【医案举例】
周某,女,58岁,南通市先锋镇农民,左腮区有一约4cm×4cm大小肿块,固定质硬,左下颌淋巴结约1.5cm×1.5cm,病理切片诊断为左腮腺圆柱形腺癌Ⅱ级。因家境贫困,不愿手术,经用上药治疗而愈,随访3年无复发。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039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21:03:3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22年7月13日)的空中课堂,由王秀民主任浅谈《伤寒论》,《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是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讲述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术成就。
      邓铁涛先生说,张仲景用医经家的理论,整理了经方家的经验,因此才有了这样学术成就。
这个见解,非常可贵。
张仲景的学术创新,是有基础的。
热病过程之中,先后会出现很多证候,再加上不同体质和治疗因素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些纷繁复杂的临床证候?
《素问》“热病”的命名,抓住了外感病共有的“发热”主证,将众多的外感病合在一起论述,确有执简驭繁之高见。仲景《伤寒论》之中,也是将众多外感病一起论述的,都是动态把握整个疾病过程,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张仲景六经辨证有阴阳表里虚实的差别,《素问》基本都是实热证。
张仲景还继承了《汤液经》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旦阳旦,是“六合正经、神明之剂”,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之中,打破了《汤液经》的排列顺序,按照《素问》六经来分证,这就是“守正创新”的学术贡献,成为千年来的医圣。影响超越了《汤液经》,也成为后世敬仰的伟大医学家。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040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21:04:11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2年7月14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萹蓄”“狼毒”“夏枯草”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萹蓄”“狼毒”“夏枯草”三味药。
       扁蓄又名竹片菜,一年生草本,药性功效
扁蓄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
1.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
2.杀虫止痒 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
3.治赤白痢,黄疸。
狼毒(学名: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狼毒的毒性较大,可以杀虫;根入药,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能,外敷可治疥癣。
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
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8:13 , Processed in 0.0578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