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殿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20:53: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希望楼主学习一些互联网常识,会员IP是公开的,只是你不会看而已。L
穿个马甲自擂真的很滑稽!哈哈!GV
--------------------------------------------------------------------------
重上梁山先生:
你虽然模仿了老三羊先生的口吻,但你不是老三羊先生?!因为先生是个锋芒毕露好用画龙点睛取网名的人?!
你上梁山的目的何在,这是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将我说成马甲的目的,这才是制造这场TP事件,而值得令人深思的政治问题-------
202
发表于 2008-9-9 09:5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孙殿文先生:
首先,与先生素无怨仇,惹先生生气,,很抱歉,在此表示真诚的道歉,请孙先生接受。
其次,先生认为TP在论坛设置保密,可能是网络出错,点击插件/杂烩,所有的帖子后面清楚显示IP,无需登陆也可以操作,不需要犯罪盗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前言
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已近40年,系山东省龙口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师,现已退休。社会兼职:高级周易研究师,……》,孙先生的自我介绍清楚明白,不存在秘密泄露,故不必生气。
203
发表于 2008-9-9 09:57: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这次是为了说明IP前三位相同不全是马甲,目的是平息不必要的争论;希里糊涂把孙先生连累,孙先生也就参加进来了。
孙先生这么多尊贵头衔,说明孙先生有着丰富扎实的学术功底,应该是能够明辨是非的,故还想说说一些看法。
看到孙先生生气,尤其选择离开论坛,很高兴,说明孙先生不是存心沽名钓誉搅浑水。

但是非常希望孙先生不要离开论坛,孙先生有从事中医临床已近40年的经验,,正可以从经验中总结理论,揭开内经之谜,,发掘、发展中医,舍中医骨干,谁可与?
这不是要求,本人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要求象孙先生这样的名家,只是作为平民百姓,受益过《内经》理论的曾经的病人,由衷的盼望,盼望所有中医人能够为了中医的发掘、发展与崛起同心协力。
204
发表于 2008-9-9 10:0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孙先生有很多衔头,系于深入研究周易,应该说是成功的,多衔头是一种荣耀,荣耀是啥?是政治家的套索,,表明对政治行政家有功劳,而对于荣耀本人是苦劳。
205
发表于 2008-9-9 10:02: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成功研究周易,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古人应用文字的意义、行文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道德乃至医德。
但是寄希望从周易明白中医理论,只怕会适得其反。。
206
发表于 2008-9-9 10:0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内经》到底说啥,中医人明白吗?象“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解释居然是“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而且各版本居然如出一辙,原本说的是养神与筋的阳气的性质,解释成为功能现象,把充斥《内经》全书的“气”解释成功能,又是根据哪儿训诂得来?这些原则错误从根本妨碍《内经》的正确理解。
是那些大学者不识字读不懂吗?这问题也问了解先生,显然不是,是啥?咱说不好?
孙先生能说说,为啥不去弄能够直接引领中医的《内经》,却弄周易?或许您会说出于个人兴趣。而对于未能明白中医自身理论的中医人,强牵硬拉周易,不更显得云山雾罩吗?
不否认易中有医,因为二者与河图关系密切,但是周易包含庞大的社会内容,不能找出内经之秘,很难从易理之中找寻医理。
说实话,看先生把易理套医理,有点牵强。
孙先生纵然不存心搅浑水,糊涂的中医人这缸水却必然更浑!
207
发表于 2008-9-9 10:05: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目前探索中医,好像大体有三种分歧,还有一种是从哲学的层面,看似高超无比,与中医实是急惊风请慢郎中,中医目前的状态犹如嗷嗷待哺的幼儿,旁边放着炉灶,甚至现成的糜食,却给幼儿大讲人生、理想、道德,不待吐沫横飞无休止的争论完毕,只怕幼儿已翻白眼驾鹤西去。
对于听从者,是糊涂,对于宣扬者,只怕是居心叵测!
208
发表于 2008-9-9 10:16: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梦里得财,安能济用?画地为饼,岂可充饥?
209
发表于 2008-9-9 11:5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孙先生在前言自序说:从研究《周易》经、传,以及《道德经》、《内经》等作者们的逻辑思维方法及其世界观入手,历经近二十年之艰辛奋斗,终于取得了破译《周易》秘籍的成功。
[第 4 楼]孙先生说:其实,(解)先生说的:“结构、功能,形神统一”,在《周易.系辞 》的表述是“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道”是抽象,“器”是实体。对于"道\器"用现代语言从哲学角度表述,是客观内容与客观规律;

对于“道”的理解,可能是理解中医理论、理解古代文化出现分歧的中折点,《道德经》对“道”解释应用较多,个人学浅,一知半解,,摘几段,抛砖引玉,请孙先生斧正,先谢谢!
210
发表于 2008-9-9 12:08: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道德经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
解释应该与通句文字相应连贯,抑  举 损  补 几字是关键,能抑能举能损能补的必定不是人力不可及的真天地之事?
故从“积阳为天”解释“天之道”,实际是说气化运行的规律,从“抑  举 损  补”旁证,是说人体气化运行的操作,其中隐藏气化运行通道。。
77条借人体气化运行的规律感叹社会行为的规律,
.“天之道”言气化运行的规律?“人之道”言社会行为的规律?“唯有道者”这个道又似道德的道?
第6条,言胃气的生化依赖主管神气,“天地根”是水火阴阳的代意词,是治疗取效的根本。
道是器的升华,同样是实体,77条前半条同样是客观内容,是实体;后半条是客观规律,是抽象的。
不知孙先生认为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8 20:35 , Processed in 0.09062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