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殿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09-3-19 18:5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下面引用由孙殿文2009/03/19 06:30pm 发表的内容:
还有六十多家的媒体和你约稿,可见这些媒体的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既然认为这些媒体均不如君?而你不愿意以“仁者见仁,知者见智”为好,那么还是我们各自自以自以为是呢!
你有媒体,我有道理.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8:58: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还是各自自以为是好?!
谢谢君的参与和关注!
243
发表于 2009-3-19 19:17: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甲lijhvc在 2009/03/19 07:2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孙殿文2009/03/19 06:30pm 发表的内容:
还有六十多家的媒体和你约稿,可见这些媒体的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既然认为这些媒体均不如君?而你不愿意以“仁者见仁,知者见智”为好,那么还是我们各自自以自以为是呢!
先生 觉得 美国 的 大媒体 CNN,美国之音,英国的 BBC如何 ?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0:0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先生 觉得 美国 的 大媒体 CNN,美国之音,英国的 BBC如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心接触,难谈感觉。
24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05:5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我个人认为,每个到论坛的人,均应向却波渔翁先生看齐。我们要以“恐惧修省"的心态,来此钓鱼。当您钓到鱼后,特别是像河豚那样的大鱼,一定要学会如何烹饪,再学会如何品味,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当您发现中毒深受其害后,而待语成器的时候,再发起不责手段性的攻击和反驳也不足为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具有有学者之风?才能是个真正做大学问的人!)(

-=-=-=-=- 以下内容由 孙殿文2009年03月22日 05:58am 时添加 -=-=-=-=-
更正:不择手段,将“责”更正为择"择"。
246
发表于 2009-3-22 08:5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下面引用由孙殿文2008/04/03 02:37pm 发表的内容:
第一篇 《周易》意象思维与汉字结构的抽象内涵和外延
孙殿文
虽然众所周知,由点和线为结构的中国汉字,是中国意象思维方法的结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意象即是形象西方哲学之抽象,而是具有同样科学性 ...
“龙”,为什么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因为它是我们的祖先本于人化自然和人的自然化思维,而集许多动物形态与功能之优点,所创造出来的用以凝聚龙的传人心灵的图腾!至于,“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由于属于唯心意识,从《周易》《颐》卦“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的有关介绍中,我们可知,我们的祖先早自周朝已开始了对其的舍弃,为此,“四灵”流传至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只剩下了“龙、凤、麟”,而没了“龟”的踪迹。

孙先生:对于周易易辞的解释,多种多样,出于各人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认识。也就有不同的选择。可能本人思想简单,似乎感觉古文如《内经》《周易》虽然是文言文,只是用字简洁,理义表达其实还是比较直白,并不象现代人理解的那么复杂?
我在网上看到对《颐》卦的解释,似乎与孙先生不同。不知孙先生如何看法?
周易中的颐卦
  颐卦第二十七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遂遂,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编辑本段]《周易》译注-颐卦第二十七(周振甫)
  颐(卦二十七) —— 不劳动者不得食
  【原文】
  (震下艮上)颐①:贞吉。观颐②,自求口实③。
  初九:舍尔灵龟④,观我朵颐⑤。凶。
  六二:颠颐(6),拂经于丘(7)。颐征(8),凶。
  六三:佛颐(9),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10),其欲逐逐(11)。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12),厉,吉。利涉大川。
  【注释】
  ①颐(yi)是本卦的标题。颐的意思是养育,同饮食营养有关。全卦内容主要讲养生之道。“颐”是卦中多见词,又与内容有关,所以用它作标题。 ②观:观察,研究。③口实:口中的食物,口粮。④舍:放置。 灵龟:用于占卜,所以十分贵重。这里代指财宝,财富。⑤朵颐:朵,动 的意思,颐动即为咀嚼之意,指饮食之事。③颠:用作“填”,意思是塞。 (7)拂经:开垦荒地。(8)颐征:为了生计而去抢劫粮食。(9)拂:违 背。(10)眈眈:盯得紧的样子。(11)逐逐:动得快的样子。(12)由:遵 循。①颐(yi)是本卦的标题。颐的意思是养育,同饮食营养有关。全卦内 容主要讲养生之道。“颐”是卦中多见词,又与内容有关,所以用它作标题。 ②观:观察,研究。③口实:口中的食物,口粮。④舍:放置。 灵龟:用于占卜,所以十分贵重。这里代指财宝,财富。⑤朵颐:朵,动 的意思,颐动即为咀嚼之意,指饮食之事。③颠:用作“填”,意思是塞。 (7)拂经:开垦荒地。(8)颐征:为了生计而去抢劫粮食。(9)拂:违 背。(10)眈眈:盯得紧的样子。(11)逐逐:动得快的样子。(12)由:遵 循。
  【译文】
  颐卦:占得吉兆。研究养生之道,要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
  初九: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来窥伺我的衣食。凶险。
  六二:要解决生计问题,就得在山坡上垦荒开田。为了生计 而去抢劫粮食,凶险。
  六三:违背养生之道,占得凶兆。十年都很倒霉,没有什么 好处。
  六四:解决生计问题靠自己,吉利。像老虎一样盯住别人的 衣食,想一下子扑过去抢夺。没有灾祸。
  六五:垦荒开田,有利于定居的占问。不能渡大江大河。
  上九:遵循养生之道,先艰难后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 以下内容由 丁和2009年03月22日 10:37am 时添加 -=-=-=-=-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_好像有可能不是因为由于属于唯心意识,而对其的舍弃.
这一条有犯统治阶层意愿.不得见于书.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4:3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孙先生:对于周易易辞的解释,多种多样,出于各人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认识。也就有不同的选择。可能本人思想简单,似乎感觉古文如《内经》《周易》虽然是文言文,只是用字简洁,理义表达其实还是比较直白,并不象现代人理解的那么复杂?
我在网上看到对《颐》卦的解释,似乎与孙先生不同。不知孙先生如何看法?
------------------------------------------------------------------------------
【原创】回丁和先生帖:
谢谢先生在目前中医药论坛有人发起争论,是否废弃五行学说,而关系到阴阳学说是否坚持物质统一性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医存亡的关键之际,我们以朋友讲习“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这个关系到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所去向唯心和唯物的分水岭的重大课题,而先生能够如此认真地参与探讨、交流、讲习!
《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所要闻的道,就是《周易》经文,而作为周朝定为王室专用的经文,在对内和对外的宣讲应用上,是内外有别的。其主要隐密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而其所开创的利用矛盾意象车轮对衡方法论,具体实施“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的社会革命,在关“井道不可不革”的主题。为此,孔子不可能了解周王朝“井道不可不革”的核心思想,在《易》之三才之道上,是“高宗伐鬼”,如何具体应用“震以伐鬼方”,而坚持物质统一性的,是周公之所以敢向天命论挑战的,为什么“天不可信”的哲学原理。
由于《周易》经文是抽象的思想,纯粹的范畴,而反映的思维具体。别说是现代,即使在古代,如果人们仅从字面上理解经文,也会如同先生所说,而出现像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如同先生那样的戏说理解!
《周易》《頣》卦,是论述圣人作则,在如何解决民以食为天的社会根本问题上,如何在天、地、人三才之道上,观察与认识到底是谁“给予”的本质问题,也就是《系辞》所说“天地定位,、圣人成能,鬼谋、人谋,百姓与能”的问题。“与能”,是赞许、给予能量和能力的意思。因而,“百姓与能”,是我们确定《周易》唯物辩证法是人民史观的依据。
《頣》卦是论述如何从天人合一论角度,来观察与认识天、地、人三才之道,在解决民以食为天的社会问题上,到底是谁给予人类谋福祉的本原问题,。其得出的结论,在社会物质生活颐养活动上,是人类“自求口实”的事实!至此,您自然会明白了《颐》卦卦辞为什么说:“观頣,自求口实”,所要反映的实质。
由时间、篇幅所限,先讲习至此!
248
发表于 2009-3-23 18:4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下面引用由孙殿文2009/03/23 02:30pm 发表的内容:
“天地定位,、圣人成能,鬼谋、人谋,百姓与能”的问题。“与能”,是赞许、给予能量和能力的意思。因而,“百姓与能”,是我们确定《周易》唯物辩证法是人民史观的依据。

谢孙先生讲解。据个人的认识,古文言语简洁,解释大方向差不多,就可以,孙先生的讲解大概方向是吧。不过医易相通好像不在这个方向。
  
249
发表于 2009-3-23 20:0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哈哈!“医易同源”指的是二者均采用了阴阳学说理论为指导思想,才有所发展。除此,无什么同源!!!
值得废话连篇吗?哈哈!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2:22: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下面引用由墨魂浓醇2009/03/23 08:03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医易同源”指的是二者均采用了阴阳学说理论为指导思想,才有所发展。除此,无什么同源!!!
值得废话连篇吗?哈哈!
先生说的在理,然而,古汉语和哲学,是每个中医人取得资格证书必修之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8 20:28 , Processed in 0.0530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