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521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20:3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8月1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国医大师路老的《路志正医林集腋》,路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为了将其从医数十年积累起来经验,他编辑的《路志正医林集腋》采取以医话为主的形式整理成书,137篇文章短小精悍,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其内容翔实、病种多样、见解独到、论述精辟、理论与临床联系紧密。敬请王秀民讲述清燥润肺治久咳治咯血不宜专事止涩、脾肾阳虚呃逆、阴虚挟湿萎缩性胃炎证治、化湿清热治糜烂性胃炎、术后阴虚胃痛治验、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一得、脾阴虚泄泻诊治偶得、调中健脾固滑脱。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路志正医林集腋》之“清燥润肺治久咳治咯血不宜专事止涩、脾肾阳虚呃逆、阴虚挟湿萎缩性胃炎证治、化湿清热治糜烂性胃炎、术后阴虚胃痛治验、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一得、脾阴虚泄泻诊治偶得、调中健脾固滑脱”等内容。
         路老行医治病几十年,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说在广安门医院出门诊,有位301医院西学中的深资医生跟我学习,见我在治疗感冒时,常在解表的方剂中加一些宣肺和调理脾胃的药物,深为不解,说:病人此时没有咳嗽,也没有消化系统症状,您加用这些药物,不是浪费吗?他这完全是西医的思维方式,不理解中医先安未受邪之地“治未病”的治疗思想。殊不知肺与皮毛相表里,皮毛受邪,如不解,必传于肺,而出现肺脏受邪的相应症状,进而可影响胃肠,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所以在治疗感冒的药物中配伍一些宣肺和调理脾胃的药物,如炒杏仁、枇叶、炒枳壳、炒神曲等,可有效的防治上述症状的发生,充分体现了中医“隔二治之”、“隔三治之”的治疗思想,而绝不是浪费。所以说感冒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解表就可以解决的,仍需要用中医的辨证思维方式,来认真的对待和思考。
   路老说,我认为对于具有一定功底的中医来说,进一步应该以疑难病作为研究内容。大家知道,疑难病本身没有一个绝对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推移,疑难病谱也在相应的变化,但大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疑,许多病症不循常规,有悖常理,使人疑惑不解;其二是难,有些病症虽然诊断已明确,但治疗手段颇为棘手,甚至无法治疗;其三是新,某些疾病是新发现的,古籍没有记载,前人无所认识,如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522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48:2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8月17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总论第九讲“中药的性能之三—升降浮沉、归经”,内容为中药的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内容。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的“升降浮沉、归经”的内容。
         中医使用中药,不是用化学成分指导用药,而是按照时空变化,人体的升降出入而概括中药的作用。
所谓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中药的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52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晚上(2023年8月18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唯有临床才是中医学发展的突破口。这是张瑞杰翻译的日本学者山本胜旷写的一篇文章。崇洋心理, 是国人由来已久的一个弊病。虽然洋的东西或者洋的思想,能在许多方面给我们带来新颖与别致,但如果忘掉了中国特色,则有可能流弊无穷。日本是个狭小的岛国,其崇洋心理较之我国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医学方面,先是崇中医,后来废中医而崇西医,然后又开始怀念中医。自然的,崇洋给日本的医学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曲折,日本人关于中医学的反思,对于我们中国人不无启发。在中医学的发祥地中国,近年来常可见到中医学的危机之象,中医学的困惑是由何而生?背景又是什么?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张瑞杰翻译的日本学者山本胜旷写的一篇文章。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于1879年2月24日由内务省发布“医师考试规则”之后,在“致道馆”学习汉医的学生,就有一大半“弃汉从洋”改成了西医学生,致道馆也因此而被迫关闭[ 潘桂娟、樊正伦编著《日本汉方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223页。]。协助内务省卫生局长长与专斋,消灭汉医的得力助手原履信,他曾经是著名汉医浅田宗伯的门人,明治维新之后转换门庭,于1877年前后,到力主取消汉医的长谷川泰那里“再度受业”,并游学西医院校,不仅一变而成开业西医,而且转眼就四处游说,以现身说法劝说他人“弃汉从洋”,甚至百般诋毁汉医。他因此而得到赏识,不仅成为区议员,而且还成了卫生会的会长。他的老师浅田宗伯气愤至极,写了一封“与原履信书”,忠告他“足下诚知其罪,则宜翻然悔悟,愤然感激,以有所报于吾道,则朋友亦将知足下改过不咎。若不然,不惟取笑于当世,亦将遗臭于千载,窃为足下不取也。[潘桂娟、樊正伦编著《日本汉方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237页。]”
学术斗争,植根于世界观的不同,是很难改变的。但是,1895年之后,汉医作为一个医学体系在日本被取消了,此后坚持恢复汉医学术体系的许多学者,却是出身于学习西洋医学之后,又学习了汉医知识的有识之士。其中很多人,都是看到了汉医能够独立解决西洋医学所不能解决的临床难题,看到了汉医巨大的现实价值,才起而维护汉医的。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52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8月1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第五章:组方选药如同调兵选将。
         使用中药的时候,虽然有单用一味药应用的情况,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多味中药联合使用。多味中药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方剂使用,就应该遵循中医的理论,使方
药与病证紧密契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之中,药与毒不分,药就是毒,毒就是偏性。医生用药之偏性,纠正、弥补病人的偏性以达到平衡,恢复健康。
        第一节: 甚者独行单方一味。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五章:组方选药如同调兵选将。  第一节: 甚者独行单方一味。
    中医治病不说用药,而是说“开方子”,是组合起来的群体效应。即使是单用一味药也是按照方剂学的原理来用药,而不是按照化学成分说事。多味中药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方剂使用,就应该遵循中医的理论,使方药与病证紧密契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周礼·医师章》就说:“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内经》也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之中,药与毒不分,药就是毒,毒就是偏性。医生用药之偏性,纠正、弥补病人的偏性,以达到平衡,恢复健康。
正因为中医心里经常存有“毒”的观念,所以才讲究地道药材、讲究配伍、讲求炮制、讲求辨证论治、讲求治与养结合。
因此,中医能够变毒为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252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2:32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8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九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多寐,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九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多寐。
       多寐常因阳虚、湿困、气血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等所导致。
       《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谓多寐为心肺之病。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而健运。可以多种原因引起。若体重或浮而多寐,为湿胜,宜平胃散加防风、白术。食方已即困倦欲卧,为脾气弱不胜食气,俗称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四肢怠惰而多寐,为气弱,宜人参益气汤。长夏懒怠,四肢无力,坐定即寐,为肺脾两经之气本弱,复因炎暑所逼而致,宜清暑益气汤。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为余邪未清,正气未复,宜沈氏葳蕤汤。狐惑症见默默多眠,可辨证选用甘草泻心汤内服、苦参汤熏洗。风温阳脉。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52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3:0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8月2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二、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西方医学传入影响经典传承

7.《灵素商兑》说经典,攻击中医弃本源(下)

余云岫对于中医理论的进攻,在那个时代,在以机械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话语环境之中,是非常有力量的。它给了中医学以沉重的创伤与打击,很多中医人士被击中,跟着余云岫唱起了改造中医的“科学化”论调,尽管有恽铁樵(1878-1935年)先生1922年作《群经见智录》,与余云岫论战,仍不能取得优势。
恽铁樵先生认为“《内经》所论之五脏,为四时的五脏、气化的五脏,而非血肉的五脏”的确能够摆脱西医所说的解剖的脏腑概念,为中医学阐发自己的学术特质开辟了一条道路,但是在那个时代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更不能期望得到西医知识体系的接纳,因为西医的知识体里根本就容不下没有结构的“四时”“气化”的概念。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主编的《医经学派》7、《灵素商兑》说经典,攻击中医弃本源(下)
         余云岫看准了中医不是解剖实证的医学,就以机械唯物主义为标准打击中医,很多中医人士被击中,影响至今不能消除。西医“以有为本”,其知识体里根本就容不下没有结构的“四时”“气化”的概念。
          复杂性科学、复杂巨系统、生命科学的崛起,为中医药带来了重新崛起的指导思想和历史的机遇。中医形神一体、人与天地万物相应的整体观念,正在重新被人们认识,是历久弥新到如今的知识体系。中医药必将承载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巨大贡献。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52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4:1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8月2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生活年代辨析>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为大家讲述了《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生活年代辨析>
         司马迁记载扁鹊为赵简子治病,其资料来源于赵国的史书,事件的前因后果可考可证。根据《左传》的记载,记录这件事的董安于,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在公元前496年被逼迫自尽了。因此,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只能发生在董安于还活着的时候。只是要说清这件事情,破费周折,因为其牵扯的事件很复杂,是一个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历史由春秋步入战国的起因。
       锚定了扁鹊生活的确切年代,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探索中医学成熟时期的各种学说的相互影响。
       赵简子与扁鹊生活的年代,有几处“虢城”,所以扁鹊救治“虢世子”或虢太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扁鹊望诊的桓侯,应该是齐桓子,也可以叫陈桓子、田桓子,说清这件事也很复杂。
       秦武王听策士们讲扁鹊的故事,而不是亲眼见到扁鹊,说清这件事也很费力气。
        感谢张培红副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52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2023年8月23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13讲主要学习足少阳胆经重点腧穴。学习听会、率谷、本神、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带脉、京门,居髎等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及配穴理念。
               祝贺河北中医针灸讲师高春花主治医师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足少阳胆经重点腧穴听会、率谷、本神、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带脉、京门,居髎等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及配穴理念。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光明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能治疗发热病。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其包括如下几个分支:耳部分支、眼外角分支、缺盆部直行分支、足背分支。
       其经病证主要表现为: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小趾、次趾不用,口苦,黄疽,胁肋疼痛,善太息,疟疾,恼怒,惊悸,虚怯,失眠。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52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5:2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8月24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总论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之四—引经与药引、有毒无毒”,内容为中药的引经、药引、毒性内容。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之四—引经与药引、有毒无毒”,内容为中药的引经、药引、毒性内容。
        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药物,不是靠化学分析,而是“道法自然”,按照四季气候的寒热温凉属性,说中药具有帮助人体的气机升降,辅助脏腑气血,以及精气神的升降出入,达到气血通畅,阴阳调和,祛除疾病,维护健康的作用。
这是中医药的学术思想,西药的化学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都不能指导中医临床用药。
引经药,是有助于组合使用的方剂进入某个脏腑,针对性更好。
中药的所谓毒性,有很多属于药性猛烈,容易出副作用危害健康,与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的毒性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同在一起,不可同日而语。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530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21:56:14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晚上好,世中联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相会了,我是来自河北的刘云双。今天(2023年8月25日)和大家一起学习名老中医之路之辽宁中医学院教授彭静山老先生的钻研针灸,以及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顾问 陈苏生老先生的回顾与前瞻

请老师和大家收听指导!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名老中医之路之辽宁中医学院教授彭静山(1909-2003)先生,以及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顾问 陈苏生老先生的事迹。
         彭静山先生15岁丧父,由叔父供其学习费用,他刻苦钻研,博览群书,先在北京讲学行医,十年动乱回到辽宁,对于四诊药性曾经深入研究,尤其擅长针灸(半路改行?),发明眼针疗法。
         陈苏生(1908-1999)先生三岁丧父,十五岁丧母,十六岁患结核病,多灾多难,但自强不息,拜师多人,尤其是得到祝味菊先生的帮助和指导,写成《伤寒质难》,影响很大,成为名家。
感谢刘云双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3 08:51 , Processed in 0.0531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