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541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20:57:56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9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临证本草》一书。全面准确的把握中药效用,并能灵活应用,这对于一名中医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临证本草》一书把每味中药谈的比较透彻和全面,特别是一些经验,拿来就能用。今晚,我们一起学习!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院长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了《临证本草》葛根、柴胡的有关内容。
      葛根,是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据说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茅山脚下炼丹时发现的一种根,此根治好了句容当地老百姓一场瘟疫,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葛洪,于是把此根命名为“葛”,于是就有了“葛根”一词。
       但是,张仲景已经有葛根汤,上面的传说不可靠。
        柴胡主治很多病证,可以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本经》)。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 痹拘挛,亦可作浴汤(《别录》)。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 宣畅气血,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之良(甄权)。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 痰止嗽,润心肺,添精髓,健忘(大明)。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晨潮热,寒热往来,胆瘅, 妇人产前、产后诸热,心下痞,胸胁痛(元素)。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 痛眩运,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 余热。
感谢姬领会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542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20:58: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9月4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二、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西方医学传入影响经典传承

11.卫生部中医顾问要废除五行理论
12.尊重中医自身规律,迎接民族复兴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主编的《医经学派》二、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五)西方医学传入影响经典传承:11.卫生部中医顾问要废除五行理论、12.尊重中医自身规律,迎接民族复兴。
         章次公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医学家,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很多的,很多人难以企及。但是,他对于五行学说的认识,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从他的文章表述出来要废除五行理论,这是中医自身衰落的历史事实,反思这段历史,痛定思痛,看清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刻的历史原因,才能放下包袱,走向文化自信,走向道术并重的复兴。
        非常高兴的是尊重中医自身规律,迎接民族复兴的认识,由章次公先生的徒弟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倡导,这是中医走出困惑,告别坎坷的体现。当然,这和政府重视中医,复杂性科学为中医提供了理论依据,西医主导的卫生事业出现了“三大世界难题”等因素有关系。
        朱良春先生所处的时代,是章次公先生所不能想象的。
      我们理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复兴中医提出更重要的学术见解。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543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20:59:0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9月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生活年代辨析>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为大家讲述了《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生活年代辨析>
        关于扁鹊生活年代的问题,可以概括说是“一破,一立,两可能”。
       一破,就是扁鹊不可能见秦武王,上周我说过;一立,就是《史记》说的扁鹊给赵简子看病在公元前497年。
        两个“可能”,一个是扁鹊、赵简子、孔子的时代,中国还有“虢”城多处,扁鹊抢救虢世子、虢太子,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个就是扁鹊望诊的“桓”侯,有可能是身在齐国的“陈桓子”,或者叫“齐桓子”、“田桓子”,这是因为这个陈无宇在齐景公时期,权倾人主,他本来是陈国的公子,祖上逃亡到齐国,史称“田齐”,他的后人“田氏代齐”,所以他的姓氏很复杂,说明白这件事也很复杂。
有关考证,需要很多文字论证。

感谢张培红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544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20:5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9月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国医大师路老的《路志正医林集腋》中的久痢当察虚实、宣肃肺气治胁痛、急性肝炎不宜过用苦寒、宣畅利化治石淋、益气阴治血淋、清补兼施治血尿、养阴清热愈风痹(行痹)、补脾益气除湿痹(着痹)、温补脾肾医热痹,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路老的《路志正医林集腋》关于久痢当察虚实、宣肃肺气治胁痛、急性肝炎不宜过用苦寒、宣畅利化治石淋、益气阴治血淋、清补兼施治血尿、养阴清热愈风痹(行痹)、补脾益气除湿痹(着痹)、温补脾肾医热痹等内容。
路老说: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着手对痹证、痹病研究之日,就集合精兵强将编辑出版了《痹病论治学》等专业著作,这些著作的问世为本书的编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书1992年5月确定选题,1994年9月完成初稿,1994年12月定稿,至1995年10月出版,历时三年有余。本书的完成,是全体编辑人员“汲古冶今”,忘我耕耘,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本书在编写中既注意学术的继承性,全面反映了古今风湿病的理论,保证了中医学对风湿病认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强调学术的发扬与创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临床实用,编著者在广泛参阅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了许多具有实用性的内容,对临床工作者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本书还搜集了大量资料,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有关风湿病研究的成果,同时编著者结合临床研究体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尪痹”、“燥痹”、“产后痹”等面目一新的中医病名。由于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组织编写,参加编写的70余人中,或为临床上的专家,或为名老中医的学术传人,每个人都有较深的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2545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21:00:3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9月7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总论第十二讲“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之一—中药炮制的目的”,内容为中药的炮制(一)。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一起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中药炮制的内容。
          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对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合用也“。医圣张仲景也认为药物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或须皮去肉,或支皮须肉,或须根去茎,或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后世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更是繁多,说明中国中药炮制学源远流长,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546
发表于 2023-9-10 09:43:56 | 只看该作者
怎麼才能參加空中課堂?
254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23:02:34 | 只看该作者
野人山 发表于 2023-9-10 09:43
怎麼才能參加空中課堂?

加我微信13463941644
254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23:03:1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药性赋》。《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延至今,长盛不衰。然而由于该书编写年代远,一方面一些词汇古义深奥,不够通俗易懂,一方面拘于赋体,有些文句不免过简,不能全面概括药物效。

  今天(2023年9月8日)分享的内容是: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
   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河北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性赋》的有关内容: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 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根据专家研究,《药性赋》的全名应该叫《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般我们要求背诵的是《药性赋》的总赋,其实《药性赋》还有分赋,《医道传承丛书·药性赋·药性歌括》没有编入分赋,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内容不宜太多。
也有的叫《雷公药性赋》,书名很多,因为流传很广,一般来说这本书应该是在金元时代,就是张元素、李东垣这一个流派传承教徒弟的一个歌诀。
“赋”是骈文,是对仗的,是便于大家背诵的,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总赋讲的主要是药物的寒、热、温、平四种性质,一共248种药物,分为四类。
《药性赋》是用韵语编写的,就是赋体格式的,这种赋体是便于大家背诵的,初学者背下来就能记一辈子。总赋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后面还有一味药一味药的讲授,一般我们就不背了,我们只背《药性赋》的总赋。

      期待雷宝淳讲述和分享

2549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23:0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9月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第六章:养生就是为了健康长寿。
         健康长寿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认识,也离不开正确的养生措施。中医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我们简单介绍以下几种。
         第一节:顺应四时不忘养生。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六章:养生就是为了健康长寿、 第一节:顺应四时不忘养生。
       健康长寿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但是,要做到健康长寿不能只靠愿望,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而正确的方法来自于理性的认识。中医学为了人类这一目标的实现,探索了几千年。
        春天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是春季。
春天是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规律在此季节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百草回生,百病易发”,人在这时候特别要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春天气温适中,湿度也十分适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故出现了“春眠不觉晓”的生理状态。因此,人们在春天也就有必要进行调适。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2550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23:04:38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9月1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九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多梦,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九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多梦。
      梦,有梦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古人相信,做梦总是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
做梦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类已知的这两方面,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
梦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场景来自于 人们已有的认知以及记忆,这其中记忆所包含的内容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等。
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基于记忆基础的。
中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滨老师认为,梦境的内容其实是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下所产生的,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如果可以在专业工作者的陪伴下获得领悟,会有助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
中国是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一本关于梦的专著--《周公解梦》。
        《黄帝内经》对于梦境的研究,属于医学探索和理论论述。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3 08:49 , Processed in 0.0818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