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6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40:1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11月1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墓庙调研>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为大家讲述了《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墓庙调研>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书被认为是扁鹊学派的医学著作,墓主人应该是扁鹊学派的传承人,那么相传扁鹊的墓庙,与扁鹊有哪些联系?
        《古史辨(二)》载:“李汝宽说:‘墓者,慕也。圣人殂亡.四海若丧考妣,殊俗之人,各起土而坟,是以所在有焉。’这确是对于各地重复的坟墓的好解释。”这无疑也是适用于对各地重复出现的扁鹊墓的解释,并且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些重复出现的扁鹊墓,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无一不是人们纪念扁鹊这位伟大医学家的历史见证,这说明,有功于人民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是永存的。董安于舍身存赵,“而后赵氏定,祀安于于庙,”孔颖达疏云:“《礼》:‘臣有大功,配食于庙’。《周礼.祭司勋》云:‘凡有功名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丞,司勋召之’《尚书.盘庚》告其卿大夫云‘兹于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与享之’。孔安国云:‘古者天子录功臣配食于庙,大享蒸赏也,’天子既有此礼,诸侯或亦有之。今赵氏祀安于千赵,安氏之庙,其意亦如此也。”秦越人扁鹊起死回生,被其恩泽者不在少数,因此,纪念扁鹊的墓庙也很多。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4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11月1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17讲主要学习奇经八脉之任脉重点腧穴下篇。学习巨阙,中庭,膻中,华盖,天突,廉泉等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及配穴理念。
               祝贺河北中医针灸讲师高春花主治医师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第17讲主要学习奇经八脉之任脉重点腧穴下篇。学习巨阙,中庭,膻中,华盖,天突,廉泉等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及配穴理念。
        经脉理论与腧穴针刺技术,原来是逐渐丰富的,也是独立自主发展的,后来逐渐融合在一起了,也就是经脉循行的线路上有了腧穴,由于腧穴未必都在十二脉的线路上,也由于经络需要广泛联系,达到“无处不在”的密度,因此,就在十二经之外有了“奇经八脉”的学术理论。
这样一来,就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临床治疗,尽量完美地网络在一起了。
脏腑经络学说是一个逐渐完善的理论体系,盘根错节,很难互相剥离开,但是从学术史的“生成过程”,可以看出来。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26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2023年11月16日)分享各论部分第二十一讲“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藁本、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
       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二十一讲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藁本、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中药的这些作用概括,都与中医理论有关系,与西药的定性定量分析无关。
        中医认为,人体受到风寒邪气的伤害,不是一过性的物理温度的变化,有些伤于寒气的病症几十年之后,仍然有风寒邪气存留在体内,用西医的检查设备检查不出来有关数据,但是病人自己很清楚,他(她)多年以后,仍然怕风,怕冷,头痛,身体疼痛,不能吃凉东西,不敢吹风,用了中医所说的“发散风寒药”,就可以改善症状,甚至一用就好了。
所以《内经》说“污虽久犹可雪也”,“云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老老实实学中医药,可以终身受益匪浅,这也是很多理工男文史女们深刻的社会经验,中医药一大批的“铁粉们”,都是“亲身经历了中医药的奥妙”,或者历经艰辛从所谓科学的治疗挫折中走出来的!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6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42:3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药性赋》。《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延至今,长盛不衰。

  今天(2023年11月17日)分享的内容是: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性赋》之“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干葛又叫葛根、干葛根,干葛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干葛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的功效,干葛治疗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的作用,干葛食用禁忌是干葛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干葛。
      对于 柴胡,《神农本草经》注说: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
      感谢雷宝淳讲述和分享

2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4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11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二节:秦皇欲见海上仙,求取长生不老药。
        1.秦始皇求仙,为天下平安。
         2.海中三神山,迷住秦始皇。
        3.建设阿房宫,为能见神仙。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二节:秦皇欲见海上仙,求取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出生于邯郸,死于邢台沙丘宫,可以说燕赵大地是他的“出生入死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一方面要花心思建设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也开始担心起来,为了长寿健康他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被一些人利用吃尽了苦头。
通过秦皇汉武的求仙、追求长生不老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秦汉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它既反应了当时贵族们的养生保健意识,也可以推测当时医学发展的基本状况。燕国勇士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他的“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终于给了狼狈逃窜的秦始皇拔剑自卫的机会,尽管杀了荆轲,秦始皇仍然心有余悸,“不怡者良久”,在封赏、惩罚各位臣子的时候,“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并且对百官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秦始皇对于医学家的信任是非常深厚的。
     其实,求取仙药,只派商船购买,或者派军队索取就可以了,但是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显然不仅仅是求长生,而是“移民”荒岛,传播文明的行为。
      至今日本的徐福节、徐府庙,河北省盐山县的千童镇,汉代是“千童县”,说明这个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期,而不是一件偶然的故事。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39:2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11月1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墓庙调研>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为大家讲述了《神医扁鹊之谜》之<扁鹊墓庙调研>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书被认为是扁鹊学派的医学著作,墓主人应该是扁鹊学派的传承人,那么相传扁鹊的墓庙,与扁鹊有哪些联系?
        《古史辨(二)》载:“李汝宽说:‘墓者,慕也。圣人殂亡.四海若丧考妣,殊俗之人,各起土而坟,是以所在有焉。’这确是对于各地重复的坟墓的好解释。”这无疑也是适用于对各地重复出现的扁鹊墓的解释,并且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些重复出现的扁鹊墓,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无一不是人们纪念扁鹊这位伟大医学家的历史见证,这说明,有功于人民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是永存的。董安于舍身存赵,“而后赵氏定,祀安于于庙,”孔颖达疏云:“《礼》:‘臣有大功,配食于庙’。《周礼.祭司勋》云:‘凡有功名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丞,司勋召之’《尚书.盘庚》告其卿大夫云‘兹于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与享之’。孔安国云:‘古者天子录功臣配食于庙,大享蒸赏也,’天子既有此礼,诸侯或亦有之。今赵氏祀安于千赵,安氏之庙,其意亦如此也。”秦越人扁鹊起死回生,被其恩泽者不在少数,因此,纪念扁鹊的墓庙也很多。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22月1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17讲主要学习奇经八脉之任脉重点腧穴下篇。学习巨阙,中庭,膻中,华盖,天突,廉泉等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及配穴理念。
              祝贺河北中医针灸讲师高春花主治医师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第17讲主要学习奇经八脉之任脉重点腧穴下篇。学习巨阙,中庭,膻中,华盖,天突,廉泉等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及配穴理念。
        经脉理论与腧穴针刺技术,原来是逐渐丰富的,也是独立自主发展的,后来逐渐融合在一起了,也就是经脉循行的线路上有了腧穴,由于腧穴未必都在十二脉的线路上,也由于经络需要广泛联系,达到“无处不在”的密度,因此,就在十二经之外有了“奇经八脉”的学术理论。
这样一来,就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临床治疗,尽量完美地网络在一起了。
脏腑经络学说是一个逐渐完善的理论体系,盘根错节,很难互相剥离开,但是从学术史的“生成过程”,可以看出来。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262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1:2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11月16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二十一讲“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藁本、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
       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二十一讲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藁本、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中药的这些作用概括,都与中医理论有关系,与西药的定性定量分析无关。
        中医认为,人体受到风寒邪气的伤害,不是一过性的物理温度的变化,有些伤于寒气的病症几十年之后,仍然有风寒邪气存留在体内,用西医的检查设备检查不出来有关数据,但是病人自己很清楚,他(她)多年以后,仍然怕风,怕冷,头痛,身体疼痛,不能吃凉东西,不敢吹风,用了中医所说的“发散风寒药”,就可以改善症状,甚至一用就好了。
所以《内经》说“污虽久犹可雪也”,“云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老老实实学中医药,可以终身受益匪浅,这也是很多理工男文史女们深刻的社会经验,中医药一大批的“铁粉们”,都是“亲身经历了中医药的奥妙”,或者历经艰辛从所谓科学的治疗挫折中走出来的!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62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2:2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药性赋》。《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延至今,长盛不衰。

  今天(2023年11月17日)分享的内容是: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性赋》之“ 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干葛又叫葛根、干葛根,干葛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干葛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的功效,干葛治疗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的作用,干葛食用禁忌是干葛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干葛。
      对于 柴胡,《神农本草经》注说: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
      感谢雷宝淳讲述和分享

263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11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二节:秦皇欲见海上仙,求取长生不老药。
        1.秦始皇求仙,为天下平安。
         2.海中三神山,迷住秦始皇。
        3.建设阿房宫,为能见神仙。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二节:秦皇欲见海上仙,求取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出生于邯郸,死于邢台沙丘宫,可以说燕赵大地是他的“出生入死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一方面要花心思建设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也开始担心起来,为了长寿健康他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被一些人利用吃尽了苦头。
通过秦皇汉武的求仙、追求长生不老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秦汉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它既反应了当时贵族们的养生保健意识,也可以推测当时医学发展的基本状况。燕国勇士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他的“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终于给了狼狈逃窜的秦始皇拔剑自卫的机会,尽管杀了荆轲,秦始皇仍然心有余悸,“不怡者良久”,在封赏、惩罚各位臣子的时候,“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并且对百官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秦始皇对于医学家的信任是非常深厚的。
     其实,求取仙药,只派商船购买,或者派军队索取就可以了,但是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显然不仅仅是求长生,而是“移民”荒岛,传播文明的行为。
      至今日本的徐福节、徐府庙,河北省盐山县的千童镇,汉代是“千童县”,说明这个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期,而不是一件偶然的故事。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2 06:49 , Processed in 0.0873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