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63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5:32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11月1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十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怒病,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十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怒病。
      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肝气旺的人爱生气、着急,有些人患有“怒病”,又名善怒。严重的相当于狂躁型精神分裂。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一郡守病(忧郁症、抑郁症),华佗以为其人甚怒则瘥。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吐黑血数升而愈”。
这是一个用激怒患者的方法,治疗抑郁病。
《内经》说“怒胜思”,肝木克脾土,可以利用这种复杂的关系治疗心理疾病。
因为,肝木克脾土,肝气怒发,就克制了“脾土的壅郁”,可见情志过激有时候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座和分享。
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6:1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11月20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二、建立针灸循经虚实补泻体系
(五)针刺治疗重视调节精神

三、运用脏腑辨证治疗杂病
汉代之前,中医治疗内科杂病主要依靠脏腑分证,或者叫脏腑辨证,是有体系的,也应该是有源流的。
(一)汉代之前脏腑辨证有体系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二、建立针灸循经虚实补泻体系(五)针刺治疗重视调节精神;三、运用脏腑辨证治疗杂病(一)汉代之前脏腑辨证有体系、
           针刺的目的不仅在于调节血脉的运行,而且与整个机体的健康有关系,尤其是人的精神主宰全身,所以《灵枢·本神》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汉代之前,中医治疗内科杂病主要依靠脏腑分证,或者叫脏腑辨证,是有体系的,也应该是有源流的。《汉书·艺文志》在方剂略之中列有“经方十一家”,基本上都是用脏腑分证,重视脏腑虚实病机,如《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五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共计158卷,占58%(或54%)左右,占有绝对多数;还有一些是按照妇科、儿科、外伤归类的,如《金创疭瘛方》、《妇人婴兒方》;也有的是按照方剂来源于古代医学家的名字归类,如《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神农黄帝食禁》,其即使是来源于黄帝、神农,也不称为经;按照病因病证归类的只有《风寒热十六病方》;其中《汤液经法》单独被尊称为“经”书,从字面上看是熬汤药的方剂学经典著作。
        经方家也是有理论指导的,不是随意开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中医经典著作诞生的年代,没有药物化学分析技术,因此,中医用独特的方法认识中药的作用。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26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11月2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神医扁鹊之谜》之<内丘扁鹊庙与扁鹊遗迹>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为大家讲述了《神医扁鹊之谜》之<内丘扁鹊庙与扁鹊遗迹>
       扁鹊身后,在故乡有纪念性的墓地,也有大庙,并且是皇家园林一样的建筑,故称“天下大庙数鄚州”。
       在他的封地,邢台内丘神头村一带,也有纪念性的墓庙,并且还有虢太子岩、虢太子且停寺、采药处、忧心处等,说明虢太子把扁鹊视为救命恩人、再生父母,放弃宫廷生活,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拜师求艺,做了扁鹊的传承弟子。
         扁鹊庙前的九颗弟子柏,与庙里的鸟柏,隔河相望,师徒问对,成就了中医经典。《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或许就诞生在这里。
       扁鹊的时代,书写很不方便,徒弟里边也许有不识字,只认药的人
       文化低,可以扎针、抓药,但是写书这件事他们做不了,应该是虢太子这样的有文化的徒弟,可以帮助师父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3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11月2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给大家分享《医林集腋》。我们主要学习老年便秘之防治、化湿解毒治痤疮、针药并用相得益彰、针药并用治急症收效较捷、针灸治疗痛经、针刺治疗肩凝、针灸治疗肌痹合并便秘,针灸并施治脱肛。敬请大家关注!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医林集腋》老年便秘之防治、化湿解毒治痤疮、针药并用相得益彰、针药并用治急症收效较捷、针灸治疗痛经、针刺治疗肩凝、针灸治疗肌痹合并便秘,针灸并施治脱肛。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治病,经常针药并用,效如桴鼓。
        路老说,  首先明其理论,所谓“业医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有人以为针灸乃一小技,有何理论可言,这是偏见。若其深研《内经》、《针灸甲乙经》,则知其高深,不是一蹴可得,非下苦功不可。
故针灸之学,不能只以几个穴位着眼,而应从整体观,从脏腑经络学说入手学习,理解脏腑、经络、腧穴之间的密切关系。
“腧穴”绝不只是局限的一个点,而有其一定范围。针刺之感应是由点到面,由面到线,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除熟记十四经腧穴外,应重点掌握好四肢肘膝以下之五腧穴等特定穴,同时对经外奇穴亦不可忽视。
我从多年实践中曾发现个别奇穴。
如“遗精”穴,位于男腹部脐下正中三寸,旁开一寸处,左右各一,主治遗精、早泄、阳痿、阴囊冷湿,已收载入郝金凯著《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一书之中。
针刺时,不仅要重视刺手(右手)的作用,而更不可忽视左手(押手)的作用。
《难经》谓“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即是强调了押手的重要性。
得气感应,多先从穴下反射到押手上的一瞬间,刺手针下的沉、紧、酸、麻、胀感随之而至。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3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48:3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2023年11月23日)分享各论部分第二十二讲“发散风热药:概述、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他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二十二讲“发散风热药:概述、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的有关内容。
          都是清热药,有何不同?

疏散风热: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滑肠通便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明目退翳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发表透疹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通经活络
淡豆豉:宣发郁热、解表除烦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6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5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晚上(2023年11月24日)的空中课堂我们来学习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肿瘤临床专家段汝钦教授的著作《体质肿瘤学》的内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大气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以及人口老龄化,寿命延长等原因,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大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新患者。平均每一分钟就有六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人以上,治疗费用在2000亿以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国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已上升到第一位,患癌家庭因病返贫也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21世纪癌症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控制癌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战略重点,是各国政府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历史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本来癌症的治疗手段应该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癌症的死亡率会明显下降。可是呢,恰恰相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越来越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是盲目治疗,只看瘤子不看人,盲人骑瞎马,不是放就是化,结果人瘤共亡。二是过度治疗,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一些名人,一旦得了肿瘤,积极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非常积极,结果适得其反,人财两丢,死的更早。那么我们如何来避免盲目治疗和过度治疗呢?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
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肿瘤临床专家段汝钦教授的著作《体质肿瘤学》的有关内容。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肿瘤发病率逐渐增加,《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有很多数据,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主要是针对病灶,有一定作用,也有很多副作用。
中医药方法多,既能与西医药相结合,减毒增效,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有很多数据可以说明白这些。
关键是让患者了解一下不容易,也有一些认识不正确,还有一些故意摸黑中医药的负面宣传,也有一些打着中医药旗号的欺骗行为,危害了中医药作用的发挥,受损失的是大众。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26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5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23-11-29 11:55 编辑

本周六晚上(2023年11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二节:秦皇欲见海上仙,求取长生不老药。
       4.巡游遍天下,巩固大一统。
      5.秦皇说战略,徐福有计谋。
     6.数千童男童女,垦荒日本岛。
      7.汉武羡慕秦皇,入海求仙上当。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二节:秦皇欲见海上仙,求取长生不老药。
       人的一生应该有追求,一个人即使拥有了天下的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的追求是什么?
就是健康长寿!
徐福东渡日本多次不成功,
难道秦始皇不知道徐福欺骗他?
既然知道了徐福欺骗,为什么要继续支持他?
为什么要派上千人的童男童女出海?而不是派军队?
为什么日本民间有徐福庙?徐福节?
为什么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几次到中国来说自己是徐福的后代?
为什么河北盐山县有“千童城”?汉代有“千童县”,现在有千童镇?有“信子节”?
这些文化背后,告诉我们哪些故事,如何转告“他们”?

毛泽东说“神圣业骗了无涯过客”,我们应该揭开历史背后的神机妙算。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和分享!

26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57:04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11月2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十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忧思病,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十章神志失和类疾病之忧思病。
     中医认为,脾主思,或脾在志为优思。
      《内经》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又说,“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恐伤肾,思胜恐”,“思伤脾,怒胜思”。
          因此,中医从古代就注意研究忧愁思虑对于健康的影响,并且有很多进行调志的特殊案例,比如文挚对于齐闵王的治疗,就是“怒胜思”的方法,但是他为这个治法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几百年之后,华佗治疗郡守的抑郁,也是“怒胜思”的治疗方法,就避免了文挚的悲剧。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3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57:4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11月2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三、运用脏腑辨证治疗杂病
(二)《辅行诀》透露《汤液经》概况
(三)张仲景巧用《汤液经》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三、运用脏腑辨证治疗杂病(二)《辅行诀》透露《汤液经》概况(三)张仲景巧用《汤液经》。
         《辅行诀》之中,保留了《汤液经》的骨干方剂60首,透露出古代治病用脏腑辨证治疗杂病,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旦阳旦治疗传染病,也就是《汤液经》是“六合辨证”。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辩证治疗传染病,杂病收录在《金匮要略》之中,不再单纯使用脏腑虚实分类法。
      《汤液经》“六合辨证”立规矩,是治疗疾病的框架;张仲景“六经变化讲权衡”,是完全按照六经分类证候,“随症治之”,两者有区别,又互相联系。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1:58:4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11月2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当归芍药散临证妙用》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当归芍药散临证妙用》。
       这个方剂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下。
      原文说:
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窮半斤(一作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这个方剂为理血剂,具有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之功效。
       因患者脾土为木邪所克,谷气不举,浊淫下流,以塞搏阴血而痛也。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利阴塞,以予芎、归补血止痛;又佐茯苓渗湿以降于小便也;白术益脾燥湿,茯、泽行其所积,从小便出。盖内外之湿,皆能伤胎成痛,不但湿而已也。
主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头晕心悸,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者。现于纠正胎位。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2 06:50 , Processed in 0.2113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