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68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0:2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月1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四、指导建立温病辨证体系
(四)清代建立广义温病重辛凉解表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四、指导建立温病辨证体系、(四)清代建立广义温病重辛凉解表。
        清代温病学家在前人有关认识的基础上,对仲景关于温病的定义进行了很大程度的修改,只在“伏气温病”项下,保留仲景关于温病的思想。
首先,关于温病的名称,清代温病学家认为除了冬季的伤寒之外,四时皆有热病,它们总称温病而不是总称伤寒或广义伤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其上焦篇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所说的这九种温病,几乎囊括了仲景时代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不同的是:仲景《伤寒例》用广义伤寒来概括这九种温热病,而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
叶天士在《温热论》和《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将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四时温热病,都归为广义温病之中,反映了叶天士的广义温病思想。
        广义温病与广义伤寒重叠了,其区别突出表现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差别。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1: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月1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扁鹊学术思想研究》之扁鹊学习历程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扁鹊学术思想研究》之扁鹊学习历程。
        扁鹊学医的过程,颇有传奇性,令人神往。秦越人在30岁之前,是在旅舍里当舍长,是主持事务的主管,在春秋时期开旅社,是一个很显赫的事情。这个行业可以接触到南来北往的行人,知道很多天下传闻奇事。客舍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高雅的公共场所,如同今天的五星级酒店,是所谓见多识广的场合,古人很多信息都来自于这种旅社传闻的文化。
有一个叫长桑君的客人,经常入住秦越人的旅社。秦越人经过观察,觉得长桑君不是一般的人,就很客气、很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觉得,秦越人不是一般的人,二人很投缘,在他来往住宿10多年之后,才把秦越人悄悄地叫到房间里,传授给扁鹊来自宫廷的“禁方书”。
       从《左传》《周礼》《战国策》等古籍来看,先秦时代的医生,基本上都是官医。《国语》记载,公元前541年,秦国的医和就明确地说,医生本来就是官,所以有“上医医国”的说法。官医经常在国君的左右,国君的健康问题,是国家的最高机密,所以,医方也可以叫禁方。
长桑君为什么往来10多年,经常住秦越人开的旅店呢?
鄚州镇,在春秋末期是燕国与齐国、晋国的交界地带,北临白洋淀,南靠黄河的支脉“九河”,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公元前535年,齐景公、燕简公曾经在这一带居住,并且举行了齐燕会盟。
        在这里,秦越人见到师父长桑君,与他结缘,传授学习中医学术十多年,然后“一举成名”,名闻天下。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8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4年1月17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19讲主要学习《经络腧穴学》中督脉重点腧穴。主讲督脉中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风府,百会,人中穴位的穴位名词解析,标准定位,主治范围,操作注意事项。
             祝贺河北中医针灸讲师高春花主治医师在石家庄市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第19讲督脉重点腧穴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风府,百会,人中穴位的穴位名词解析,标准定位,主治范围,操作注意事项。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督脉,分布于身躯的后面,与任脉相对应组成一对阴阳之脉,它的脉别和别络分布联系较广。而且在道医学中还将这一脉道分为皮下督脉和髓道督脉两类,常人以皮下督脉而论之,修身和修真则以髓道督脉兼而论之。髓道督脉的重要特点是,最下端从尾闾尖的三孔中进入脊髓腔,沿着椎管在硬脊膜内上行。在上端并不进入颅骨的帽状腱膜下和皮肤内,而是在脑户穴处的深层,经第一颈椎的椎孔直接进入大脑,升入泥丸之内,然后再经颅底骨上的第九对舌咽脑神孔落入咽喉,进入重楼的喉管中下行。髓道督脉的出现是在无为状态下出现和完成,并非智能意识参与的结果。这些重要特征,有利于区分真小周天和假小周天的现象。
        督脉的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3:1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4年1月18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三十讲“清热解毒药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秦皮、鸦胆子、白鲜皮、熊胆”,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三十讲“清热解毒药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秦皮、鸦胆子、白鲜皮、熊胆”,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射干,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李时珍曰∶马勃轻虚,上焦肺经药也。故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 病。李东垣治大头病,咽喉不利,普济消毒饮亦用之。
         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温疟狂 ,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本经》)。鼻衄(《 别录》)。止毒痢(弘景)。赤痢腹痛,齿痛,百骨节痛,项下瘤 。(甄权)。一切风气,暖 腰膝,明目消赘(大明)。
        秦皮味苦、涩,性寒。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熊胆汁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的功效。因此,亚洲各国都有延续数千年的杀熊取胆的传统,现在改进为“养熊取胆”保护野生动物。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3:5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药性赋》。《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延至今,长盛不衰。

  今天(2024年1月19日)分享的内容是: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河北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性赋》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茵陈,别名牛至、、白毫、耗子爪、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
        瞿麦,别名高山瞿麦,主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本 经》)。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 血块排脓(《大明》)。
       芒硝,别名硫酸钠,芒硝。可以主治破痞,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
        石膏,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本经》)。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 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别录》)。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268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4年1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第二章:向内保养培正气,健康生活靠自己。
        向外求仙药,是养生保健过程之中的早期阶段,向内”反求诸己”依靠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的养生保健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向内求的方法自古就有,并且有很深厚理论基础。
       第三节:柔性运动不竞技,快乐健身最受益。
      二、导引气血,伸展肢体
      三、练五禽戏,仿生健体
      四、学八段锦,轻松健身
        1、两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须单举
       4、五劳七伤望后瞧
       5、攒拳怒目增气力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  第二章:向内保养培正气,健康生活靠自己。  第三节:柔性运动不竞技,快乐健身最受益。
      二、导引气血,伸展肢体、  三、练五禽戏,仿生健体、 四、学八段锦,轻松健身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生动地把古人通过运动,以达到养生治病的画面展现给大家,既生动又形象,十分传神。《导引图》中描述的肢体运动,除极个别的蹲、跪(坐)式外,其余全部为立式运动。现在中国第五套广播操中的八个动作基本概括了《导引图》的精华部分。
       五禽戏虽然创始于华佗,但是具体的运动方式却记载于南北朝,运动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是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健身运动。它是一种“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的仿生运动法。
         “八段锦”是我国医疗体育的瑰宝之一。它是历经千百年的筛选,然后编织成八段锦绣般的健身之术。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健身术,值得提倡。除了站立运动的“八段锦”之外,还有“坐式八段锦”特别适合腿脚有病,不便于站立行动的患者锻炼。坚持日久,也会收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8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5:36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4年1月2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十一章形神失和类疾病之梅核气,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十一章形神失和类疾病之梅核气。
       梅核气是中医的一种说法,通常是描述患者咽腔内有异物,就像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从西医角度,又称之为咽异感症、咽炎。
        梅核气这个病名,最早相似的名称来于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用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组成方剂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由于这是治疗妇女的咽炎,并且由于妇女在那个时候社会地位不高,又经常在家里边受“夹板气”,所以这样的病证很多,因此张仲景说:“  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当然这与更年期有关系。
       现在很多男人也这样,也有很多社会原因,所以归于“神志病”之中。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8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6:1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月22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四、指导建立温病辨证体系
(五)“辛温解表难用”由来已久

五、坚守道术并重逐渐走向复兴
(一)辉煌历史难掩近代坎坷
(二)道术并重才能复兴中医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四、指导建立温病辨证体系、(五)“辛温解表难用”由来已久、 五、坚守道术并重逐渐走向复兴
(一)辉煌历史难掩近代坎坷(二)道术并重才能复兴中医。
清初的伤寒学家如喻嘉言、汪友苓等,也强调不可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温病。到温病学学说成熟之后,便把辛凉解表作为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治法。吴鞠通所创制的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方药,至今仍十分盛行。
       西方医学的传入,改变了中医传承的道路,但是,随着新技术引入医学,化学制药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这就是:慢性病高发难以治愈,医疗费用高昂难以支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
慢性病成因复杂难于根治,中医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这与它的方法论有关。中医是道术并重的医学体系,一百年的坎坷道路,主要是“重术轻道”,不承认中医的指导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只接受中医的方药和技术,并且错误地提出“废医存药”和“废医验药”的错误主张,造成了中医事业的衰退。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8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7:0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月23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继续为大家讲述《扁鹊学术思想研究》之扁鹊生活年代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为大家讲述了《扁鹊学术思想研究》之扁鹊生活年代。
       关于扁鹊的生活年代,网上和工具书的记载很多都是错误的,大多说他生活于公元前407至310年,这是错误的。
有些学者按照“唯物主义”、反对封建迷信,而人为强行“认定”了扁鹊的生活年代,没有尊重司马迁的考证意见,比扁鹊实际的生活年代晚了150年左右。
司马迁记载扁鹊为赵简子治病,其资料来源于赵国的史书,事件的前因后果可考可证。根据《左传》的记载,记录这件事的董安于,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在公元前496年被逼迫自尽了。因此,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只能发生在董安于还活着的时候。只是要说清这件事情,破费周折,因为其牵扯的事件很复杂,是一个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历史由春秋步入战国的起因。
      “扁鹊诊赵简子”所以被记载于史书之中,是因为这件事关系到晋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大家的事情事变。这个历史事件,是由赵简子不请示晋国国君就杀了邯郸赵午而引发了内乱,被孔夫子称为“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赵鞅就是赵简子的名字,“赵简子”是赵鞅死后的谥号。孔夫子公元前479年逝世,而赵简子此后3年才去世,孔夫子不知道赵鞅日后的谥号是“赵简子”。历史上的晋阳,就是现在的太原市。
根据《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赵简子在公元前497年前后,惹出来一场麻烦,几乎导致灭顶之灾。那是他成为正卿之后,日益独断专行,飞横跋扈引起来的。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3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4年1月24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体质肿瘤学》的内容,题目是:肿瘤的治疗——三辨六法治肿瘤。西方医学治疗肿瘤的方法呢,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治疗结果呢也是毁誉参半,导致人人谈癌色变,但是目前为止仍然牢牢占据着主流医学的宝座。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医学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代,古人对肿瘤即有发现,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瘤”的记载,流聚而生肿,留聚不去的意思,亦称“毒瘤”。24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论述了“症瘕积聚”、“石瘕”、“肠蕈”、“癖结”的病机、症状、治则和治法,表明了中医学对于肿瘤病已经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论认识和医疗实践。几千年以来,历朝历代的中医学家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验证,总结出了中医治疗肿瘤的独特诊疗系统:外治技术同内服汤药相结合,内外同治,杂合以治,理法方药俱备,使无数肿瘤患者实现了绿色抗癌,带瘤生存,并且简便验廉,无痛无创,人人治得起,人人都适宜,尤其是减轻了医保的巨大负担,值得大力推广。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了《体质肿瘤学》三辨六法治肿瘤的有关内容。
        癌症虽然是世界级的难题,特别是晚期癌症,目前尚没有特殊的有效方法进行攻克。但中医治疗癌症还是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可以延长寿命,减轻癌症的症状,或者获得临床缓解的效果,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而且中医 的治疗方法,也不是一个单方,或者某个抗药物,某个化学成分起了作用。这是西方对抗疗法所难以了解的学术原理。
         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提出治法及选择方药,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因本虚标实即正虚邪实的情况,中医在治疗肿瘤时是通过祛邪扶正及调和阴阳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也可减轻放疗、化疗及手术引起的副作用,使患者治疗更加全面,有利于患者治疗过程的持续和恢复。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21:48 , Processed in 0.0525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