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溪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是一个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刨中医祖坟的*家!(转帖再来博客)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17-9-2 05:5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9-2 03:27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9-1 00:04
我以前多次发帖,对藏象、司外揣内两个概念进行辨析。藏象的象,不是现象的象,而是天象的象。天象也不是今 ...

司外揣内,与通过现象揣测脏器功能无关。病程远的通过外症,揣测内藏何病,称之为司外揣内;病程近的通过内藏之病,揣测应该出现何种外症,称之为司内揣外。

由于现代中医教材错误理解了藏象、司外揣内两个概念,造成现代中医误解经典中医的方法论。

一一这是您个人对司外揣内的认识与定义,与大家对司外揣内的认识与定义完全不同。您是在用"自己"的"语言"与"概念"来理解与阐述中医的理论。
262
发表于 2017-9-2 06:20:0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9-2 05:59
司外揣内,与通过现象揣测脏器功能无关。病程远的通过外症,揣测内藏何病,称之为司外揣内;病程近的通过 ...

司外揣内,与通过现象揣测脏器功能无关。病程远的通过外症,揣测内藏何病,称之为司外揣内;病程近的通过内藏之病,揣测应该出现何种外症,称之为司内揣外。

由于现代中医教材错误理解了藏象、司外揣内两个概念,造成现代中医误解经典中医的方法论。

一一这是您个人对司外揣内的认识与定义,与大家对司外揣内的认识与定义完全不同。您是在用"自己"的"语言"与"概念"来理解与阐述中医的理论。
——————————————————————————————————
      
陈先生难道连“内、外”两字的意思都不知道?用“远、近”能代替“内外”的意思吗?
      中医辨证施治,用的也是“司外揣内”,难道也是“以近揣远”?说不过去吧?那就是不懂中医辨证了。
      
263
发表于 2017-9-2 06:40:2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1 22:20
司外揣内,与通过现象揣测脏器功能无关。病程远的通过外症,揣测内藏何病,称之为司外揣内;病程近的通过 ...

陈先生难道连“内、外”两字的意思都不知道?用“远、近”能代替“内外”的意思吗?
      中医辨证施治,用的也是“司外揣内”,难道也是“以近揣远”?说不过去吧?那就是不懂中医辨证了。

一一本来是懂的,被您这么一"诠释"后,就不懂了
264
发表于 2017-9-2 06:43:4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9-2 06:40
陈先生难道连“内、外”两字的意思都不知道?用“远、近”能代替“内外”的意思吗?
      中医辨证施 ...

        那么,“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的意思,不是很明了吗?与“司外揣内”是不是有相同的意思?
265
发表于 2017-9-2 06:4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9-2 06:50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2 05:08
立擂词: “中医的脏腑既是功能性脏腑,同时也是中医解剖上的脏腑”

       致参与本话题讨 ...

为了解决您说的张冠李戴现象,协调中医健脾药物能改善消化功能,而解剖脾却与消化无关的问题,是否应该将中医脏象学说改成中医藏象学说这样,可避免混淆结构功能的区别
266
发表于 2017-9-2 06:4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9-2 07:02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9-2 06:44
为了解决您说的张冠李戴现象,协调中医健脾药物能改善消化功能而解剖脾却与消化无关的问题,是否应该将中 ...

改不改都一样。
“藏象学说”说的就是心肝脾肺肾?就是五脏。要认识到古代没有生理学,不知道脏腑具体功能,靠解剖和内外揣测两种办法的结合。
              我一早晨的时间,又没了。
267
发表于 2017-9-2 06:5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9-2 07:0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2 06:49
改不改都一样。
“藏象学说”说的就是心肝脾肺肾?就是五脏。要认识到古代没有生理学,不知道脏腑具体功 ...

不改的话,人们会误以为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脾脏是解剖的脾。是不是这样?
268
发表于 2017-9-2 07:04:23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9-1 08:46
何谓西化,就是把中医的藏府,修正成解剖脏器,以便与西医对接。

比如心脉瘀阻就是典型例子,心脉瘀阻 ...

这里倒有一句话值得大家深思:
之后,学子想读懂先人的中医著作,比登天还难。
这就是:中医的愿景在哪里?如果所有学中医的人都要从先人的著作读起,那可以说,中医根本就没有愿景可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中国要当全球化3.0推动者角色的今天,中医应该有走向世界的抱负。故此,在这伟大的时代,中医应有的愿景是:中外学子无需读先人的中医著作,就能学好、用好中医。若非如此,中医走向世界只能是句空话。故希望所有中医人都为此而努力。

269
发表于 2017-9-2 07:0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9-2 07:17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2 06:54
本来就是指解剖上的脾,是揣测错了。


您的意思是说中医藏象学说中的本来是指解剖的脾?露馅了吧
到底改不改?若不改的话,藏象学说中的怎么理解?说的通吗?
270
发表于 2017-9-2 07:2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9-2 07:2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2 05:08
立擂词: “中医的脏腑既是功能性脏腑,同时也是中医解剖上的脏腑”

       致参与本话题讨 ...

连三个回合都用不了就败了。当然,为了把问题讨论清楚,您可以重新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 20:40 , Processed in 0.0622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