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以提几个问题吗?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3-12-29 13:13:49 | 只看该作者
xychen 发表于 2013-12-28 10:07
你曾号称已经 "中医执业30年"


请问先生,有错吗?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1:12:0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2-24 10:32
这涉及到中西医理论的不同特点。
     西医的疾病分类、病因、病理、病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是 ...

我们不能够运用西医的套路把中医的模糊性、可延展性等优点硬性的分割为:病因、病机、证型、疾病分类等等来表述。
--------------------------------------------
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病因这个词汇,在《内经》里好像就没有,在早期的中医著作里也没有。后来有了,但涵义不明。有了西医以后,中医把中医传统的三因说和西医的病因概念混淆起来,西医的病因一词,有明确的涵义,就是指致病源(微生物是做常见的),而六淫不符合西医病因概念的内涵。

所以,说六淫是病因,是“傍西医”的结果。把病因、病机分开论述,更是西化的表现。
27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1:25:19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3-12-29 13:13
请问先生,有错吗?

老渔翁同学有志于为中医理论发展努力,佩服!这样的中医学生现在不多了。提一点参考意见,学习中医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在学习阶段其实就可以开始研究,立志高不是坏事。假设您要进行研究,举几个例子,选择进行初步探讨:

一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概念不明晰处甚多,概念不合逻辑处也甚多,把这些内容做个梳理,就可以对中基的教与学以及后面的课程产生影响。比如,八纲的八个内容,其概念不是并列关系。再如,六淫的六个内容,也不是并列关系。六淫中的内淫,更不能与外淫并论。再如,中药、方剂的功效,实际是体现辨证论治里面的治法治则,把治法的含义讲清楚 ,才能更好地理解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

其他如内科病病名、诊断次序等等,需要梳理的地方很多
274
发表于 2013-12-31 11:11:2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24 17:17
说病机时,一定要论述机理,就是风于卫控制玄府的病变关系, 单说风就是病机不妥,
------------------- ...

这段已经说过了,就是风-卫气-毛孔之间的关系,由此正常关系构成正常的代谢过程;不正常的当然就是病机了。

点评

不正常的时候,是病态,病态的机理,是病机。所以,六淫,实际是对病态的分别认识,也就是病机。 病机,就是得病以后的机理。没得病,不存在六淫,得病了,才算六淫。 至此,咱们俩认识一致了。可以继续探讨“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1 23:56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3:56:10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31 11:11
这段已经说过了,就是风-卫气-毛孔之间的关系,由此正常关系构成正常的代谢过程;不正常的当然就是病机了 ...

不正常的时候,是病态,病态的机理,是病机。所以,六淫,实际是对病态的分别认识,也就是病机。
病机,就是得病以后的机理。没得病,不存在六淫,得病了,才算六淫。

至此,咱们俩认识一致了。可以继续探讨“风”,可以连内风一起探讨。

外风,是外感病的一种。内风,有中风病、有眩晕,有小儿中风等等,这些病,如果有共同的病机,就更能说明,风,实际是治一种病态变化。由此探讨下去,外风、内风、中风这些概念都可以统一起来。

光明先生有和看法,可先谈谈。
276
发表于 2014-1-1 07:04:2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31 23:56
不正常的时候,是病态,病态的机理,是病机。所以,六淫,实际是对病态的分别认识,也就是病机。
病机, ...

发表于 2013-12-16 12:40: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6 10:52
光明先生,经络因为我不熟悉,也因为经络不好落实。我们暂停下。前面讲内风,讨论的正到好处。我们继续好 ...

我认为中医的风,应该首先以,内风,外风来分类;这样就可以有个范围来讨论了。首先说外风:
外风:
1,正常的和煦之风与人体外卫控制毛孔的开合,形成了一个交互作用的局部循环; 卫气控制毛孔呼出废气; 同时在外风的协同作用下,吸入清气;它们之间分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 即  “风-卫” 之间的协同作用。

2 ,不正常  风卫之间的关系:

(1) ,卫病:卫气控制毛孔开合能力下降, 外风可以直接循皮肤,筋肉,筋腱入里,游走性疼痛,因为外风入侵,不循常道;所过之处,挤压正路,引发疼痛。 这种情况是,人的个体的卫的病变, 其他人是没问题的,风也不是邪风,这风却又可以说对此人是“邪风”,故黄帝内经讲,正气若存,邪不可干。

(2)邪风:(風)--风中有虫,伤寒论论述的家人十死七八,就是这种邪风致病;站在更广义角度看,这风中的虫,就可以类比于,细菌,病毒;它们所过之处,人畜会受到感染,伤害;比如说温病学的疫毒,原因也是这样,不过是毒性的大小。 这种邪风入侵人体,与肺卫的关系,就不是协同合作的关系了,而是直接侵犯的关系,所以伤寒论把它的入侵,按六个层次来划分这只是方便于论述,而实际上,直接由经入侵脏腑的也不少。 这种邪风入侵的特点,就是干扰体内经,络,血,津液正常的运行功能;也是不同位置的体内正气与邪气进行抗争的过程。

3 治法:初期就是祛风解表, 增强卫气;这个是个定则;至于所带的寒热问题,大致是由病人的素体关系; 比如风邪入侵,入理化热;那就叫做风热; 病人素体阳虚,或者在寒冷的环境,阳气本身不虚而被闭郁,那就体现风寒证。这些论述很多, 不繁述了。

点评

(1) ,卫病:卫气控制毛孔开合能力下降, 外风可以直接循皮肤,筋肉,筋腱入里,游走性疼痛,因为外风入侵,…… 这种情况是,人的个体的卫的病变, 其他人是没问题的,风也不是邪风,这风却又可以说对此人是“邪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20:57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20:57:34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1-1 07:04
发表于 2013-12-16 12:40: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6 10:52
光明先生,经络因为我不熟 ...

(1) ,卫病:卫气控制毛孔开合能力下降, 外风可以直接循皮肤,筋肉,筋腱入里,游走性疼痛,因为外风入侵,…… 这种情况是,人的个体的卫的病变, 其他人是没问题的,风也不是邪风,这风却又可以说对此人是“邪风”,
(2)邪风:(風)--风中有虫,…… 这种邪风入侵的特点,就是干扰体内经,络,血,津液正常的运行功能;也是不同位置的体内正气与邪气进行抗争的过程。


3 治法:初期就是祛风解表, 增强卫气;这个是个定则;至于所带的寒热问题,大致是由病人的素体关系; 比如风邪入侵,入理化热;那就叫做风热; 病人素体阳虚,或者在寒冷的环境,阳气本身不虚而被闭郁,那就体现风寒证。
------------------------------------------


看懂了先生关于外风的论述,和我看法一致的地方,就是,外风这种“邪气”,其实就是一种病变。就是说,中医讲的风邪的性质,是对疾病变化、发展的认识。得病的原因,有病人卫气功能下降、有“虫”侵入人体各种情况。至于风寒风热,是外邪侵犯人体发生疾病以后的病态的变化。


因此,把五淫(暑邪先除外)套用作西医的病因概念,是错误的。五淫是中医对外感病的五种分类。



278
发表于 2014-1-2 08:55:5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30 13:12
我们不能够运用西医的套路把中医的模糊性、可延展性等优点硬性的分割为:病因、病机、证型、疾病分类等等 ...

      回复:西医的病因也是非常复杂的,感染病的病因是致病微生物,现在也把辅助因素诸如自然环境气候异常,社会因素、污染等等与病原体同时作为病因。非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就更加复杂了,但是归纳起来无非是先天遗传、自然环境异常、污染、社会因素、饮食结构等等。另外,西医关于病因的概念也是混乱的,因为疾病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往往把疾病与疾病的病理状态相混淆,所以什么是病因也无法定义。例如许多疾病把感染作为病因,实际上感染是一种病理状态,他的原因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再例如免疫异常既是许多疾病的病因,又是病理机制,也是疾病分类以及治疗原则,这和中医的病因、病机、疾病分类、治疗原则浑然一体,中西医大体相仿。未必是中医傍西医,西医傍中医也未尝不可。
     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对病因的高度抽象,他们单独是成不了病因的,而是排列组合出不同的复合因素而致病。西医的病因如前所述,中西医融合怎么样把他们统一起来?则有赖于关于疾病的明确定义,疾病的定义明确之后,疾病的分类、病因、病机等等就可能逐一解决。
279
发表于 2014-1-2 15:58: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1 20:57
(1) ,卫病:卫气控制毛孔开合能力下降, 外风可以直接循皮肤,筋肉,筋腱入里,游走性疼痛,因为外风入侵 ...

所以这里显然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了。

黄帝内经讲的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的人们,倾向于得什么类的病,因为那个地域常出现的病,人们在找寻方法治疗,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治法,针,药,推拿,砭石等。

而地域的问题,涉及两点

1 时间: 不同的季节的气候;一年有四季,人顺应这四季来生活,违反它就会生病;而年年的四季又不同,有时又似乎有规律性, 那么如何能找到这规律呢? 这就是与地球密切相关的星际运行问题了,古人发现的六十甲子年规律,正是要尝试去找到这种规律,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的演化来构成60甲子年,问题是第一年的甲子是按什么来确立的呢,直接说甲午不可以吗? 当然不行, 比如以地球某一点观测相应的天球的星团, 在此位置的地---星对应点上,形成一条连线,随着年年的不同,这个连线会发生移位, 只有在经过六十年的运行,才能回到原来的地----星对应点上; 那么在下一个六十年内,又会循环,所以会发现,这些众多的甲子年有重复性的地球环境。我在上学的时候,也在问第一个甲子年如何确立的, 老师的回答是地球--与某一极星对应的位置为起始点,60年循环回相同的位置。

2空间: 所处地势的寒,热,湿,低,高,燥等特征; 比如说中国,西北的干燥,南方的水湿,东北的干寒等,有其固有的空间,自然那里的人们的生活习性也不同。

我记得很清楚,上海人开中药方子70-90克常见; 而东北则150-250克的方子常见。
280
发表于 2014-1-2 22:37: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才是以学习为目的争鸣。换句话说,是寓学习于争鸣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2 11:58 , Processed in 0.0915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