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dd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批判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4-2 00:42: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张仲景放到清代是庸医?可笑
就连当时和叶桂齐名徐灵胎也自叹刚入其仲圣之门户 未入其堂前  考叶桂之用药比起仲圣之用药层次还差很多 虽然叶桂可以说是位名医 但要和仲圣比  只能还算小儿 拿着拐学走路而已  力求形似 神似 而已
22
发表于 2009-4-2 05:47: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楼主之言是彻头彻尾的井底之蛙、一孔之见。
      人类文明与科学技术至少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唯有今不如古的就是中医药学!
      今人借用理化科技,对局部的认识可谓达到至极;但人体与疾病的临床实践绝非局部的简单相加:1)局部检查正常,但整体有病(有经验的中医所见最多,西医则束手无策);2)局部有病,但从发病到结尾,病人整体反应有很多不同;3)西医的同一病,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现不会绝对相同。
    以上三类临床医学问题即是,整体和个体医学。请问西医在这方面可以思维和诊治吗?这个存在了千万年的临床医学难题谁能做?只有中医!这是理化科技的盲区!
    楼主竟说张仲景对叶天士来讲是庸医?真是要天打雷劈!张仲景是永远的医圣!!
    请阅《状态应对医学-应对万千的中医学体系》,见本论坛中西并用栏。

-=-=-=-=- 以下内容由 悉尼张有和2009年04月02日 05:57am 时添加 -=-=-=-=-
    我们要万分感谢祖先的智慧与恩赐,创造了神奇的中医针灸学,让今人在整体和个体医学上有了最好的样板和行之奇效的操作体系。
    如果没有中医,人类应当没有可能对整体和个体医学进行思维与操作。

-=-=-=-=- 以下内容由 悉尼张有和2009年04月02日 06:04am 时添加 -=-=-=-=-
    本人出身西医,后又入中医学院五年,做中医巳30年,相关言论有西医为基础,不劳各位胡说八道。
23
发表于 2009-4-2 08:29: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经方,跟时方,大多是前贤在临床上经过验证,确实有效的验方。"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7u\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辨证论治是失败的,离开了验方作为基础,我们几乎一无是处,是个空的,误入歧途的理论。@$3';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W+
所以解放前有人说要废医存药,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你的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中医如果走实践医学的道路,中医就死定了。求末忘本,是你的主张。中医的一些人不会辨证论治,不等于辨证论治,不好。
24
发表于 2009-4-2 16:19: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按照书中的方法与思路,我们去接诊病人时,我们很多时候,疗效是失败的。”
有三个以上的实例来证明,才具说服力!
25
发表于 2009-4-2 16:40:2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苏忠伟,答案在《状态应对医学-应对万千的中医体系》内,见本论坛中西并用栏。

-=-=-=-=- 以下内容由 悉尼张有和2009年04月02日 04:44pm 时添加 -=-=-=-=-
  苏的临床思维有问题。西医的很多病诊断正确,治疗方法世界公认,疗效全无(如病毒性肝炎等)
26
发表于 2009-4-2 18:05: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下面引用由dddf2009/03/30 10:37am 发表的内容:
……这样最经典的失败就是我们的中医院校的教科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这本书,从头到尾不可谓不充满了辨证论治的法则。...
记得这句话吗?“学医三年,便谓无病可治,治病三年,方觉无方可用”。楼主给出了最标准答案。
中医内科学是让你掌握一个基本方法。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得靠个人。学不好中医不能怪辨证论治错了。
同理:用了经方无效,不能怪张仲景错了。
同理:不能证明自己比张仲景医学水平高。
同理:…………


27
发表于 2009-4-2 18:39: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批判

矢之不中。责之于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06:19 , Processed in 0.0496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